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你的人生?斯坦福告訴你答案
不管你是20歲、30歲還是40歲,如何過好自己想要的人生,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也必須要想方設法回答的問題。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在我們垂垂暮年的時候,不至於對年輕時代唉聲嘆氣,是很多人想知道的答案。
作者比爾和大衛是斯坦福大學藝術設計的老師,他們在斯坦福為畢業生開了一個設計你人生的課程,這本書就是那個課程的一個總結。
以設計的理念來處理人生問題,那麼首先要理解什麼是設計?
任何設計都是來自於問題,首先有了問題,才有了如何進行設計的方法。人人都會提出問題,但並不意味著人人都能提出正確的問題。相反,很多人正是因為沒有能提出正確的問題,才導致了人生的設計的難題。所以,設計人生的第一步就是正確地構建問題。
構建問題之後,就是要如何像設計師一樣地思維了。這裡面,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內容:好奇心、行動優先、重新構架、保持清醒以及積極合作。簡而言之,就是充滿好奇心理、嘗試不同的東西、重新分析問題、知道這是一個過程、尋求他人的幫助。
這裡面就有一個關於熱情的問題。人生要和自己的熱情結合起來,這一點是沒有錯的。但問題,人生的熱情不是靠坐在椅子上想出來的,而是靠日常的生活和習慣培養出來的。知道了這些,我們可以正式踏上設計人生的道路了。
一、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完美的人生設計
但是從哪裡開始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呢?我們每個人都處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年齡和不同的職位,因而,首先要知道自己處於那個位置,面臨什麼樣的難題。換句話說,就是首先要認識你自己。
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健康,就是對你而言,身體健康意味著什麼,有哪些最主要的指標,你要注意什麼東西;第二,工作,假設你沒有實現經濟獨立,你選擇靠什麼樣的職業來維持自己的生活;第三,玩樂,在什麼事情中你可以獲得快樂;第四,愛情,對不同的人而言,愛情的對象和狀態都不一樣,那麼,對你而言,到底愛情意味著什麼。
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不知道自己正在往那個方向前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你不知道你在什麼位置,你就不可能知道往哪裡走。
在生活中,你可以設計一個工作、玩樂、愛情和健康的儀錶盤,對不同時期的你標註出來,明白自己當前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最後,你要認真分析一下,在這四個維度中,到底存在什麼樣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不是可以解決的?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是不可以解決的,那麼就換一個思考的角度,直到找到一個正確的解決方式。
二、製作一個指南針
你需要兩個工具去製作自己的人生指南針-工作意義和生活意義。你為了什麼而工作?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到底什麼使得優秀的工作優秀?
那麼如何來制定了?首先看工作意義反思,你可以嘗試問自己以下這樣幾個問題:
為什麼工作?
為了什麼而工作?
工作意味著什麼?
這個工作與個體、他人和社會有什麼關係?
什麼是好的工作、值得做的工作的標準?
金錢對工作有什麼影響?
經歷、成長和成就感對工作有什麼影響?
在生活視角的反思當中,你可以問自己如下幾個問題:
為什麼你在這裡?
生命的意義或者目標是什麼?
個人和他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如何適應家庭、國家和其他世界?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世界上有一種更高的力量,上帝或者其他的什麼超越的東西嗎,如果有,對你的人生有什麼影響?
快樂、悲傷、正義、不義、愛情、和平以及瑣事在生活中的意義是什麼?
工作和生活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你的工作觀和生活觀在什麼地方相互補充?
在什麼地方相互衝突?
是否一個驅動著另一個?如何驅動的?
這些問題很簡單,但是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作者給出的建議是,你一定要拿出一張紙,認真地對照這些問題好好地把自己的答案寫下來。也就是說,想辦法先認識你自己。
三、找尋道路
知道了方向和目標,下面的一步就是如何找到前進的道路了。
作者指出,在判斷前進道路的時候,我們最重要的是關注4個指標:
(一)心流:完全投入
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會產生心流,當產生心流的時候,你會全身心的投入,在工作中獲得一種快樂。
撲捉自己的心流時刻是很關鍵的,它能讓你真正理解自己的快樂。
(二)精力
你的精力在什麼地方花費最大,做什麼事情最耗費你的精力。一旦你精疲力竭,你在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恢復。所以,必須要高度關注自己的精力情況。
(三)快樂
做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是有好處的。知道做什麼能讓自己感到快樂,能夠讓你更為準確地選擇自己的職業。如果你天天愁眉苦臉地面對自己的工作,那麼不僅做不出成績,還會極大地影響你的健康。
(四)目的
這是個非常偉大的問題,你來到這個世界上要完成什麼。你的工作有多大的內在一致性決定你是誰以及你相信什麼。
當然,如果你不知道這四個方面,或者對這四個標準不是很清楚,那麼你可以採取良好狀態記錄練習
拿出一個筆記本,把自己每天的行為都記錄下來,寫出對每個行為的反思。
然後,認真分析這些行為,從這些零碎的行為中,找到那些本質性的共同特點。
當你在反思自己的行為記錄的時候,可以採取AEIOU的方法:
1、行為:你到底在做一件什麼事情?
2、環境:你身處什麼樣的環境?
3、互動:你是喜歡與人打交道,還是與機器打交道?更適應正式的交流方式,還是非正式的交流方式?
4、對象:你在和什麼東西打交道?
