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意識的神經架構
時隔許久,在重新回顧一些問題的時候,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譬如,在絞盡腦汁都找不到答案的時候,往往是問題本身出了錯;而對於一個錯誤的提問,無論怎樣回答,答案都是錯的。
比如 人如何思考、在思考些什麼,這樣的問題就很難得到目標答案。
我們認為 大腦是思維的場所,思維又是意識的一部分,如果要繼續探究這些問題,還得先從 大腦 和 意識 說起。
大腦的微觀結構是數以億計的神經元,神經元之間又以為數眾多的突觸建立相互連接;而我們的意識和思維,卻猶似 霧裡看花、半真半幻。既然意識和思維是由這些連接在一起的神經元產生的,那麼,這些 神經元連接 和 意識、思維 之間必定存在關聯,所以先前的問題可以換個問法:神經元連接 如何產生 對應意義的主觀意識。
主觀意識活動 和 無意識細胞活動
在主觀意識層面,我們在進行腦力活動的時候,以 自我主觀體驗 的角度來處理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所有我們能感覺到的意識、思維,都屬於主觀體驗的內容。
在細胞層面,神經元活動遵循的是物理和化學規則,也就是說,單獨的神經元活動是無意識的細胞活動,此時的神經元還沒有被賦予主觀意義,而只能以物理定律和化學反應的角度來進行解釋說明。
明確這兩個觀察角度的不同,源自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雖然看待問題的出發立場不同,但這兩個角度所描述的其實是同一件事情:神經系統的功能活動,而對於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觀察角度,它們之間一定存在可以過渡的解釋;另一方面,這兩個觀察角度所解釋的事情是單向的,即 從 細胞無意識 最終應該可以構建出 主觀意識,反之,則不成立。
主觀意識內容
當人們在談論意識的時候,其實他們並不太清楚談論的究竟是什麼,僅僅是對自己各種主觀感知體驗的描述而已。
這件事應該歸咎於語言的發生機制,人們在理解別人的辭彙,以及在自發表達辭彙的時候都伴隨了信息衰減,致使不同的兩個人所說的「意識」,完全有可能是兩回事。因此,對主觀意識內容做統一完備的界定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方面,我們對自我當下可以感知到的各種知覺思維,包括思想、記憶、語言等等,都認為是意識的組成部分;而另一方面,我們對當下沒有進入知覺的思維活動是否應該劃歸意識卻面露難色。
在這裡不得不提到廣為人知的弗洛伊德潛意識理論,弗洛伊德從主觀角度提出了意識、前意識和淺意識,用以劃分當下的知覺思維和當下知覺以外的思維活動;需要注意的是,弗氏潛意識理論所說的「意識」,並不是我們說的「意識內容」,而是 意識層次框架,弗氏理論中的意識內容,指的依然是包羅萬象的思維活動。
至此,我們只知道 主觀意識內容 包括但可能不限於當下所感知到的思維活動。弗洛伊德從思維顯現的層次對思維活動進行了劃分,但並沒有對思維活動的形成和走行做進一步的解釋。
意識基準
基於 神經系統產生意識和思維 這個共識,神經科學和精神心理科學一直關係曖昧,這兩個學科各自都想用自己的方式解釋對方。但二者的出發立場顯然是完全不一樣的:精神心理科學幾乎都是站在主觀體驗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而神經科學一開始是從細胞無意識角度出發,後來卻莫名其妙的直接跨越到了主觀體驗。
在繼續探索意識和思維之前,需要先明確 研究對象的主體和範圍。前文提及,意識內容的主體 就是 思維活動本身,但 意識的範圍 仍無法界定。
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其實暗示了自己對意識範圍的看法,他把 當下活躍著的知覺思維 歸入意識,而把其餘 當下未能感知的思維 排除在外,定義為前意識和潛意識。這種劃分方法很好的契合了人們對意識的主觀體驗,因此,在隨後的傳播中也廣為人們接受。
