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群體智慧:10個有關群體智慧的啟示
1. 引子
移動互聯網最大的貢獻,是把人無疆界無時差地組織在一起。以前,「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這事兒,現在網上都能辦到,就是換個名字,改叫「眾籌」、「眾包」了。於是乎,糾集群體的力量、知識、智慧似乎變得越來越容易。
不過先別急著下結論,我們看看後面的啟示再說。
2. 猜糖果結果對群體智慧的啟示
這是一個科學家們持續了十幾年的簡單實驗——在玻璃罐中放滿糖果,然後請一群人來猜糖果的數量,記錄每個人的答案、答案的平均數及其與正確答案之間的關係。
以2007年在哥倫比亞商學院的實驗為例,糖果實際數目為1116顆,73個學生參加實驗,平均數為1115顆!但在73個人的個人答案中,其實有天壤之別,離這個真實數字都相差很遠。也就是說,在這個實驗中,人群中湧出的群體智慧遠遠超過了個人智慧。
猜一猜,這個實驗的一個重要前提是什麼?是限制數量範圍、參與者年齡,還是罐子的形狀?都不是。其實很簡單:就是參與實驗者彼此之間必須互相獨立,在給出自己的答案前不能互相溝通。保持群體中每一個個體的獨立性,是群體智慧發揮作用的重要前提。
學者當然也做過相應的反向實驗,就是取消獨立性條件,允許人們在給出自己的答案之前互相交換意見。多次實驗表明,「群體智慧」的光環消失了,正確率大幅降低。
如果你就此認為增加溝通會降低群體智慧,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導致群體智慧消失的原因是:一旦人群內允許相互交流,那麼就一定會有「意見領袖」冒出來,用他們強大的推理能力和無敵的口才,來對其他人起到引導和說服作用,每個人的自主判斷就往往演變為在不知不覺中被「洗腦」。簡言之,當獨立性消失了,群體智慧就會降低乃至消失。所以在溝通過程中避免所謂意見領袖或高話語勢能者對他人的影響、保持均衡的話輪轉換,是群體智慧發揮作用的重要前提。
3. 來自生物界的啟示:
黏菌是一種單細胞有機體,它們大量聚集(數以百萬計)形成一個超級細胞,共享細胞壁,作為一個統一體而運行。儘管單個細胞簡單至極,統一體卻能在林地中尋找腐爛的植被以果腹。事實上,日本北海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黏菌能在迷宮中尋找到食物之間最短最高效的路徑。也就是說,作為一個統一體,這些簡單細胞展現出了超越個體的集體智慧。
(圖片來源:http://mmbiz.qpic.cn/mmbiz/KmXPKA19gWicOHZTgnenVKVkccm9pdCGmhN8sY4RMf0iaEsQXFq72WEe5iaDKmPEK2oD0Cfsyw8bzOKGIWIbBjw7g/0?wxfrom=5&wx_lazy=1)
螞蟻也具備這種找到食物和巢穴之間最短路徑的能力。當一隻螞蟻發現食物後,會把它帶回蟻巢,同時沿途釋放信息素吸引其他同伴。所以途中螞蟻越多,信息素也就越強。由於信息素揮發很快,當所有食物都被轉運光時,通路會很快冷清下來。同時,這種迅速揮發意味著,長通路沒有那些短通路有吸引力。所以,螞蟻通過信息素放大了有限的個體智慧。
(圖片來源:http://www.sharkpark.cn/courses/94/lab/script)
4. 人類群體智慧:美國職業聯賽
棒球、橄欖球和籃球,都是集體運動項目,在比賽中能否最大程度發揮場上球員的積極作用,形成強有力的戰鬥集體,是制勝的關鍵。看過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點球成金》(Moneyball),你會理解為什麼美國三大職業聯賽(NBA-職業籃球,NFL-職業橄欖球,MLB-職業棒球),都會引入行為分析系統指導俱樂部管理。
5. 人類群體智慧:社會群落
去年,社交工具UNUM開始了一項特別的嘗試,通過發揮其「電子媒介的粘合劑」作用,而將人們黏合在一起,產生群體智慧。這種群體智慧可以回答問題、進行決策、想出點子,甚至可以表達觀點。到目前為止,結果喜人。
過去的幾個月,我們讓這個人工群體嘗試著解決一些眾所周知的問題:預測NFL(美國職業橄欖球聯盟)季後賽、電影金球獎和超級碗的結果,最近則是預測2015年奧斯卡獎的15項大獎。在所有情況下,群體智慧的表現遠遠將個人甩在了身後。事實上,這一統一體比最專業的個體表現還要好。群體智慧的表現也優於一群個體投票的均值。所以,嚴格說來在描述群體方面也比傳統的方法(前文提到的民調等)技高一籌。簡言之,目前為止的測試表明,將人們組成一個實時的動態系統大有裨益。
