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能治什麼病之七:癌症

首先告訴大家結論:對於癌症末期,中醫也沒有很好的方法,沒有把握治癒(很多癌症,查出來時已經是晚期)。

首先談談西醫治療癌症。大多數西醫採用積極治療,用放療,化療或手術,病人花錢不少,遭罪很多,最後大多數還是走了。大多數死於癌症轉移或擴散,身體過於虛弱,器官衰竭而死。不少人在切除腫瘤之後,1年內就走了。

中醫的優勢在於:用低廉的費用,讓病人大多數癥狀減輕,把病痛降到最低,能夠自理,不麻煩家人。儘可能的延長生命,當生命結束時,有尊嚴的離開。而不是躺在病床上,渾身插滿管子,花光積蓄,痛苦的離開。

中醫的優勢還在於:得到癌症之前,儘早發現。中醫更多的是告訴大家如何不生病,如何把疾病消除在萌芽階段,而不是最後的補救。癌症不是一天就爆發的。發作之前,身體已經很多次告訴你不舒服,需要主人的關注。大多數人忽視了身體發出的信號,忙著追求功名利祿,財色名利,很多年後,癌症爆發。中醫特別關注這些身體的信號,並且有一套理論來解釋哪些器官發生病變,對症治療,從而避免疾病進一步發展。

中醫治療癌症的標準:腫瘤不變大,起居如常,幾乎感覺不到病痛。然後調理飲食起居,改變心理。癌症和心理因素關聯很大,心病還需心藥醫。也有可能調理幾年後,腫瘤變小乃至消失,但這不是中醫治療的目標。中醫是有可能治癒某些人的癌症,可遇而不可求。醫患需要做的是:盡人事,聽天命。

中醫希望一個人開心,健康的活著,只要沒有癥狀,就是健康的,該做什麼做什麼,允許和腫瘤共存。有新聞報道說,許多長壽村的百歲老人死後,解剖發現都有腫瘤,可是生前從來沒有什麼癥狀,他們一直健康的活到百歲。

總結一下中西醫在對待癌症的區別:

西醫如果發現一個人長了腫瘤,無論這個人有沒有感覺,都說他得了病,需要治療,這點和中醫有巨大的區別。

中醫治癌症,重點在於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消除癥狀,癌細胞可能還存在。

西醫重點在於殺死癌細胞,把病人的指標恢復正常。

一個實際例子。小麗,女,南京人,80後,2017年2月走了。

2016年6月在蘇州調理。她是子宮癌,卵巢癌。切除了全部子宮和卵巢,化療7次。西醫治療了1年之後,來蘇州調理。當時癥狀:吃飯很少,腹脹,夜裡燥熱,失眠,屁都放不出來(腸子沒有力氣蠕動)。你想,一個身體很虛的人,吃不下,睡不好,那不很快就不行了。經過1個月的調理,晚上不發熱了,睡眠明顯改善,腹脹消失,可以自己放屁。主要的遺留問題是體力差,吃得少。這時中醫的辦法已經不多了,囑咐其回南京調理,可以自己燒飯,自己照顧自己,慢慢養著,叮囑她不要去西醫院。

可惜回南京之後,又聽了親友的話,去西醫院做放化療。幾天後,就躺在床上不能自理,吃不下,睡不著。到後來疼痛加劇,打杜冷丁都不能止痛,痛得生不如死。在醫院躺了半年,花錢很多,還是走了,在醫院走的。中醫是沒有辦法治好你的病,可是至少你能自己吃飯,舒服的睡覺,能自理,不能做事而已,不會疼痛。可能最終也只能活半年,但是生活可以自理,可以躺在家裡看電視,上網,沒問題的。為什麼去醫院遭那麼多罪?也許是期望西醫可以治好她吧。

一聲嘆息。家裡有錢有用嗎?有錢就代表有資格享受那麼痛苦的治療手段?

還有一個老爺爺,60歲,我鄰居的父親,蘇州東山人。查出癌症,在蘇州XX醫院治療,效果很好,所有癌細胞都殺死了,醫院為此還拍了視頻,說從來沒見過這麼好的效果。出院後,半年內就走了,突然過世。

當你得了重病(比如癌症)的時候,你需要選擇,西醫還是中醫?請儘早做出選擇,而且是在沒有病痛的時候就做出選擇。因為當大病來臨時,人被恐懼支配,相當於一個醉酒的人,很難做出理性的選擇,他只會被事情推著走,無法做選擇。

我比較推薦瓊瑤阿姨的做法:

2017年3月,即將進入耄耋之年、身體也依舊健康的瓊瑤阿姨,寫下了「生前遺囑」,以公開信的形式,表達了「尊嚴死」的意願。她甚至以「大不孝」的名義向兒子、兒媳「施壓」,只為保證自己「自然死亡」的「權利」。她特別發出5點聲明叮嚀兒子,表示無論生什麼重病,她都不動大手術、不送加護病房、絕不能插鼻胃管,最後再次強調各種急救措施也不需要,只要讓她沒痛苦地死去就好。

如果得了重病,西醫告訴你需要做大手術,切除某些人體器官,或者放療,化療,可以考慮中醫做保守治療,或者放下一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果病情非常嚴重,行動不便,大限將至,西醫的臨終關懷也不錯。

人生總有一死,是這個一切都難以確定的世界上,幾乎唯一可以確定的事情了。選擇痛苦的活著還是早死早超生?好死不如賴活著?這是個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莎士比亞《漢姆雷特》


推薦閱讀:

唇色知道身體健康,看看你的身體是否健康呢?
癤癰的形成原因和治療方法
淺談鼻竇炎、鼻炎的治療和保健
《我為什麼反對中醫?》——小兒外科副主任裴洪剛
開篇說陰陽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