然而這樣的 弗氏意識基準 在重新應用到 意識內容 的時候卻遇到了困境。
按照弗氏意識基準,當人們正在思考一個想法的時候,就承認這個想法是 意識內容 的一部分,而當人們沒有在思考這個想法的時候,它就被劃歸到 意識內容 以外的另一部分;比如,當我在回憶以前養過的一隻貓的時候,當下有關這隻貓的思維就被劃歸 意識內容,而當我在想哪天會下雨的時候,剛剛關於那隻貓的思維就被劃歸 意識內容 之外。
這段回憶的發生其實包含了兩個過程:首先,是引發我想起這隻貓的前序事件,隨後,是組成這隻貓的後續思維內容;由於引發事件不是一直存在,所以我不會時時刻刻都想到貓,但是,只要前序事件引發了關於這隻貓的回憶,那麼,構成這隻貓的思維信息 一般是相對固定的,也就是說,每次當我回憶起這隻貓的時候,想到的內容基本都是在重複一些固定的情節,這也是絕大多數人在回憶過往的時候所體驗到的經歷。
人們對思維轉換的主觀體驗是跳躍和不連貫的,給人以捉摸不定的感覺,進而會不假思索的以為 後續的思維內容 也會變化萬千;可絕大多數已經形成的記憶,只會由於信息丟失而變的模糊,或者由於新信息的加入而形成別的記憶,但是,以往已經形成的記憶路徑並不會發生顯著的重構變化。
弗氏意識基準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自相矛盾的解釋:因為 無論我當下有沒有在思考那隻貓,和那隻貓有關的思維信息確確實實存放在大腦里的某處,只是 喚醒這些思維 需要滿足一定的引發條件;而對於一個確定存在的對象,一會兒承認它是意識內容,一會兒又不承認它是意識內容,這樣的標準是站不住腳的。
弗洛伊德的意識分層做為一個現象分類是沒有問題的,但 現象分類 本身只是一個主觀結論,很難可以做為前提條件再進行下一步推理,如果前提不夠真實,結論很難正確。
神經科學在探討意識的問題上看似非常保守,其實是因為根本就是一頭霧水,只能迴避。大多數以神經科學為出發角度的教材里,談到關於意識的內容,要麼壓根不提,要麼就一筆帶過,順手把問題拋給心理學。
雖然神經科學一直都想用神經結構解釋主觀意識,可意識這個問題一直都被劃歸心理學的領域,在精神心理科學面對這個問題都只是徘徊不前的時候,神經科學更是只能望而卻步。
然而,神經科學其實是有自己的意識基準的,就是 以無意識為起點的意識基準。
由於人們主觀體驗到的思維想像可以瞬息萬變,仿如不受物理定律的約束,而研究者面對的神經元卻看起來獃滯刻板、毫無變化可言,如此強烈的反差實在難以不讓人感到失望,在這樣的前提下,提什麼 無意識起點基準,似乎更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可神經系統確實就僅僅是一堆神經元而已,並沒有什麼神奇的力量,如果我們認同培養皿中的單個神經元是無意識的,那麼,主觀意識的起點也只能是 無意識。
那麼,在這樣的 神經意識基準 下,意識內容主體 和 意識範圍 又該如何注釋。
前文所述,在心理學的角度,意識內容的主體 是 思維活動本身,包括思想、記憶、語言等等;但如果要從 神經意識基準 出發,那麼 意識內容的主體和範圍 需要進一步擴大到 所有可以被感知的知覺。
譬如各種感覺。當我們平時不留意手的時候,常常會忽略手指的感覺,而當手指不小心被劃破的時候,我們馬上就會感覺到來自手指的疼痛,這種痛覺顯然已經上升到了被感知的高度並且進入了主觀意識,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進入主觀意識的痛覺 甚至都不是由大腦本身產生的(問題出在手指,是手指被劃破出現了故障,大腦並沒有任何故障),但它確實已經成為了主觀意識的成份之一。
由此可知,並不是只有大腦才可以產生主觀意識,外周感覺神經 也同樣可以產生主觀意識;外周感覺神經 產生的主觀意識以各自不同的 感覺體驗 而被感知,雖然這些 主觀感覺意識 還遠遠達不到 語義意識 那樣的邏輯高度,但所有這些 主觀感覺意識 都會是之後構建 語義意識 的基礎。
