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諾沃:危機的多重面孔

伊萬諾沃位於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在莫斯科東北300 公里處,在 1924 到 1934 年間,年輕蘇聯的一些最知名的建築師在此爭奇鬥豔,為此今天我們完全可以把伊萬諾沃劃入全世界最重要的現代主義城市之列。

而伊萬諾沃卻在20世紀快速騰飛後沉重衰落。自東歐解體以來,許多原先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城市都日漸萎縮,伊萬諾沃便是它們的縮影。

伊萬諾沃:危機的多重面孔

沃爾夫岡·基爾1

每個乘夜間火車從莫斯科到金尼什馬(Kineshma)的人,清晨 6 點——當然是從小睡中醒來——尋找從站前廣場去到市中心的交通工具時,可能會約略捉摸到這裡的問題之所在。內心留存的對於莫斯科的記憶依舊新鮮:狂妄、粗魯、喧鬧但又很刺激、吸引人。與此形成反差的是,在其東部 350 公里的這裡則全然是上個時代的景象:蘇聯,無論你看向哪兒,獨特的誇張的垃圾桶和街燈柱,顏色斑駁的老房子,坑坑窪窪的路肩上雜草叢生,電車軌道陷在開裂的瀝青路面中,車輛老舊生鏽,叮噹作響。無論是來自西方的小汽車,還是無處不在的外國商品廣告牌,都與軍營前的列寧銅像非常不協調;與之更不協調的是,旅館接待處一個正經嚴肅的門房小姐,由於被排到了早班而對第一批客人怒氣沖沖,當她愁眉苦臉地說出:「歡迎回到蘇聯!」,似乎時間仍舊停留在遙遠的過去。

比起系統的分析,這些看似偶然的細節更能反映出,與首都那翻天覆地的劇烈變革相比,其他省份更加穩定。這個差異證明了在每一方面——內涵、總體看法、標準、前途、收入、 聲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別,這種差別遠遠超過你的想像。中央與外省的差異所反映的也許並非蘇聯的傳統,而是一種更為久遠的最初的傳統,俄國的傳統:聖彼得堡,依然追隨著歐洲;而莫斯科,則有著所有國際性大都市都有的喧嘩與放縱;剩下的則是鄉村小鎮,待開發的資源,運動場地,令人震驚的空地,以及無法控制的自然。人們必須要先認識到這一劇烈的差異,才能進而搞清楚伊萬諾沃在20 世紀的快速騰飛和沉重衰落。

在這個毫不起眼的伏爾加灣流(Volga Bend)地區,19 世紀時曾分布著三四十家紡織品工廠。他們的工人受過教育並且幹勁十足(正是他們在1905 年的革命中創建了工會),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列寧將伊萬諾沃稱為「俄國無產階級的第三首都」——僅次於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看看這個城市的編年史,會發現這並不是對它的恭維,而是其真實寫照。「十月革命」之後,伊萬諾沃一度成為所謂的「超級地區」(super-oblast)的中心。它成為莫斯科與下諾夫哥羅德(Nizhniy Novgorod)之間唯一仍然舉足輕重的城市,管理著一個巨大的行政區域,位列弗拉基米爾(Vladimir)、科斯特羅馬(Kostroma)、雅羅斯拉夫(Yaroslavl)之上——而所有這些城市都猶如黃金項鏈上的寶石,個個聲名顯赫,傳統悠久。這種行政上的重要性,不僅帶來了建築業大規模繁榮的機遇,也吸引了文化先鋒者的注意力,同時,這個被稱做「俄國的曼徹斯特」的城市,生產了蘇聯半數的紡織品:儘管伊萬諾沃並未處在中心樞紐的位置,它依然是通向未來的某種許諾。因此在 1924 到 1934 年間,年輕蘇聯的一些最知名的建築師在此爭奇鬥豔。即便聽起來像是歷史學家在以純西方的視點來觀察,今天我們把伊萬諾沃劃入全世界最重要的現代主義城市之列其實也並無任何不妥。

建築史上的瑰寶

從人口規模上來說,伊萬諾沃與萊比錫大致相當。它的中心城區向各個方向不斷擴張,遊客們很少會像在中歐那樣,認為自己處在「市中心」。即使從整體上來看,它也是更為接近鄉村城市的尺度——建築都是 3 到 6 層高,抬頭能看到天空——從北面的火車站到南面的革命廣場之間,在列寧大道與恩格斯大道之間,數不清的建築仍然透露出這個城市曾經的雄心,也正是帶著這種雄心,它一度追逐著「第三首都」的地位。

阿爾布雷希 · 謝弗視頻裝置「城市掃描」的視頻截圖

拍攝:I. Oderkov, S. Sitar

為了切合工業中心的定位,首批興建的建築是大量的公寓樓,既有工人住宅也有公共建築,包括維斯寧(Leonid Vesnin)設計的半木材結構的工人們的花園城市,以及弗里德曼(DaniilFridman)設計的船形多層公寓——它輕鬆地吸收了門德爾松(ErichMendelsohn)的曲線美。葛洛索夫(Ilya Golosov)用商店、幼兒園、洗衣店等將 400 套小公寓維繫起來,形成了一個「集體住宅」,它那由許多個方塊組成的有力的形體,即便如今已然披上了一層衰敗的面紗,仍然在訴說著那種新的生活觀念的動人與哀婉。其他值得注意的建築還有火車站,許多的銀行(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由維克多· 維斯寧[Viktor Vesnin]設計的銀行建築已經被修復),破敗不堪的中心旅館,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木構馬戲場穹窿下的結構支撐(可惜穹窿現在已經毀掉了)。電報局大樓(從很遠的地方便可看見它的高塔)以及列寧大道上的電影院——無論哪一幢建築都可以成為歷史書上現代主義建築的瑰寶——在 1950 年代初被加上了新古典的立面。

