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合伙人秘事
合伙人制花樣疊出。有人視之為胡蘿蔔,可以讓馬兒不待揚鞭自奮蹄;有人視之為非標品和實驗品,對其功效大小長短,尚存疑慮。
一樣的碳元原子因排列結構不同,分別成為鑽石和石墨,同樣的人才在不同機制中,業績呈現雲泥之別,企業亦因之發展迥異。新機制下,有人天地正壯闊,有人牆角被挖空。
一
近日,一頁來自旭輝董事長林中的演講PPT吸睛無數。
「要幫助高層管理者實現財務自由——收入過億!幫助中高層實現富裕之家——收入過千萬!幫助中層實現住洋房開豪車——收入過百萬!集團未來五年,實現三千億目標」。
幾乎同時,另一家勢頭兇猛的前30強房企中梁集團也被爆出年中會議圖片——竟與旭輝的內容一模一樣,只是換了個底版。
這透露出一個信號:在資本與土地要素難以建立起一家企業的絕對優勢時,馮小剛《天下無賊》中著名台詞變成了現實:二十一世紀,人才最重要。對於樓市下半場或所謂的「白銀時代」而言,企業的決勝就是人才的競爭。
一家企業管理半徑變大後,只擁有人才還遠遠不夠,如何管理和使用人才,才是關鍵之關鍵。
《2016-2017年中國房地產企業薪酬報告》指出,恆大、綠地、碧桂園三家房企的薪酬總額均超過百億,並成為「2016年中國上市房地產企業薪酬榜」前三甲。
順勢推導出一個正循環:房企業績越卓越,越是有能力來承擔大體量薪酬。反之亦然。
一個接地氣的說法是,只談情懷不給錢的老闆就是耍流氓!高薪最終成為一針最猛的強心劑。越來越多的房企高管薪酬過千萬,甚至綜合收入過億。2017年春節刷爆朋友圈的區域總裁年薪破億元,就是出自碧桂園。
上市企業薪酬總額TOP10
來源:地產人網
碧桂園在2012年底實施升級版合伙人制——「共享成就計劃」後,業績一路奔逸絕塵。合同銷售額從2012年的476億增至2016年的3088億,據悉2017年的銷售額目標已定在6000億元。
2016年,碧桂園的運營效率已然脫胎換骨。
項目的開盤時間由之前的6.7個月縮短到了5.3個月(業內平均開盤周期為8個月),凈利潤率由10%提升到了12%,年化自有資金收益率由30%左右提高到56%,現金流回正周期由10-12個月縮短到8.2個月,項目周轉速度提高了48%左右,凈利潤率提高20%以上。
從今年始,業內掀起一陣學習碧桂園狂潮。位於廣東順德那棟外牆長滿植物的公司總部大樓車水馬龍,門庭若市,有中型房企甚至在企業內部發文,號召全員學習碧桂園。
碧桂園能取得如此神效,與祭出合伙人制直接相關,分管人力的集團副總裁彭志斌在一次非正式分享會上指出,很大功勞要歸功於企業的合伙人機制,它真正激發出了企業員工內在的巨大動能。
二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寫道,宋江與武松在柴進莊上初次相遇。宋江不僅留武松在西軒下安歇數日,臨走時,還出錢給武松做衣裳,並拿出一錠十兩銀子給武松作路費。蓋世英雄武松,竟被此小小舉動感動得五體投地,當即四拜宋江,並至死感恩。而曾經接受宋江十兩銀子的李逵,更是以命相許.....
非英雄之愛財,而是感懷知遇之情。即便出於愛財,也會與僱主達成「取之有道,卻之不恭」的雙贏情境。
現代商業社會,人類有足夠運行嚴密的經濟組織來保障相關主體的利益。萬科曾是實施和運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先鋒,在2014年,萬科又毅然轉向事業合伙人制,再次對運營模式進行自我反思和顛覆。
要把KPI扔進舊紙堆。
《21世紀商業評論》曾發表《郁亮式「失控」》一文,展現KPI考核之下職業經理人管理制度的一系列弊端。
「為什麼部門員工近在咫尺,有事情不當面說而要發郵件?因為郵件白紙黑字清清楚楚,職業經理人制度導致專業主義盛行,將來即使出了事情責任承擔一目了然。但是這樣一堆郵件有助於問題的解決嗎?」
如何讓一家千億級地產公司「大象跳舞」?
