先天與後天
《高子遺書·會語六一》:「命之所有,先天也;人之肎為,後天也。」先天常指與生俱來的屬性,後天常指出生之後獲得的屬性。寬泛地討論先天和後天的重要性是無意義的,畢竟家禽終其一生也難像鳥一樣飛翔,物種的先天差異是不可逾越的。然而,就算把討論話題限定為人類個體或群體,我們卻難以從哲學思辯上劃分哪些屬性是與生俱來的,倘若一個人德高望重,財富,地位,學識,哪些是先天的屬性?若一個人作惡多端,那麼他的暴戾,貪婪和成長環境又有多大聯繫?
自然科學領域,機械決定論曾試圖將經典物理直接推廣於人類與社會,認為系統的初始條件完全決定了之後的運動,否定了人類的主觀能動性。而人文科學領域也有著完全不同的立場,何塞·奧爾特加·加塞特卻斷言:「人類沒有本性,只有歷史」,西方哲學中的白板說就認為人類心靈的本來狀態像白紙一樣沒有任何印跡,肯定人類的自主性,否定遺傳對人心靈的影響。
對人性的認識有各種各樣的從樂觀到悲觀的學說,具有光譜一般的多樣性,不能採取對立的二分法假設。當然,機械決定論承認自然規律的客觀性,衝擊了宗教神學,在人類的科學發展史上有重大意義;而肯定人類自主能動性的各流派哲學思想,也客觀上推進了社會的進步。但人類的精神世界是十分複雜的,無法用一個簡單的理論片面地解釋。我們對人類精神與大腦的認識也遠遠不足,從醫學上看,精神疾病和心理問題都無法找到一個明確的界限。
我們總是試圖了解,行為到底多大程度上受基因的影響,多大程度上受環境的影響?但只能說,基因不能完全自動地決定一個人的行為,同樣的,環境也無法定向地改變一個人。行為具有生物學基礎,可以從各種理論後驗地解釋,但心理學和生物學卻無法幫助我們準確預測一個人的行為。人們通常舉這樣的例子,有品種存在差異的玉米在同等環境下,可能有不同的高度。而在惡劣的環境中,原本更高的玉米可能變得更矮。同樣的,具有一些先天疾病的孩子,經過早期治療也有機會變得正常。個體既受到先天基因的影響,又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同樣的,基因的複製也並非完全穩定,一成不變,也會被環境所影響,大腦的發育也與諸多因素有關。心理學有諸多測試試圖探尋人類在認知和個性方面差異的原因,通常會發現,共享相同基因的個體在各方面會更加相似,但是其實,大多數的實驗對象,在環境上也並非有著極大的差異,絕大多數的研究,變數是認為對心理能有影響的社會環境,我們無法創造出所謂對立的社會環境。顯而易見的是,如果有極大的社會環境差距,人與人的差別也會是極大的,現如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擁有的學識可以甚至媲美人類歷史上的天才,遑論生化環境的巨大差異對於整個機體的顯著影響與基因對於環境存在的種種依賴性。
毫無疑問,人類的大腦是十分複雜的體系結構,與人類的整個社會一般,我們尚且沒有全面l這樣複雜系統的能力。就像不同的物理規律適用於不同尺度的物理世界一樣,也許我們只能在限定了許許多多的條件之下,才能夠探討,先天和後天的什麼樣的因素,對於某種行為,究竟具有什麼樣的影響。
推薦閱讀:
※持續連載Mathematica教程與腦洞
※什麼是科學?
※熊爸爸秋盡冬未隆 正是紅葉漸盛時
※原來考拉和人類的指紋最接近,幾乎完全一樣
※自然科學的基礎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