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葵花寶典》是假,這些才是真的武功絕學

 如果路上有位乞丐跟你說,維護世界和平這個任務就交給你,「這本《如來神掌》秘笈是無價之寶,我看與你有緣,收你十塊錢,傳授給你吧」,你會不會心動?學習武藝之前,我就多次期待這種周星馳《功夫》式的橋段,砸到我面前。天曉得眼前那位拿著《如來神掌》的人不是洪七公,自己不是第二個郭靖呢。

  當然這都是臆測。《如來神掌》未見得是真貨,但武術「秘籍」歷史上是有的。文獻上班班可考,都躺在圖書館裡。

  △《功夫》劇照

哪些文獻能被算作武術文獻

  武學來源於古典時代冷兵器的戰爭,但又與宏觀的軍事理論有些區別,所以《孫子兵法》之類的兵書,未見得可視作武學的範疇。暨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同時也是武術家的馬明達先生說過,古典武學承襲的是戰國時期的「技擊之學」(《武學探真·「武學」淺論》),是非常精闢的。用最通俗的話語講,武學研究的應該就是用各種技巧、器械,怎麼一對一把對方擊倒的學問,光是力氣大塊頭大還不夠。後來大約是為了戰爭需要,陸續融入騎、射、駕車等內容。顧頡剛說,先秦著名的「六藝」里,除最後兩門「書」、「數」外,其他四門都跟戰爭有關,那我們看「禮」、「樂」、「御」、「射」里,屬於武藝的成分也起碼佔了一半。

  東漢的《漢書?藝文志》里,專列「兵書」一類,「兵技巧」部分列出了班固當時所能見到的武術著作,共13家﹑199 篇。其中除射法外,還有著名的「劍道三十八篇」,以及「手搏六篇」、「蒲苴子戈法四篇」等。這些算是目前所見著錄的中國最古的武術著作。

  在此之前還有沒有武學文獻不好說。太史公說過一句,如果缺乏了「信仁廉勇」這四種品德,就不能「傳兵論劍」。從語法上看,這裡面的「兵」和「劍」,有可能也是若干部武學系列的著作,雖然都已亡佚。

  相似的還有《隋書·經籍志》里記載的《馬槊譜》,也已亡佚,但其中梁簡文帝的序言倒是保留在《古今圖書集成》之中。文學家簡文帝在那篇武學著作的序里寫得也是四六輝映:「雕衢與白刃同暉,翠眊與紅塵俱動」,想來是於對戰格鬥沒什麼心得的人了。不過就憑書名及時代推測,這書里的功夫應該是馬上騎射一類,算是蕭梁時南人學習北人先進軍事的教科書。可惜這些書籍,都已久不傳世。

  一直到宋、明、清,冷兵器時代從逐漸興盛到褪去喧囂,武術也因軍旅的取用,經歷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這一時期,武術從軍旅到民間,又從民間逐漸失傳,早期絕大部分武術文獻也未能留名。今天傳世的拳譜,只能展示明清以來的武術面貌。即便極少數如《角力記》等宋代遺珍,也是只有文字沒有圖譜,還原難度甚大。

  所以,若單講「武術文獻」,只能從《嘯旨》、《角力記》開始,經歷明代入清的《紀效新書》、《劍經》、《手臂錄》諸書,就到了晚清民國的各種國學、太極書目。從有跡可循到成為絕響,算來也不過三四百年的事情。

  這麼說來,一個博大的武術氣象,在文獻缺乏的殘酷現實下,似乎面臨崩塌。文獻既不足征,那隻能有一條材料說一句話,很難講出一個「源遠流長」的面貌。這也是傳統文化「擁護者」所不願看到又無法改變的事實。

  △戚繼光的《紀效新書》

明代武學第一人:戚繼光

  早期武術文獻儘管數量寥落,質量卻是本本精華。古代版刻印刷的成本高昂,要讓一本武藝典籍反覆印刷達到流通效果,還進入公私藏家的目錄記載,這種武術書籍必須有別樣的價值才能做到這點。

  從這點上看,武學史上最為奪目、也是現存文獻中最早的譜文具存的武術著作——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無疑是其中的代表。