神經意識基準 和 弗氏意識基準 看似截然不同,但其實要說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只不過 弗氏意識基準的視角 要比 神經意識基準的視角 高出去太多,猶如一個在水面、一個在水底,而意識內容就好比水中的魚,水面上的人看到每次浮到水面上的魚都是不一樣的,而水底的人可以看到整個水池中一共就只有那麼多的魚。
神經信息存儲結構
我們對神經元的印象一般都是 一個神經元胞體上伸出數不清的樹突和一條長長的軸突,書上會寫軸突是發射信號的裝置,而樹突是接受信號的裝置,所以 軸-樹突觸 和 軸-體突觸 是我們最開始接觸的突觸形式,但很快在別的教材和圖譜上就會提到其他的突觸形式,比如 軸-軸突觸、樹-樹突觸、複合性突觸等等;因此,如果通過 觀察到的神經元突起形態 來預判它的 信號傳遞方向,得到的可能會是不真實的信息流向,而神經元的信息傳遞方嚮應該只由 突觸的信號流向 決定,與神經元的形態關係不大;這也是為什麼神經信息會存儲在神經元連接,而不是存儲在神經元自身的原因之一。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需要記錄信息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經驗是,記錄信息的載體 和 信息內容 必須是確定而且不可變的,否則,信息將會變的沒有價值。
譬如,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文字被印刷在紙頁上,這頁紙就是 信息的載體,頁面上文字所代表的含義就是 信息內容;如果這頁紙被撕去了一半,整頁紙上的信息內容將很難被解讀出來,或者這頁紙上的文字被塗抹、篡改成了別的文字,同樣會導致原有信息丟失。電腦硬碟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承載數據的磁碟發生了結構損害,或者磁碟存儲位中的二進位數據被篡改,都會導致數據丟失。
然而,神經系統的信息存儲方式 似乎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種形式。
此時,我們首先需要弄明白的問題是:神經元 究竟存儲了些什麼樣的信息。
再回到神經元的結構,前面提過,神經元無論長相形態如何,它的主要功能都是傳遞信號,因此,我們可以將其簡化為 神經元信號模型,即:在一個神經元胞體上附著了數目不一的 信號接受點 和 信號發射點,信號接受點只能接收信號,信號發射點只能發出信號;由於細胞動作電位「全或無」的特點,當 任一信號接受點 成功接收到信號時,都將引發該神經元 信號發射點 發出信號;此外,又由於突觸可塑性的特點,任一指定神經元所擁有的信號接受點和信號發射點的 數目 不是一成不變的。
對於 兩個神經元之間 在傳遞信號的時候,上一個神經元的信號發射點 和 下一個神經元的信號接受點 配對形成突觸。由於突觸遞質種類不同等諸多原因,當 信號發射點 發出信號後,與之配對的 信號接受點 並不一定會被成功激活,而只有在該 信號接受點 成功被激活而接收到信號之後,信息才可以被繼續傳遞下去。
突觸可塑性 指出 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連接是動態變化的,即 一個神經元在受到刺激時,可能會與它周圍的神經元形成新的突觸連接;長時程增強效應 則提示 經常刺激突觸進行信號傳遞 可以 增強或者維持突觸間的連接,而對於已經形成的突觸,長期廢用則會導致 已有突觸連接的衰退和消失。因此,同一個神經元的 信號接受點 和 信號發射點 在不同情況下可以出現 增加或減少。
那麼,如果 神經元連接 發生變化,會產生什麼改變呢。
我們藉由上圖來繼續這個問題:
圖1 描述了兩條 走行鄰近但彼此獨立 的反射弧 M-A-B-C-D-X 和 N-F-G-H-I-Y;
皮膚M 和 皮膚N 分別代表兩個位置比較靠近的 皮膚感受器;
神經元A 和 神經元F 分別代表 M 和 N 的 傳入神經;