5、用戶:還有誰在那裡?他們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四、擺脫困境
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障礙是很正常的事情,每個人都會遇到撓頭的時候,有時候也想不出辦法,彷彿自己的人生「卡住了」。
每當遇到困境的時候,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步驟:
1、思考新點子。這個世界上解決問題的答案並非是唯一的,當你覺得好像走投無路的時候,試試其他的辦法。記住:當你有很多選項的時候,你往往選的更好;通常,第一個想出來的辦法,往往不是最好的辦法。
2、利用思維導圖。圍繞某一個主題,試試思維導圖的方法,把你能想到的內容用圖示的方式畫出來,找到其中關鍵的概念。
3、繞開「錨問題」:有些問題,不是不能夠得到解決,但是在你現在的實際條件下,不可能得到解決。這些問題,就是所為的「錨問題」。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我們最好的方式就是繞開它,想辦法解決掉更簡單、更小的問題。在解決小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找出把「錨問題」解決的方法。
五、設計你的人生
每個人都是多重性格的,一個人擁有許多不同的夢想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對此,我們要做的不是否定自我,而是承認自己的多重人格。
當然,一個人的夢想很多,但時間是有限的。在設計你的人生夢想的時候,也不要指望一開始就設計一條唯一的道路。相反,你至少要設計三條道路:
道路1:你所做的事情。就是你正在做的,或者你已經有所想法的事情。這是最簡單的。
道路2:假如道路1無法實現,那麼你會選擇一個什麼樣的人生。
道路3:如果金錢和個人形象對你來說不重要,那麼你會選擇做什麼事情。
按照這三個方面,我們就可以來制定自己的五年計劃。
設計自己未來五年的計劃,按照年度劃分,明確每年要做的事情,畫出自己想像的樣子。即使中途你的人生目標發生變化,或者實現人生目標的條件變化,那麼你也能夠很快地找到另外一條道路。
六、設計原型
不管是設計一個產品,或者完成一項工作,很少有一次性成功的情況,大部分情況下,需要我們採取不同的方法試錯。
在產品設計中,設計師往往先製作出一個模型樣板,通過這個樣板來查找缺陷,制定修改意見,以避免更大的損失。
人生也是一樣,我們設計的人生不一定就能成功,而且,一旦失敗往往不可挽回。因此,在決定自己幹什麼工作之前,我們可以先去「嘗試」一下,在能夠控制影響的範圍之內,嘗試去做這件事情,從中積累經驗,吸取教訓。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除非遇到了涉及生死攸關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在設計人生的時候都必須採取一個緩慢且穩定的步驟。
設計原型可以有很多種方法:
1、進行人生訪談。一個人能夠嘗試的工作和經驗是有限的,為了獲取更多的信息,最好的方式就是詢問其他人,從不同職業的人群中,利用二手經驗了解情況並做出判斷。
2、對原型經驗來一場頭腦風暴。在這場頭腦風暴中,構建出一個好的問題,為全身投入熱身,查看最終的結果。
由此來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
七、關於尋求工作
有網路的時代,找尋工作變得更加簡單和方便,利用搜索引擎可以很容易地收集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找到工作,首先要理解工作。通過網上,找到所有關於這個工作的職位要求,查看這個工作需要哪些技能,要幹些什麼事情,什麼樣的人才會突出出來。然後以此來準備你的簡歷和能力。
八、設計你的夢想工作
工作不是坐在那邊等著你,而是需要你尋找並創造它。
不管是網路也好,還是職業中介也好,張貼出來的工作其實不到實際工作地點四分之一,還有許多工作並不會公開招聘。這些工作往往更加優秀,更好,也更符合你的夢想條件,但是這些工作需要你花時間去尋找,去溝通。
1、利用你的人脈網路。除了網際網路之外,人脈也是一個重要的信息來源。越是重要的崗位,越需要值得信賴的人。所以,在公開場合尋找的同時,也要積極通過人脈網路去發現新的工作。
2、關注崗位,而不是工作。關鍵是要認清工作的本質是什麼,你需要提供什麼樣的產品,而不是糾結於某個具體的工作。
九、選擇幸福
在人生設計中如何做出選擇呢?
1、收集和創造。你要收集相關的信息,然後創造出各種各樣的選項。
2、縮小範圍。你可能會列出很長的選項清單,但最後要把清單縮小到一個範圍之內。
3、認真選擇。必須要仔細地分析各種選項,然後選擇出那個與你一致的選項。
4、放下,並超前進。不要總是假設過去如果做過什麼事情就好了,而是要在現在的這個條件之上,繼續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十、失敗免疫
設計中存在失敗是很正常的事情,誰都有做出錯誤的時候。人本來就是在試錯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和進步的。
人類的存在是靠自己的行為存在的,比如說,你做好了什麼事情,最後你才能靠這個事情生存,如果你的事情工作不夠,那麼你只能是不斷地進行一個嘗試。
人生的過程不是一個一次性的成敗問題,而是有輸有贏,是一個不斷循環和發展的過程。不要以靜態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人生,而人生往往是不同的。
十一、組成團隊
組成一個團隊是開始的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只有在團隊之中,我們可以找到支持者、參與者、模仿者和團隊本身。
團隊的原則:相互尊重、保守秘密、積极參与和富有創造
把一個團隊變成一個社群,在這個社群之中,我們才能看到成長和進步。
人生是可以設計的,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但你每天做出的選擇就決定了你自己。
失敗是很正常的,任何一個運動員在訓練的時候都會面對失敗,即使是反覆經過了訓練,在比賽的時候,仍然可能會面對失敗的問題。
推薦閱讀:
※職業規劃--選行業比什麼都重要
※這3個習慣,足以影響你的一生
※三十而立v1.1
※緣於翡翠教育,鍾情web前端開發。
※普通人的生存策略--目標篇
TAG:人生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