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奔跑在千億規模路上,但房企高管和項目操盤者的激勵問題懸而未決,由於利益分配缺陷導致房企高管頻繁跳槽甚至下海屢見不鮮。據機構不完全統計,2016年房企共計有200餘位董事、監事及高管人員出現人事變動,涉及萬科、萬達、中海、綠地等多家上市及國有企業。在2015年,這一數字也超有百餘人。
作為中國盈利能力最強的房企——中海地產近幾年不斷遭到機制更靈活的民營同行挖角,碧桂園、龍湖等眾多現任高管都來自中海地產。雖然人才流動並無大過,特別是對行業而言,甚至具有活躍生態的作用,但之於中海,不得不說這是企業在發展中必須要面對的一種傷痛。
反觀一些龍頭民企,卻處於對人才的極度重視和延攬的過程中。接近碧桂園的人都說,極端重視人才,是楊國強近幾年來最大的變化。2013年,公司就擬定出「全球30%碩士、70%博士」的新招聘計劃。「要花30億招300人!」
在碧桂園官網上,楊國強在2017年的元旦致辭赫然在目,「有人才有天下!」。
他對人才的渴求,也到了「周公吐哺」的迫不及待的頂點。他對負責人力的總裁彭志斌說:「你能不能幫我搞一個盒子,把一個人裝進去,然後按鈕一按,出來就可以知道這人行還是不行,是60分還是70分?」
房地產作為資金密集的重資產行業,想要在原有股份公司的結構上動刀子,植入一些創新確實困難。合伙人制度,本質上是在不牽涉集團股權結構重大調整的情況下,在項目層面及區域層面以合伙人或者類合伙人身份,以更大更直接的利益激發人才的創新動能,實現企業、員工、股東利益多方平衡。
房地產行業能夠推行合伙人制,具備幾個前提。首先,行業有先天基礎。房地產業本身具投資屬性,企業旗下各個項目公司為員工跟投提供了投資標的,且項目周期一般在三年之內,投資回報快,有吸引力。同時房地產產融程度高,企業自身一般都有用來募集資金的地產基金公司,具備實施合伙人制的現成平台和類似成功經驗。
其次,行業新環境倒逼出了這種需要。目前,房企一方面對人力成本敏感,另一方面又迫切需要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關鍵人才。新機制,如果既能有效聚攏優秀人才,又能更好激發組織潛能,還能平衡項目投資風險,那更是一箭三雕,企業老闆莫不拍手叫絕。
再次,由於業內標杆企業相關體制變革後產生的巨大效應,也刺激了很多同行開始紛紛效仿。此外,相關部委也曾發文,鼓勵地產央企、國企利用合伙人制進行人才激勵變革。有了政策背書,招商蛇口與越秀地產等央企和一些地方國企也積極開始試水、升級其合伙人制。
實施合伙人制度,表面上看,職業經理人所得大增。但與企業因此取得的增量績效相比,這部分多支出的酬報實屬「小菜一碟」。
宋江一錠十兩文銀就能搞定英雄武松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這說明優秀的人才最便宜。
從旭輝林中的PPT上,我們可見,房企高管即使是非合伙人制收入,也已進入可隨時實現財務自由的「大數」年代。如果有些企業啟用了新激勵制度,而其餘企業不跟進,就會發生自身人才被挖的無可避免的結果。最後可能落得「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之窘境。
三
合伙人制發端於2012年底碧桂園「共享成就計劃」,隨後幾年,首創置業、萬科、旭輝先後宣布推出股權激勵、項目跟投等機制,掀起一波小高潮。
2015年,激勵機制變革進入集中爆發期:金地在當年2月推出《核心員工投資項目公司管理的試行辦法》、當代置業同年初發布「合伙人戰略」並推出「智業合伙人」機制 、廣州(樓盤)地方國企越秀地產也是在2月開始嘗試項目跟投,因此2015年被稱為跟投合夥制的元年。
2016年以來,萬科股權事件,碧桂園億元年終獎引發業內外共振,綠地、陽光城(000671,股吧)、龍湖、復星、招商等知名民企、國企紛紛跟進,推出或改進其事業合伙人制度,攪動了一池春水。