阿爾布雷希 · 謝弗視頻裝置「城市掃描」的視頻截圖

拍攝:I. Oderkov, S. Sitar

所幸,伊萬 · 福明(Ivan Fomin)設計的著名的紡織學院躲過了這一厄運,它那嚴肅的、有些沉悶的建築群在市中心形成了一個頗受歡迎的學生住區。在那個城市迅速發展的末期,亞歷山大·弗拉索夫(Alexander Vlassov)設計了一個大型的劇院(1932— 1938),即便在 1980 年代的「現代化」之後,它依然像古代神廟矗立在河流平原之上那樣,立於城市中央。每個夜晚都有許多年輕人在它那遠遠伸出的大平台上散步,使它充滿活力。

已經拆掉的主教堂前廣場本來要興建蘇聯議會大樓:一個帶有巨大禮堂的三翼行政樓。現在的大樓與同時期莫斯科的其他建築(例如勒·柯布西耶設計的蘇維埃宮)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以構成主義風格建成的只是它擴建而成的側翼,而這一部分的單調刻板——沒有抹灰的磚砌立面,配上一排排的鐵框窗戶——很容易讓人感覺這裡是個工業廠房,而非什麼有名的建築。曾經的那些英雄主義的壯觀景象如今都成了幻夢。雖然這裡仍然矗立著那些大膽前衛的建築,只是一切都變了:燒制質量很差的磚塊,結構框架上彎曲的鋼筋,充當交通工具的馬匹和大車,人們腳穿韌皮纖維製作的鞋子,用鐵鍬和繩索做著傳送帶和起重機的工作。

阿爾布雷希 · 謝弗視頻裝置「城市掃描」的視頻截圖

拍攝:I. Oderkov, S. Sitar

對於這種赤貧狀態下的現代主義,你根本不能去期待什麼熠熠生輝的白色方盒子建築,最多也就是在那不乏理性色彩的清醒與鎮定中,浮現出一絲哀婉動人的情調,一種「隨它去」的生活態度。正因如此,當人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這種力量時就更加震撼。

就在這個廢棄的廣場身後不足 200 米,我們又見到了相似的景象。這裡處於城市的最中心地帶,就在不久前,這裡還有近 50萬居民,木構的住房隨處可見:它們儘是些帶有雕紋窗框的低矮小屋,雜亂的花園藏在歪七扭八的圍欄後面,它們之間有沙子鋪就的小路相連,但是在城市地圖上,這些卻成了「街道」。令人震驚的是,最後的 900 棟「私人住宅」竟然建於 1950 年代——也是在那時,斯大林時代寬闊的林蔭大道兩旁的建築被加上了華麗的折衷主義風格的立面。對於不期而至的外人而言,無法弄清這些市中心的小木屋到底是新近建築的典型,還是俄國建築「原汁原味」的遺存。儘管如此,面對這麼一些依然存在的鄉村文明,我們突然會感到很容易理解現代新事物帶來的衝擊(而這是我們早已忘記了的):在幾乎原始的村舍與那些一心向上生長的城市建築的並置中,人們對於「光明的未來」的追求是不可置疑的。要動員一切力量來擺脫這種貧困。一項根本的革新,一場把農民的生活狀況向城市居民轉變的改革,將是任何建設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阿爾布雷希 · 謝弗視頻裝置「城市掃描」的視頻截圖

拍攝:I. Oderkov, S. Sitar

斯大林的上台,使得一些不切實際的遠景規劃暫停了,國家的注意力已經放到了重工業上。而伊萬諾沃的主要產業是紡織品與服裝,這與由以重工業為中心而導致的宣傳的利益關係不大,而對於城市的長遠福利而言,一味強調重工業的發展路線最終證明是災難性的。1930 年代,正是斯大林搞現代化的 10 年,這座紡織之城消失在陰影之中——雖然生產目標越來越高,但是新的有聲望的建築或是其他的益處卻一去不返了。從這時開始,伊萬諾沃興建的建築至多處於省級水平。赫魯曉夫也一度向斯大林的浮誇裝飾傾向宣戰,因為已經沒有任何可用的資源了——除了一些孤零零的後期現代建築和白磚砌成的一目了然的蘇聯後期建築——只有那些普通陳舊的預製混凝土板房,儘管城市擴張已經深入到了內陸地區。

因此,即便是在戰前,這種停滯的氣象便在這兒日漸顯明——只是有時它們被那些製造機器、傢具和降落傘的新工廠暫時隱蔽起來而已。這種氣象最終把無休無止的「末日」(Last Days)的恥辱帶到了廣褒國土的每一個角落。計劃經濟體制只是延緩了原本明顯的經濟衰落而已,因為國家保證每件產品的銷量和價格,並且消除生產效率高低不等的那些工廠之間的直接競爭。然而不管這個地區 58 所工廠的女工如何辛勤地紡織,或者她們的亞麻製品如何時髦和富有想像力(何況事實上又並非如此!),雖然它距離莫斯科僅僅 350 公里,人們依然會問:「伊萬諾沃?這到底是個什麼鬼地方?」今天亦然。

全文及配圖選自由同濟大學出版社光明城出版的《收縮的城市》,作者沃爾夫岡·基爾。


推薦閱讀:

有沒有什麼軟體可以同時在一個地圖中定位幾個城市並且標記出來?
美國哪些城市比較適合留學生融入當地生活?
如何評價上饒這個城市?
江浙滬一帶(南京 無錫 蘇州 上海 杭州)哪裡比較適合工作安家?有其他好城市推薦也可以 說說自己看法?
上海如果少一千萬所謂的「外地人」會怎麼樣?

TAG:俄羅斯 | 城市 | 城市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