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2經濟思考

假設一個單一國家經濟體,該國每個家庭可以看作是一個單元,持有一定的通貨。社會中由銀行保存通貨抵押物並提供通貨。

長期來看通貨價值可以自由浮動,短期來看通貨具有相對穩定的價值。短期內,通貨過少和過多會導致經濟運行效率過低。當政府增加或減少國家活動時,經濟活動總量增加或減少,導致貨幣供應相對變少或變多。此時,需要銀行增加通貨或減少通貨。而通貨的增加可以通過資產貨幣化(通貨化)來實現。所以,現代金融的意義在於調整資產通貨化的程度,從而維持經濟活動的順利和高效。

單一國家是如此,放眼全球亦是如此,只是在不同視角上,經濟單元的選擇大小不一而已。

這其中體現的是通貨和經濟活動的平衡。其涉及金融,而金融主要體現在銀行、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等。銀行為國家、企業和個人融資,其將資產貨幣化;債券市場為國家和企業融資,其將債務通貨化;股票市場為企業融資,其將資產通貨化。當然三種通貨的流通性有所區別。而經濟活動的總量可以利用GDP來評估,其變化利用實際GDP增長率來評價。

銀行貸款、債券和股票的發行,其實就是資產負債通貨化的過程,通貨增加從而跟上經濟活動增加的步伐。而債券和股票的交易大體上就和實體經濟活動沒有多大關係了,只是流動性不同的通貨的相互交換,其中有部分方便財富交流的作用,也有一部分財富掠奪的成分,這裡姑且認為是虛擬經濟。

GDP代表每年的經濟活動的總量,而債券和股票市場是一個存量市場,是各年增發債券和股票的總和。GDP體現的是生產和消費,主要在實體經濟;債券和股票市場等體現的是財富交換,主要在虛擬經濟。一個主要體現增量,一個主要體現存量。存量財富交易市場的出現在於資產通貨化。

這裡可以從上面得出一個不完全的結論:GDP衡量實體經濟,其使用通貨主要是貨幣;債券、股票、期貨市場等是虛擬經濟,還包括部分房地產投資,其使用各種通貨,貨幣只是其中一部分。(這裡將貨幣、股票、債券看成是具有不同流通性的通貨)

當貨幣供給過多,實體經濟容納不下時,自然部分貨幣流向虛擬經濟,從而推高金融資產價格。在當下美元迴流的情況下,金融資產的美元價格下降,在美元作為全球通貨並走強的當下,全球金融資產價格也會隨之降低。

實體經濟、增量經濟、生產消費、資產負責通貨化、主要使用貨幣、評價指標為GDP。

虛擬經濟、存量經濟、資產交換、各類通貨的交換、使用各種通貨、無固定評價指標。

經濟過程中,金融系統從開始的為實體經濟提供充足貨幣這一單一要求,變成雙重要求,另一個要求就是保證金融資產價格的穩定。當金融資產價格上漲過快時會吸收實體經濟中的貨幣流通量,當金融資產價格下跌過快時導致債務危機甚至是金融系統的崩潰。而金融系統問題又會通過銀行體系和企業破產而衝擊實體經濟。所以當下金融系統的複雜化其實是將一個簡單的問題變得越來越複雜。

美聯儲通過印發貨幣購買美國國債,一來將流動性相對低的債券換成流動性最強的貨幣,二來增加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為信貸貨幣的增發提供基礎。美國政府發行國債即是將國家無形資產變成國債這一流動性一般的通貨,然後利用國債置換民眾手中的貨幣,而進行政府活動。企業發行股票的原理也是一樣。而企業和個人可以將各種資產作為抵押到商業銀行貸款,這就增加了信用貨幣。美國整個社會貨幣供應的增加主要在於存款準備金的增加、聯邦利率和十年國債收益率、以及信貸政策。