為了量化研究,我們在最近的一組測試中,將人工群體和傳統的民意測驗進行了比較。我們調研了48個人,讓他們預測2015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中最熱門的15個獎項。首先,採用傳統民意測驗的方法,以票數最高的預測作為該群體的代表意見。他們一共做出了15個預測,其中有6個正確(成功率40%)。然後我們挑出了48人中的7個人,作為一個子群,讓他們對同一個問題作出預測,但是現在作為一個統一的動態系統(即,一個群體)。在之前的民意測驗中,這些人的表現在48人里處於平均水平,所以我們確信並沒有擠進來特立獨行的個體。猜猜發生了什麼……
當作為一個群體行動時,這7個人的15個預言中有11個正確(正確率73%)。換句話說,一個僅僅擁有15%人口規模的子群有73%的成功率,大大優於傳統調研方法的40%正確率(儘管他們人多勢眾)。前者的正確率幾乎是後者的兩倍。我們相信,這證明了實時群體確實擁有卓越的能力。
我們把這種人工群體叫「社會群落」(Social Swarms)。
6. 人類群體智慧:紅氣球挑戰賽
美國國防部的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曾組織過一個名為「紅氣球挑戰」的競賽。他們將十隻紅色氣球放置在美國本土的某十個地方,任何團隊或個人不論用什麼辦法,只要最先發現了這十隻紅氣球的準確位置,就能獲得四萬美元的獎金。在這個挑戰賽中取勝的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團隊,他們的指導思想來自社會物理學的概念,而方法其實極為簡單—通過互聯網向他們所能聯繫到的人發出信息:直接幫他們找到一隻紅氣球的人,可得到兩千美元報酬;直接向他提供信息的人獲得一千美元報酬;如果C發送信息給B,B又發送信息給A使A參與搜尋並導致甲找到一隻紅氣球,則C得五百、B得一千、A得兩千美元;以此類推。結果僅用了不到九小時,這十隻紅氣球就全部被找到了!據估算,大約有兩百萬人參與了幫助麻省理工學院團隊搜尋紅氣球的活動,這是他們能在九小時之內完成這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根本原因。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形成如此龐大的一個社會網路,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舉辦這個比賽的目的,其實就是想通過評估各個團隊所採用的高招,從中發現將信息在最短時間內傳遞給社會大眾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未來一旦發生緊急情況,這些方法就可能派上用場。
7. 如何激發群體智慧:湧現
看到這,我們小結一下什麼是群體智慧。相信你已經看出來了,引子中提到的眾籌、眾包,以及民調或者市場預測,這些只是對大量個體的意見建議依次加總。這些方法雖然在集合群體力量和刻畫群體特徵時很有價值,但它們並不是群體智慧。在群體智慧中,個體組成的群體能夠一起解決問題,參與者通過實時反饋迴路互聯,從而得以群策群力,做出決策和行動。在其中,統一體顯著優於其中的單個個體以及簡單的個體之和,即1+1>2。而這就是所謂的湧現,它是系統的普遍屬性,是系統有而部分沒有的。
激發群體智慧實現湧現,需要滿足如下三個基本條件:
I. 連接,群體中的個體彼此要知道,自己和他人都是這個群體中的。
II. 流動性,個體之間要傳遞一些信息、想法、情緒,要有互動,甚至僅僅傳遞一些物質。
III. 多樣性,個體要做出獨立的判斷來保證獨立性,從而確保整個組織的多樣性。
8. 群體智慧的未來:人-人
除了前面4,5,6中展示的人類群體智慧,工作過程,特別是富於創造性的團隊協作,是未來群體智慧發展的核心場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和人的溝通與協作模式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遠程實時互動成為可能,隨之而來線下溝通也在改變,如何在新的團隊協作模式下激發群體智慧,是很多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過程中管理面臨的新課題。
