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憂傷》偶拾
1、
陸健東先生《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膾炙人口,當初只道是傳主陳寅恪事迹過於傳奇的緣故。近讀其新作《歷史的憂傷——董每戡的最後二十四年》,前言乃謂:
「在中國,風雲跌宕,時勢如濤,淹盡眾生。風雨雞鳴,思見君子。歲寒後凋,高尚儀刑。」
此等行文,久不見於紙矣。
2、
董每戡先生年少成名,中年得志,性情中確有幾分脫略形跡的疏狂,為詩為文,頗有唐突之意。
陳寅恪先生嘗戲為二聯,中有「百花齊放聽新鶯」及「古董先生誰似我」句。57年4月1日,中山大學一群嗜好京昆的教授聯歡,董每戡先生即為打油詩:
花前杖策聽鶯語,清興來時妙句成。
碩學先生非古董,風流詩筆壓群英。
雖是善誦善禱,然頗有諸葛亮與關羽書「猶未及髯之絕倫超群」之風。晚輩與長者唱和,不當為此。
又謂:
盛世居然多盛事,座間顧曲盡周郎。
簡直把滿座的人都給罵了個遍。
3、
俞平伯先生52年出版《紅樓夢研究》,54年即受到批判。後又受胡適先生牽連,雖未打倒,想必心情也不會太愉快。董每戡先生乃為《金縷曲兩闋代簡,呈俞平伯先生》,第二闋云:
莫負屠龍手。鬢星星壯懷未老,熱腸如舊。健筆尚存應自許,文苑猶堪騁驟,
況又值爭鳴時候。轉眼春來花齊放,好江山萬里鋪新綉。生盛世,恨何有?紅樓舊夢還重究,更無妨從容論道,夜隨清晝。今日愛才非昔日,珍惜儒林老宿,
勸莫學金人緘口!地北天南常懷想,獻蕪詞能獲同心否?幸賜覆,正紕謬!
董先生小俞先生七歲,素為故交,於俞先生鬱悶之際致辭相慰,自是情份。但得意之人安慰失意之人,其詞如此,未免稍欠同理心。俞平伯先生幽默得很,和詞一首曰:
一曲嘉隆舊。嘆跫然、足音空谷,寂寥良久。欣遇鶯啼花開日,多少朋來聚首。
總梁魏、風流難又。慢轉歌喉低按拍,只懷庭、成法猶堪守。
啟蘭菊,青年秀。嶺梅驛使懷瓊玖。海南天、彩雲飛墮,馨香盈袖。身後是非閑得失,評泊琵琶能究。
記京國、初逢把酒。慕想董公真健者,更春深、陌上重來候。歌下里,為君壽。
董每戡先生自劇作家轉型戲劇學者的代表作之一就是《三國演義試論》,自是熟知「天下健者豈唯董公」的典故;其時董先生以《琵琶記》研究名世,「身後是非閑得失,評泊琵琶能究」亦大有深意。
所以說世上最壞莫過於讀書人,讀書人中最壞的,莫過於熟讀紅樓夢的讀書人。
(讀一點寫一點感想,慢慢更新。)
推薦閱讀:
※測書:《金字塔原理》到底值不值得讀?
※讀書:《渴望生活——梵高傳》(序幕)
※關於文字的故事
※人類學到底是個弄啥的嘞?
※一個可愛的女人,一本好玩的書--《人和食物是平等的》
TAG: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