  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卒謚武毅,明代重要將領,生平最彪炳的功績是東南抗倭及戍守長城。儘管研究表明,明嘉靖間騷擾閩粵的不儘是來自日本的侵略軍,戚繼光被稱為民族英雄未見得準確,但他維護一方安寧,應該是毫無疑問的。同時,戚繼光可以算作文獻足征的第一位、也是最卓越的古典武學家。通俗地來講,他不僅個人有功夫,懂武術懂練兵,還通曉排兵布陣,臨陣應變,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將星。

  戚繼光早年總結浙西練兵與抗倭成功的經驗,寫出十八卷《紀效新書》。最初版本里講述了帶兵打仗從選拔將兵到武器選擇及陣法運用各個方面的內容,屬於典型的軍事書籍。但其中的第十四篇《拳經捷要篇》,是篇經典的明代武藝精品。

  說它經典,首先是圖文並舉。此前的武術文獻當然也有文字存世的,單獨表武術動作的圖像也有過——前輩西北武術學者已經嘗試通過敦煌莫高窟壁畫中的內容,還原出「敦煌拳」的形式,但配套圖譜卻一直沒有出現。古人沒有視頻記錄,所以於武藝而言,準確圖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戚繼光雖然個人很懂功夫的品類,但他心中對個人武藝並不是太看重。如同他在《拳經捷要篇》篇首講的:個人拳法只是活動筋骨用的,「似無預於大戰之技」,對戰爭不起決定作用。這個見解,比當日的天下武術家都要清醒和客觀。在冷兵器時代的軍事世界,所謂個人武功高強、以一擋百,那只是一種修辭方式——怎麼可能「擋百」呢!在奉調長城抵禦蒙古後,戚繼光對《紀效新書》做出了修訂,又留下了個十四卷本,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這篇武學名篇《拳經捷要篇》給刪了,就是因為那篇文字對軍事戰守,幫助不大。這就是大軍事家的眼光。

  但大師如戚繼光,確實在那篇《拳經捷要篇》里,彙集他涉獵的最經典的步戰拳法,吸取來自各門各派的精華,編出三十二路長拳,配上圖譜與拳訣。這三十二路長拳的動作,幾乎涵蓋了日後流行中原大地所有拳法的重要路數。比如今天紅遍大江南北、大有等同於中華武藝本身之勢的太極拳。且不說動作來源,就連招式的名稱,有些都直接沿用拳經中的名稱,如「懶扎衣」、「拗單邊」等等。但是太極拳近期所編諸多拳譜卻幾乎從未提及其與戚繼光《拳經捷要篇》的關係,殊非武史原貌。至於《拳經》之中如「伏虎式」、「旗鼓式」等的動作與明代小說如《水滸傳》中的描寫印證之類,限於篇幅,當另撰文論述。

  △紀效新書諸式:伏虎式、埋伏式、跨虎式

  戚繼光最後鬱鬱而終,但他訓練出來的戚家軍義烏兵,卻長期作為明軍主力駐守長城諸關。尤其到了萬曆三大征之朝鮮戰役時,這支隊伍在朝鮮打出了聲勢,不辱戚將軍的威名,更為朝鮮半島留下了一部練兵國防的大著作。據說浙兵初到朝鮮,發現那邊的官兵除了射箭,別的本事一概沒有。所以在戰爭結束後,浙兵將領如駱尚志等,依《紀效新書》體例,敷衍出一部大書《武藝圖譜通志》,將所有當時能見到的長短兵法,悉數保留下來,反而比中原流傳的武學典籍更加豐富全面。

  駱尚志編輯《武藝圖譜通志》時還參考過後來另一部武藝百科全書——茅元儀的《武備志》。晚明是中國古典武學最高峰,同時代其他的武學著作,也都是武術文獻史上的名篇,如戚繼光的戰友俞大猷的《正氣堂集》中關於武術的記載,大古文家唐順之的《武編》,薊鎮游擊將軍何良臣撰的《陣紀》等等,皆為武術文獻中的扛鼎之作。

雙手刀法

  晚明時期的武術史,除了有多位武術家軍事家整理基本拳法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引入了當時最先進的步戰兵器日本刀,並演練出符合戰場的刀法。晚明時,日本刀又被稱作單刀,又因其雙手握持而稱作雙手刀或雙手帶。最先這刀當然是倭寇從日本帶到戰場上的。