神經元B、C、E、G、H、J、K 代表與兩條反射弧 有關或無關 的 中間神經元;
神經元D 和 神經元I 分別代表兩條反射弧的 傳出神經;
肌纖維X 和 肌纖維Y 分別代表兩條反射弧各自的 效應器。
當 皮膚M 受到刺激時,神經電信號會沿著 -A-B-C-D- 傳到 肌纖維X,引起 肌纖維X 收縮;同樣,刺激 皮膚N 會讓神經電信號沿著 -F-G-H-I- 傳遞,最後引起 肌纖維Y 收縮。而 肌纖維X 和 肌纖維Y 做為機體末端的效應器官,同時還會接受來自其他中樞神經的控制,因此會存在 -E-C-D-X 和 -J-H-I-Y 甚至別的神經通路。此外,還存在著數目眾多的 中間神經元,它們沒有參與進上述的神經通路。此時,M-A-B-C-D-X 和 N-F-G-H-I-Y 仍是相互獨立的反射弧,刺激 皮膚M 會引起 肌纖維X 收縮,刺激 皮膚N 會引起 肌纖維Y 收縮。
前文提到,一個神經元在受到刺激時,可能會與它周圍的神經元形成新的突觸連接。對 M-A-B-C-D-X 來講,皮膚M 受到刺激後發出的信號 不單會引起末端 肌纖維X 的收縮,同時也會影響負責傳遞信號的神經元本身,也就是說,信號在 -A-B-C-D- 傳遞的過程中,每個神經元都可能會與它們周圍的神經元形成潛在的旁路突觸連接。
譬如,神經元B 在傳遞信號被激活時,便可能會與 和它鄰近的 神經元K 形成新的突觸連接 -B-K,但從 神經元K 傳出的信號,或者沒有繼續傳遞下去,或者分流到了別的神經通路,都已經超出了該反射弧可以觀察到的現象;如果此時加給 皮膚M 一個強刺激,強到足以使從 -A-B-K- 傳出的信號 可以與鄰近的 神經元H 形成新的突觸連接,那麼,神經元H 繼續傳遞下去的信號就會引起 肌纖維Y 收縮,這樣便又回到了該反射弧可以被觀察到的現象,正如 圖2 所描述的情形。此時,原先的 M-A-B-C-D-X 反射弧會多出來一條 M-A-B-K-H-I-Y 的反射弧分支,刺激 皮膚M 會看到 肌纖維X 和 肌纖維Y 全部收縮;而 N-F-G-H-I-Y 反射弧尚未發生可以觀察到的變化,刺激 皮膚N 依舊只能看到 肌纖維Y 收縮。
突觸需要經常進行信號傳遞來維持突觸的存在,或許是由於 -K-H- 之間的信號傳遞頻率 不如 其他突觸傳遞信號的頻率 那麼高,所以如果不再加以刺激,隨著時間的推移,該突觸的效能會不斷下降,直至消失,屆時,後形成的反射弧分支 M-A-B-K-H-I-Y 也將隨之不再。
至此,我們得到了一些前面問題的解釋:
神經元攜帶的信息 包括:當一個 感受器 受到刺激之後,機體會動用哪些 效應器 來做出回應。
這樣的信息看似和我們日常接觸的語言文字信息相距甚遠,實則不然,我們所說的每句話都由不同的辭彙構成,每個辭彙的來源正是 與發聲有關的所有肌肉 的收縮組合,而 發聲肌 又受控於不同的神經通路,因此,每個辭彙的背後都是一組與之對應的 神經通路集合;每當這樣一組 神經通路集合 傳遞信號到達 發聲肌 時,我們只能順從的說出它所代表的固定詞語。
此外,神經元 做為存儲信息的載體,除非 感受器 和 效應器 之間僅有一個神經元進行連接,否則,單個的神經元本身並不能存儲完整的信息內容,因此說 神經信息存儲於神經元連接;如果 神經元連接 發生了變化,那麼它所包含的 信息內容 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
神經元連接 這種信息存儲方式,和我們平時所熟悉的 白紙黑字 這種信息存儲方式,可以說各有優劣:
白紙黑字 要求 信息載體 和 信息內容 都不可變,因此所保存的 信息含義 是不會發生變化的,無論何時都可以解讀出相同的含義;然而,只要 信息載體 或 信息內容 其中一個發生了變化,往往都意味著 原有信息內容 的丟失;除此之外,在更新 信息內容 的時候,這樣的存儲方式需要 全刪重寫,也意味著需要耗費更大的資源。
神經元連接 則是 通過改變信息載體來更新它所包含的信息內容;不同的是,神經元連接 在通過改變信息載體來增減信息內容 的時候,同時可以做到 完全保留原先的所有信息內容不受影響(某一個突觸的增減並不會影響到同一個神經元其他突觸的存在);但這樣做的代價是:在不同的時間裡,同一些神經元 所搭建起來的 神經元連接 會有不同,因此所保存的 信息含義 也會因時而異。