以上說到兩個問題一個是實體經濟需要有足夠的貨幣供給,二個是金融市場的穩定。當金融市場不穩定時,會引發什麼問題,這個可以想一下02年的美國科技泡沫,股市過熱虛擬經濟吸納過多貨幣量,然後破裂並影響實體經濟。當貨幣供給不足時呢,這個回憶一下美國08年的次貸危機,美國貨幣供應主要源於商業銀行的信貸增加,而美國是一個消費為主的國家,生產和進口的大部分被消費掉,但是生產過程中收入的差距不斷拉大,其結果就是超前消費,也就是民眾的資產負債貨幣化,然後支撐消費型經濟,但是隨著貧富差距拉大民眾資產負債貨幣化必然會崩斷。這兩次經濟危機的原因分別在於科技泡沫引發的虛擬經濟過熱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引發實體經濟貨幣供應不足。

從上面可以看到貨幣供應總量是可以控制的,但是金融市場異動時會導致實體經濟的貨幣供應;就算實體經濟的總體貨幣供應充足時,實體經濟活動的某一環節貨幣供應出問題都會導致經濟危機,也就是消費者是否有足夠貨幣消費、企業是否有足夠貨幣投資、出口是否會受影響、政府是否能夠及時籌集大量貨幣應對消費投資出口的下降。所以在貨幣供應平衡和金融市場穩定之外,還有生產和消費投資等的平衡。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主要就是生產和消費不平衡導致的,由於科技的推廣產能快速增加,由於生產者的收入增長緩慢導致生產和消費間出現巨大缺口,該缺口導致投資降低,而財政性的消費有限,於是爆發大規模的經濟危機。這就是經濟活動中生產和消費投資等不平衡所引發的系統性問題,當然貧富分化也是核心原因之一。消費不足引發的系統性問題,可以通過財富的再分配或者財政性的消費來彌補。也就是不僅要保證貨幣供應總量的充足,還要保證經濟各環節的貨幣供應充足。

那是否環節貨幣供應充足就不會發生經濟危機呢?回答是否,即使貨幣供應良好,經濟問題也還是會出現。除了生產和消費投資等的平衡外,還存在一個產品供給和產品需求的平衡。不管是消費投資還是出口,都是體現產品需求,而生產體現的是產品供給;需求在當下往往小於供給,而各種政策和貨幣增發往往又可以增加需求。但是隨著需求和供給缺口的持續乃至擴大,人為彌補的手段將受到限制,而且供給大於需求會使得實際經濟的投資回報率降低從而使得資金流向它處。當下就是供給和需求不平衡,這種不平衡不只在美國,而是在全世界。

08年經濟危機之後,全球產能和需求的不平衡使得全球主要國家通過增發貨幣增加需求,從而平衡生產和消費投資等。而隨著美元迴流,許多國家就不能通過貨幣增發來刺激經濟從而會導致許多經濟體的縮小乃至崩潰。若干經濟體的縮小乃至崩潰會減小全球的生產供給從而達到新的平衡。

為何供給會大於需求呢?貧富分化是一個原因,還有就是:隨著社會生產的持續,社會分工深化從而增加產能,而全球各處技術差異性的減小會降低經濟交流中的需求增速,所以供給的增長速度會大於需求的增長速度,從而出現一個持續增大的缺口。

供給大於需求的原因就在新技術的擴散,所以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科技。而金融危機的原因在金融系統中過度的資產負債通貨化。一切都是人類自找的,科技和金融帶來了今天的繁榮,也帶來了今天的經濟動蕩和危機。科技的殺傷力不僅在於過去的戰爭,還在於當下技術爆發的非連續性,福耶?禍耶?
推薦閱讀:

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節選
這個華人家庭花了1千萬用5年跟美國政府對抗,就是唐人街的縮影
《共產黨宣言》170歲了,今天的資本主義出現了哪些新問題?
我用俺們村裡的現狀,來解釋世界經濟危機!
如今全球經濟低增長,罪魁禍首竟然是……?

TAG:經濟 | 經濟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