  晚明刀法革新,最早應始自抗倭卓有成效的戚繼光,他在《紀效新書》第十二篇「短兵長用說」中引用俞大猷的《劍經》時,已經有過一定描述。不過真正將刀法使用理論行之著述的,要算是徽州人程宗猷了。程晚於戚繼光,也曾經遍訪名師。他將自己四種武學著作《少林棍法闡宗》、《蹶張心法》、《長槍法選》、《單刀法選》合起來,出版時取名《耕余剩技》,大意是這些功夫都是種田之餘的本事,一股雲淡風輕的味道。到了近代,浙江吳興人周由廑取家藏版本重印,改名《國術四書》。

  程宗猷的《單刀法選》,取法的就是日本的單刀,刀約長三尺八寸,刀柄也有一尺二寸,是今天普通人看來不怎麼趁手的兵器,當時卻是最先進的戰法。不過刀太長確實有問題,所以程宗猷《單刀法選》第一式,就是「你我拔刀式」,意思就是你拔我刀,我拔你的,雖然合乎情理,卻有莫名的喜感。經典刀法招式並不繁多,但非親自操練不能體悟,略引於下:

  △單刀法選式

  在明軍初次遇到這種來自東洋的武器時,幾乎是無法抵擋的,因為長刀的長度、強度、鋒利程度構成的殺傷力,註定了幾乎還停留在木杆器械階段的明軍在遇到正面搏殺時一籌莫展。

  戚繼光強調訓練短兵、尤其是單刀時,就非常注重配合陣法來演練,最著名的就是他自創的「鴛鴦陣」。它的核心就是內部大槍,外圍配合雙手刀和弓箭手。在短兵相接的步戰格鬥時,最具殺傷力的長、短兵器組合,就是大槍和雙手刀。

  晚明刀法發展到清初,衍生出對付長兵的刀法,這在清初武學家吳殳的《手臂錄》中廣有體現。

  △手臂錄·上弓式

  吳殳是明末清初太倉人,跟陳子龍、吳偉業等復社才俊為一輩人,因當時學風的關係,他其實一開始是個典型的文人,愛作詩,愛集社。晚明「談兵」的風氣很濃,但沒幾個書生原意真的苦練,這裡面由玩票而最終變成專業的人物,只有吳殳。他的老師是抗流寇殞身的武學大家石敬岩,石公所重,就是大槍和單刀,都是晚明以來武藝最為上乘者。吳殳在清初整理出自己習武的心得,取名「手臂錄」,實際上也是體現自己的武學特點。

  這套書在晚清武學復興時被重視,大槍與刀法都對後世廣有影響;可是,反而是「反清復明」的時代,由於缺乏相關武術素養,這種「重武器」沒有派上大用場。這讓人不得不慨嘆,高手常有,戚繼光不常有。

清朝以來的沉寂

  燦爛的十六十七世紀中國武學,因明清易代戛然而止,隨之而來就是各種武學文獻遭到禁毀。除極個別軍事著作為官方所藏外,民間武藝圖譜幾近湮滅。乾嘉時代稍稍有些鬆動,太極拳最早的拳譜王宗岳《太極拳論》,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在記載中的。著名武術史家徐震先生關注的萇乃周及其武學,也出現在這個時候。

  接下來的數十年間,中國大地開始經歷翻天覆地的變革,民間的武藝也趁著「以武犯禁」的風氣,開始重新抬頭。然而除了一些早期武術著作得到挖掘外,各種粗製濫造的攀附之作也在市面上泛濫。最典型的就是各式太極拳書籍里,各種附會張三丰與道教的傳說,這與其真實源頭——王宗岳與陳家溝漸行漸遠。

  馬明達先生在《漫談武藝古籍》里提到,1980年代初國家體委發起過全國性挖掘傳統武術典籍的活動,收穫頗豐,多為民間抄本。馬先生曾親身參與,但坦言有價值的其實並不太多。他認為,明代的武藝典籍如《紀效新書》、《手臂錄》的價值更為突出,而今天武學文獻的研究,未見得如前人期許的那樣,有哪怕一點點進步。甚至,距離民國時期民國文獻武學創立者唐豪先生,及其《中國武藝圖籍考》及補編所達到的學術高度,仍有距離。

  (華夏一脈拜拜網hxbaibai.com是全球最大的網上思親祭拜平台,傳承孝道文化,關注拜拜網,關注孝文化)


推薦閱讀:

「成人童話」的悲哀!
華山論劍背後的腥風血雨
笑傲江湖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刀意縱橫,劍氣光寒
金庸、古龍、梁羽生、瓊瑤,你更喜歡誰的作品?

TAG:武俠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