主觀意識 的 神經元連接架構
最後,再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神經元連接 如何產生 對應意義的主觀意識。
前文已經表述,主觀意識 並不僅僅包括 語義邏輯思維,實際上,語義意識內容 在全部的意識內容中只佔到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 主觀意識內容 譬如 各種感覺、情感、想像等等都是以它們原本的知覺形式被感知;對於這一部分比較原始的意識內容,它們的 神經元連接通路 相對比較容易定位和理解,很多解剖圖譜都已經做了十分詳盡的說明。
相比之下,建立 語義意識 則要複雜一些,因為 語義意識 需要數目龐大的 基礎神經通路 做為 語義成份來源,同時,進化完備的機體發聲器官 是語義形成 所必需的前提條件。
各種感覺器官 把接收到的視覺、聽覺等所有自身內外的信息 通過發放電信號的方式傳遞給神經元,可是傳遞這些原始信號的 神經元連接 本身並不能將其直接轉換為 語義成份;生成語義信息的地方,還需要追溯到每個人在牙牙學語時 開始不斷建立的 語言表達神經迴路,但凡所有的 語義成份,都只能再回到 語言表達神經迴路 才可以被解讀;海量的原始信號 通過無數的神經通路和旁路分支 在彙集成語義信息的過程中,不斷丟失了絕大多數的原始信息,導致最後形成的字和詞 不單包含的信息量少的可憐,更是幾乎完全沒有了原始信號的樣子。
就單個字詞而言,它們所包含的信息量確實很少,但好在人體可以發出足夠多的不同聲音,每個音節都可以用來代表不同的含義;而 發聲肌 受控於 神經元連接通路,因此,只要控制發聲肌的 神經元連接通路 採用不同的組合,那麼辭彙量就可以得到擴充。恰好,變換組合方式 正是 神經元 的看家本事,僅僅需要增減一個突觸連接,原來的 神經元連接通路集合 就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完全不同的組合結果,不同可能組合的數目 完全可以達到天文數字級別,用來擴充辭彙量更是不在話下。
由此可見,我們所說的每句話,也都是 神經元連接通路 的運作結果;至於 語義成份 的神經走行,則過於繁冗,由於 語義成份 廣泛來源於所有的神經元連接通路,即便是同一個詞語,也往往出自不同的 神經元連接通路,所以在此暫不做過多詳說。
此外,其實我們在平日里更多體驗到的是 情景意識,可人們似乎常常忽略了 情景意識 的存在;情景意識 又可以進一步分為 當下的情景意識 和 想像中的情景意識。
當下的情景意識 指的是 人在當下看到的、聽到的、所有感覺到的內外信息的總和,以及對這些信息做出的回應;而 想像中的情景意識 指的是 以過往記憶為信息來源的主觀體驗和回應。
二者的區別在於:當下的情景意識 處理的是人體現下感覺到的第一手信息,並常常需要馬上對外界的信息做出恰當的回應;而 想像中的情景意識 是過往信息痕迹的重現,一般由外界信息引發或偶爾自發出現,往往不需要立刻對浮現的信息做出回應,比如我們的回憶、想像、夢境、似曾相識感等等。但二者之間又沒什麼本質不同,想像中的情景意識內容 全部都來自於個人曾經所經歷過的 當下的情景意識內容。
情景意識 的神經結構特點在於 它是綜合了來自各大不同感覺器官信息的結果。來自不同感覺器官的 神經元連接通路集合 進一步相互融合連接,最終使我們的大腦 給外界的每一個物體 構建出對應的 神經元連接鏈網。而我們看到的、想到的每一個物體、對象,在神經系統中都是做為一張巨大的 神經元連接網路 而存在,而所有這些 神經元連接網路 持續有序的傳遞信號,共同構成了我們在清醒狀態下體驗到的主觀知覺意識。
至於為什麼我們會注意到某件事,其實就是每一條正在傳遞信號的神經元連接,當某條神經通路受到過度刺激的時候(譬如手指被劃破的時候),這條神經通路便從其它的神經通路中凸顯出來,成為了浮到水面上的主觀意識內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