不久前beam機器人的出現,再次給團隊遠程協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機遇。相信隨著虛擬現實技術和應用的普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模式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能夠增進人和人之間連接與流動性的溝通方式將會派上大用場,從而實現更快和更廣的團隊協作,釋放群體智慧。
(圖片來源:#研究分享#【現在到了推行機器人店員的時機嗎?】 - 北大新媒體)
9. 群體智慧的未來:人-機
今天,機器人已經不限於在工業界發揮作用,隨著掃地機器人進入千家萬戶,越來越多的服務型機器人正進入我們的視線和生活。但是當前機器人的主要職能是在分工的前提下,幫助人完成任務,無論是工業機器人還是服務機器人還都不能實現有效的人機協作。所以由人和機器人組成的群體還不具備群體智慧(原因參見7)。在未來,當機器人,特別是服務型機器人的密度逐漸提升,一方面改進人機互動是機器人產業自身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人與機器人基於協同的合作,將共同促進人機組織群體智慧的產生和優化。
人機之間的連接和流動性,不僅可以來自現有的感測器+AI技術,如動作、表情、語音識別,更有可能隨著腦與認知科學的發展和感測器等技術的進步,實現腦波傳輸和識別,從而實現腦機連接和交流。這將在極大程度上模擬蟻群等生物的基於信息素的快速有效信息溝通與傳遞,爆發前所未有的人機群體智慧。
10. 群體智慧的未來:機-機
最近已經有科學家發明了一些水下機器人,它們能像魚群一樣互相溝通,監測環境。這項研究隸屬於COCORO項目,由歐盟資助。COCORO機器人不僅看起來像一群魚,而且行為也和魚群類似。這些自主機器人可以互動,交換信息,形成一個可以感知環境的認知系統。
項目成員Schmickl博士說:「這些並不全是我們的發明。」他表示,科學家們其實是在為自然界中的集體認知建模。例如,在觀察了蜜蜂如何集合後,他們開發出了BEECLUST演算法,可以將機器人聚集在某個位置上。研究人員還應用了黏菌阿米巴利用化學物質溝通並聚集的原理。
所以在未來,當我們面臨究竟是花很大力氣去激勵一個由人組成的團隊,還是僱傭機器人團隊來完成任務的選擇時,也許後者會成為最佳選項。
這是最近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來自澳洲的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隊展示的機器人足球賽。雖然機器人行動的速度比不上人,但我確實看到了配合、盯人、撲球和進球。
所以也許有朝一日當我們掌握了如何激發群體智慧的那把鑰匙,真的需要認真思索一下,人類相對於機器人的優勢在哪,以及我們到底要不要用這把鑰匙打開機器人群體智慧的潘多拉之盒這個嚴肅的問題。
最後,據說10是個神奇的數字,集齊10個啟示必然引爆群體智慧。。
參考:
- 群體智慧何以光芒不再?李天田:群體智慧何以光芒不再? - 按欄目閱讀 - 企業家說 - 中外管理
- 黏菌、社會性生物、及群體智慧的湧現http://www.vccoo.com/v/9e1dc2?source=rss
- 汪小帆:互動帶來想法的傳播,傳播讓群體智慧湧現 | 未來創客 · 春季思想峰會汪小帆:互動帶來想法的傳播,傳播讓群體智慧湧現 | 未來創客 · 春季思想峰會
- 互相協作的機器人有了群體智慧 互相協作的機器人有了群體智慧
- 「螞蟻團隊」的「群體智慧」—Group Intelligence「螞蟻團隊」的「群體智慧」-Group Intelligence, 值得一看!(模擬測試六完型填空)
- 群體智慧—生物學視角看管理 群體智慧--生物學視角看管理
- 自組織、群體智慧、眾包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麼?自組織、群體智慧、眾包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 匿名用戶的回答 - 知乎
- Home | CoCoRo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