跟投等激勵機制已蔚然成風。萬應諮詢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7月,國內房企前50強中有45%實施項目跟投機制,前100強實施企業佔比也達35%。
一則克而瑞相關研究報告,曾將房企合伙人制主流模式歸為3種:以萬科為代表的「雙管齊下派」,碧桂園為代表的同甘共苦派,金地與越秀為代表的基金結盟派。目前,房企合伙人制主要有以合伙人持股與項目跟投為主流。
今年4月,龍湖提出了「人才戰略型」合伙人制,作為總部管控集權式型企業,龍湖優先選擇激勵核心管理層,以穩定核心團隊成員為首選。
相比萬科、碧桂園體制,龍湖選擇更內斂。該體制整體結構分為永久合伙人、長期合伙人、高級合伙人、正式合伙人,第一屆規模141人,第一年選出109人位合伙人(除了現任 CEO 邵明曉,還有 12 位長期合伙人、36 位高級合伙人和 60 位正式合伙人),後續還有補選。在這一制度設計中,龍湖提供現金+股權的方式,分配原則不是跟股價或個人績效綁定,而是和公司整體業績及利潤表現直接相關,不涉及項目跟投。
除了「司齡滿兩年」這一要求,龍湖合伙人產生沒有其他硬性門檻。合伙人通過層層投票產生,一旦入選,不需要任何形式出資,便享有股權池及現金池分配權益。
但以上這一切有準繩:每屆合伙人任期為三年,並設定彈性退休和自動退休條件。合伙人一旦不能履行公司所要求的「戰略性意義工作」——舉薦人才、傳承文化、開拓業務,就會失去連任資格。
公司為此設立了一個兼具激勵與約束雙面性質的「虛擬賬戶」。分配給合伙人的股權及現金獎勵會進入各自虛擬賬戶。激勵之處為股權池額度和企業利潤總額掛鉤,而約束機制則是相應獎勵金不是一次性可以提取,而是在任期內直至退休,每年提取一定比例。
萬科去年從約210億的凈利潤中,拿出了9個多億做激勵,比例在4.5%左右。有消息稱,吳亞軍親口表示,龍湖未來要以遠高於萬科的比例,拿出9%~13.5%的利潤放進激勵池以饗員工。按照2016年龍湖77億元的核心利潤計算,放進激勵池子里的資金高達6.93億到10.395億左右。
在龍湖的每次重要時刻,幾乎都要伴隨人事制度重大變革。作為試水,目前龍湖合伙人計劃惠及力度顯然還不夠廣泛。有媒體援引吳亞軍自己的話,「對於跟投,她還沒有完全想清楚。」
四
最有理由採用合伙人制度的是那些有「彎道超車」雄心的准千億房企,他們也在原有合伙人制度上正深化改革。旭輝精心設計了一套創業項目的激勵機制,即旭輝企業、旭輝控股和高管們各持股40%、30%和30%的「四三三」模式。今年4月,旭輝宣布投資1億元現金殺入公寓租賃市場,新公司名為上海(樓盤)領昱公寓管理有限公司,由旭輝控股、旭輝企業、歆珏和璞儒分別持股30%、40%、20%和10%。後兩位股東實際控制人是來自旭輝的3位高管。這意味輝將領昱30%股權讓予了公司高管。
在地產行業,管理層大比例持股創業型企業有例可循,如萬鏈、彩生活、綠城服務,但業內多表示,旭輝這一尺度仍然很大。
據悉,復星當前也在通過「全球合伙人制度」擴大核心團隊。公司提供了不同層次的平台:最頂層的是復星集團的全球合伙人;第二層是投資產業平台,產業平台合伙人;第三層是創業公司,創業合伙人。
7月15日,房企「跟投俱樂部」又添一新成員——四川藍光發展(600466,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決定將2017年2月27日後首次開盤銷售項目實行員工跟投合夥。作為第二批次實施合伙人制度陣營中的藍光,總經理以上強制入伙,員工自籌資金入伙,三個月內到位。按公司規定,有限合夥企業退出的啟動時點為:跟投合夥項目公司全部地上可售面積的銷售率(已售地上面積/全部可售地上面積)達到90%時。
此外,不得不提得黑馬房企中梁,與碧桂園雷霆般發展速度很像,作為一家深耕三四線的開發商,2014年還偏居溫州(樓盤),2015年開始發力,火速布局全國11個省,僅用短短3年時間銷售規模從每年100億劍指700億。
中梁為什麼能發展這麼快?一靠神布局,二靠捨得發錢!
