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當好教師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和素質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生的導師,又稱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負有傳授知識,創新知識,解答知識之責;教師是培養術業之基,使人能夠生存、生活,進而推動社會進步;教師以身示範,教化人類,使社會更加文明、規範。如果準備好了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光榮的教師,那就要努力地去實踐它,去證明它。中國現在有超過2000萬的大、中、小學教師,他們正在從事這一光輝而偉大的職業。

教書和育人,是一個主體的兩個方面,兩者是統一的。教師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只傳授知識,不關心學生的品德修養、思想行為,那是有悖教師之道的。如何才算「善育人」?方式有不同,方法可各異,一個師傅一個「法」,只要有「效」就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忠誠教育、關愛學生」。如此,就會成為一個善於育人的教師。

那麼,一個好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基本素質呢?

我們認為,只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素質和修養:

一、良好的文化素質,包括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和教學理論基礎。二、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四、教師應具備較強的教育科研素質及教學研究能力。

一、良好的文化素質,包括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和教學理論基礎。

1、教師應精通自己的學科,具有紮實而淵博的知識。馬可連柯說過:「學生可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蘇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師的知識面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多,他才能成為教學過程的精工巧匠。」對老師來說,不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內容,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要加強業務進修和廣泛的學習,跟蹤學科學術動態,了解新觀點,掌握新信息,不斷更新知識,站在學科的前沿,由經驗型到科研型的轉化。

2、教師既要有廣博的知識,又要通曉基本的社會學科、自然學科等方面的知識,做到博學多才。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教師的博學多才是至關重要的。隨著教材的改革,相鄰學科的聯繫日益加強,文理相互滲透,因此,教師應注重與其他學科的溝通,形成「大教學觀」,為學生創設開放的教學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教師的知識越淵博,越能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

3、教師應具有教育科學理論修養。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不懂心理學,這就如同一個心臟專業醫生不了解心臟的構造。」科學的教學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教師要較好的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法等基本知識。教師不僅知道教什麼,還要知道怎樣教和為什麼選擇這樣教,用科學的理論去指導自己的教學。

二、較強的教學研究能力

能力是指「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使活動的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徵。」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還需要具備適應學科特點的教研能力。不斷提升自己學識的能力,現代社會知識更新較快嘛,教師必須保證自己的學識有一個「活的水源」,而不再像以前說到「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必須有一桶水」。還要有熟練的信息技術的運用及掌控能力,課件的製作、資料的查詢、多媒體教學的開展都是現代教師的必備技能。

1、 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很好表達能力,「師者傳到授業解惑者也」,要實現「傳、授、解」不會表達怎麼行?表達能力差了,你就會把學生教到雲里霧裡去了,而自己也疲憊不堪。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頻率。」語言表達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備的主要能力。由於條件的限制,很多實事不能再現,需要教師依靠語言表達,把豐富的知識通過口頭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準確清晰,具有學科性;簡明練達具有邏輯性;生動活潑,具有形象性;抑揚頓挫,具有和諧性。較好的書寫能力,一手漂亮的好字,會不自覺地提升你作為教師的魅力。

2、較高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具有較高的科技素養和創新能力,是知識時代對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養創新人才,就必須要創新型的教師。創新型的教師就是要具備紮實的基礎知識、廣博的視野以及善於綜合、開拓新領域的能力,掌握創新知識的方法,具有勇於探索、敢於懷疑和批判的學科精神,善於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將其運用到教學中,並有獨特的見解,能夠發現行之有效的新教學方法。簡言之,教師的創新能力包括:獨到的見解、新穎的教法、創新的思維、凸現的個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識等。還要有一定的心理分析能力,學生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需要老師去教育去引導,可是很多老師會對這個問題感到素手無策,為什麼,就是因為不懂的分析學生的心理。

3、較強的組織能力

組織能力是一個教師取得教育和教學成功的保證。缺乏組織能力和指導能力的教師,無論其知識多麼廣博,都難以完成教育和教學任務。一定的組織能力,現在的教學很活,課堂的要求往往是既要活躍的氣氛又要講求秩序,組織能力強的老師就會把課堂控制得很好。要有很強的管理能力,不然,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交到你手裡,怎麼管理?

(1)組織教學的能力。教師能集中學生的注意,靈活調節進程,活躍課堂氣氛,控制教學環境,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維護課堂教學秩序,處理偶發事件等。

(2)課外活動的組織能力。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主渠道;開闢第二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是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一個教師應有能力組織和指導興趣小組,參觀考察和社會實踐活動。有能力組織講座、講演、展覽、表演、製作、考察、競賽、撰寫報告和論文等活動。形成人人蔘入、自己動手、發揮特長、凸現個性的開放式學習氛圍。

4、研究能力

教師要成為教書育人的專家,成為講演教學研究的複合型人才,實現從「教書匠」向學者型的轉化,研究能力是應具備的素質之一。

(1)教學研究能力。把教學與教研結合起來,善於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教改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理論研究,提出自己的見解,進而探索和發現新的教學規律、教學方法和模式。

(2)學術研究能力。目前教師的教研較多的停留在教材的分析、考試的研究,限於一些教學技巧和教學經驗的陳述。而對教學理論的研究相對薄弱,缺乏對教學的創造性思考。教師只有成為學者型的教師,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和素質教育的發展。

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決定著素質教育的成功。

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模範的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標準,熱愛學生,為人師表。認真學習馬、列、毛、鄧、「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教師應自覺加強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民族團結、奮發圖強、振興中華的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道德情操的教育;進行社會發展規律和觀點的教育;進行科學人生觀、世界觀的教育。

四、敏銳的時代意識

要有更新教育觀念的意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稱為現代教育的四根支柱。實現教育的現代化,關鍵是教育觀念的現代化,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尊重學生的自由發展,尊重學生的首創精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創造才能。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和感受能力,及時發現學生和自身存在的問題,並及時糾正錯誤,更好地前進。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老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及品德修養是: 寬容、耐心、愛心、會欣賞、會讚美、會理解、平等、學會尊重。 總之,我們覺得要做一個好老師真的不容易,要求的本事太多了,做個不太貼切的形容,老師應具備齊天大聖般的百變本領吧!

【注】來源於微信公眾號:許興華數學(參考資料:神通廣大的網路搜集與整理)。


推薦閱讀:

性格內向的人,如何在職場中更好的打拚?
職場如何與別人高效溝通?
一對一教學是否是最好的教學方式,為什麼?
海子為什麼自殺,海子自殺原因內幕
如何擁有像童年一樣的快樂?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