企業從根本上得益於在阿米巴生態經營理念下,以激勵機製為核心的管控理念。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稻盛和夫提出的阿米巴經營,是一種激勵全員參與,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潛能管理體系。
2014年市場低潮期,中梁通過「獵鷹計劃」獵取了行業內前30強標杆企業中層以上人才,2015年給一線組織充分授權,自此發展勢頭迅猛。
中梁在充分授權區域和高度透明的自動核算系統基礎上,形成自身獨特的激勵機制,提出「事業合夥」、「費用包干」、「成就共享」、「項目跟投」和「專項激勵」等多層級激勵生態系。
目前,中梁的項目跟投制度,控股集團比例為8%,區域集團為8%,區域公司為8%,合計24%,遠高於行業水平。核心管理層強制跟投,其他人員自願跟投。新機制下,中梁的一個銷售規模30億元的區域團隊就能夠拿走五六千萬的獎金。
與行業內其他企業要跟投幾個項目公司才配槓桿不同,中梁一跟投就配槓桿,內部提供1:4的高槓桿。加上中梁大部分是二十萬方的中小項目,周轉速度快,平均6個月開盤,7~8個月現金流就能回正並分配本金,利潤則分兩次分配:回款達到70%時分配一半利潤,回款達到90%利潤全部分配。
中梁內部稱跟投員工為戰略股東,優先分利潤。據悉,員工跟投自有資金的收益,多數項目達到200%以上,如果今年市場表勢良好,事業部總經理年收入數百萬、區域董事長收入幾千萬都只是「小意思」。
五
跟投比股權更實在。
今年初,萬科高級副總裁譚華傑在廣發證券(000776,股吧)一次會上指出,萬科前期推出合伙人制度對全國性跨地域開發的地產公司價值更大,因為這個制度能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大型房企「諸侯公司」間爭搶總部資源的內耗問題。
同策諮詢研究部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合伙人制度意味著利潤的分享,並非所有房企都適用,譬如擴張階段、需要集成利潤的中小房企就不應該貿然嘗試。中小開發商更適合直接包大紅包或項目激勵,大中型房企要推合伙人制。
因為當家做主的意味,股權或跟投確實激勵人心。但房企股權激勵通常通常要出資認購,而房地產行業流動性高,有可能一個項目周期沒結束員工就離職了。現實情況是,基層員工對高薪水,獎金等比較感興趣,對股權之類不太感冒。
此外,即使員工興高采烈地持股,但要獲利的唯一前提是股價上漲。但是房地產長久以來估值不高。方正證券(601901,股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指出,當前的估值依然便宜。
2017年以來,雖然地產龍頭出現了一段超額收益周期,但仍屬於估值修復行情,龍頭估值也並沒有出現泡沫化情況。而隨著行業高速期結束,以及產業分化,截止7月中旬,龍頭房企估值更是僅高於銀行業而已。
這意味著員工持股收益並未不會帶來多大想像空間,甚至有不小的風險。2008年時,很多上市房企就取消了股權激勵方案,因為熊市之下,股價一路下跌,行權價倒掛,期權就是一堆廢紙,遠不如項目跟投制度!而那種許諾員工上市之後有很多股份的,也很多時候被認為是畫餅之術。
不僅僅是基層員工,對中高層的股權激勵也大多效果不佳,以萬科為例,公司分別於2006年、2007年與2010年推出股權激勵方案,但前兩次均以失敗告終。
此外,股權激勵通常與業績掛鉤,看似很合理。但房地產因受政策外部要素干預,周期性波動性強,對持股人收益有很大衝擊。
明源研究院曾調研一家TOP20的房企,該企業在2014、2015年對董監高及部分中層管理人員給予股票期權激勵,行權條件包括公司業績考核,如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比2012年增長不低於20%;2014年公司營業收入比2012年增長不低於40%等,但上述業績指標在達成行權條件後的2015年、2016年,公司同比漲幅出現較大下滑。更窘的是,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出現12%以上負增長……據悉,該公司又屢敗屢戰地推出了新股權激勵計劃。
事實上,很多公司推出員工持股頂多是一種員工福利,至少是一種積極姿態——你看大家都在做,我也嘗試一把。相比員工持股,房企推行的合伙人制內容更多是項目跟投。
相比股權激勵的孱弱與搖擺,全員跟投很受歡迎。睿信研究院曾選擇萬科、碧桂園、金地、首創、越秀、當代置業六家知名房企作為研究對象發現,「全員項目跟投+核心成員強制跟投」成為項目跟投主流。六家房企中除了越秀和首創外,其他四家都採用了此種形式。
總體來看,碧桂園激勵範圍廣,跟投限額比例最高,達到項目公司股份15%,當代置業為項目峰值資金的5%,其餘標杆企業均為10%。
碧桂園的風險共擔程度也最高,需在項目盈利後方可分紅及退出;萬科與首創要求在項目清算時才可退出;金地要求在項目已銷售建築面積達到擬銷售建築面積的90%時可退出,同時分紅機制與項目IRR(內部收益率)掛鉤,進一步放大了激勵效果。
研究指出,如果一家公司以項目資金峰值來計算相關收益,表明企業強調項目實際投入,偏重融資角度;而從項目公司股權角度考量,表明企業更看重自身對項目掌控程度。各家企業各有所重,各有其賬。
更多信息請關注華揚資本微信公眾號:資鯨學堂
http://weixin.qq.com/r/QXUlPWfEjTryrSNe9yBT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馬雲如何掌控阿里巴巴千億帝國?且看這裡!
※之樂日記:徐小平什麼樣的人才是好的合伙人?
※合伙人股權分配:投資=投人=投股權架構
※「合伙人」制度怎麼施行?
TAG:合伙人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