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和業餘的區別
周六接待了一家北京的私募。
一整天的交流下來,印象最深的不是選股方法和操作技巧。而是專業和業餘之間的區別。
「01」
專業是結果導向,業餘是興趣導向。
結果導向者就是你明明知道這件事情很無聊也會盡職盡責去完成,興趣導向者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想做的便不做。但懶惰和追求舒適占人性很大的比重,很多人會被興趣所騙最終變得業餘。
真正專業的人必然是經歷過並不想做但仍然會去做的人。
我們列舉一下大多數散戶不想做的事兒是什麼呢?
1、首當其衝的當屬止損,誰也不想主動認錯,誰也不想割肉。
估計專業機構也不願止損,但是誰也不能保證每一筆投資都是對的,前些天連強大的孫宏斌都一下子計提165億投資樂視的損失,所以快速結束一筆錯誤的交易,才有機會迎來下一筆正確的交易。
專業機構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有完善的操作系統,所以能夠做到不想做但仍然去做,或者不想做有人(風控)幫你去做。
2、其次就是忍住貪慾了,炒股票最刺激的就是滿倉一隻票,還漲停了。
但追求這種刺激的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資金回撤風險。
這就要求分散風險了,就是通常我們說的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他們有多分散呢,我看一個一百萬的小賬戶,裡面持倉居然多達六七十隻股票(沒有交流具體的操作細節,可能有的是留作底倉待有異動時在補倉)。
我們肯定是感覺這持倉也太多了,盯盤時看不過來。
這裡是有散戶思維陷阱的。
首先職業投資者是不涉及沒有盯盤時間這個問題的。
其次每個標的都是都是先從分析研報,從基本面精挑細選出來的,那麼集中一隻和分散多隻,長期來看收益應該是差不多的,但選擇標的越多,收益曲線應該是越平滑,波動越小的。
關鍵一點,機構老總要求旗下每一個賬戶每年的收益率偏差不能超過5%,這就不難理解,一百萬要買六七十隻股票了,因為一千萬或更大的賬戶也是同樣的股票。
如果有人說去年滿倉打板操作翻了一倍,你會給他賬戶操作么?
不會的,老股民都有過短期速利的經歷,但大多數情況上去得快,回來的也快。
不貪速利,就會穩定,穩定才能長久。
3、最後就是耐心看研報了,上市公司的財報和賣方的研報,動不動幾百頁,沒有哪個散戶能看懂或看得下去。
但為什麼系統性風險過後,有的股票能快速拉回、有的就回不來了,趨勢性的機會或個股中長期的走勢還是由股票質地說了算的。
一般情況下操盤老師是沒有精力參與調研這個過程的,這就需要藉助調研員的功力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認可機構的專業性,因為他們分工明確、各展其長,相互融合卻又相互制約。
「02」
再給大家講一個NBA賽場上的真實故事——「科比的直覺」。
科比在一次賽前的熱身投籃中,投丟了好多球,甚至投丟的比投進的都多。
突然間,他停止了投籃,向另一端底線的工作人員招手。
球場維護人員跟科比簡短交流後,搬來梯子從新測量了籃筐的高度,原來是籃筐的高度低了1/4英寸。
NBA場地賽前都是嚴格把控的,幾乎不可能出現這種失誤,所以很少有球員質疑,所以當科比質疑球框高度的時候連他的隊友都很詫異。而且這麼小的誤差,僅從投籃的感覺上察別出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他的投籃手感是怎樣的一種極致。
籃球遊戲2K把各球員的能力值數值化,2K9里科比是99分,2K13中亞洲最頂級球員易建聯的能力值只有可憐的67,而在2K12則更是低至63,以上是職業標準。
那麼在我們身邊球場上所謂的業餘高手估計很難超過10,也許會有人說太低了,可以腦補一下自己和科比一對一對位時的結果。
是不是突然明白了股市七虧二平一賺的道理了。
「03」
當然科比的成功離不開三點:自身的努力、科學系統的訓練和強大的團隊。
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有的投資者確實在股市裡狠下功夫,但方向不對也很難盈利。姚明之所以在NBA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是因為他出身越籃球世家,從小就有很好的籃球氛圍。
但方向對了沒有團隊協同作戰也是容易翻車的。
比如研報分析的很好,但做不了市場博弈過不了人性這關,做的了交易,又過不了風控這一關,總不能讓一個快要餓死的人看守糧庫吧。
所以大多數散戶投資者可以很好的做好以上一點或幾點,但能集齊五福,各個方面協調很好的很少。
這少部分人就是「一賺」里的「一」,即牛散、民間高手。
大家可以留心周圍的炒股高手,他股票做得好,不光是有一套很好的方法,一定是綜合素質比較均衡,或者說他的交易系統里是自帶風控的。
「04」
新索踏入股市也有十年了,目前在券商任職,經常有股民對我說你們職業干這個的一定很專業。
但我感覺職業不能代表專業,專業,需要一條很長的路要走。
職業,只代表有條件比其他人多付出一些精力而已。
新索薦股這個公眾號堅持寫了有三個月了,現在做一個小結的話是有好多話想跟大家說的。
先說初衷
首先是為了工作,互聯網時代嘛,雖然說現在微信公號已是一片紅海,但要再不上船豈不浪費這大好時代。所以以後這個公號可能會做一些商業運作,希望大家理解和支持。但文章內容一定堅持自己的真實想法,至於大家認不認可,就是新索想說的第二點了。
這些年很流行「碎片化學習」,因為股市需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還很雜,所以大多數投資者在股市裡也是碎片化學習,包括自己。
就造成了當時學習了、也會了,然後呢……往往就沒然後了。等到用的時候還是一地稀碎。
有空的時候我就會翻看一下以前的文章,回看一下當時的市場環境為什麼做這樣的邏輯分析,在對應一下後期的市場走勢是否驗證,哪裡對了,哪裡不對。就跟以前經常玩的K線遊戲似的,擋住後邊的K線,根據現有的走勢分析推測以後的走勢,很有意思。
為什麼要強調這個邏輯分析?
後台也有人反映過這個問題,說這個邏輯分析太複雜不愛看,直接給出推薦的股票代碼多好,簡單直接。
這個需求我不反駁,而且是以後代碼照常有。
只想給大家說一下這三個月來自己的感受。
股票沒有無緣無故漲的,簡單看是資金推動,但往往越是大資金推動背後的邏輯越強。
大多數投資者只注重自己個股的漲跌,卻很少關注其背後的邏輯這就會很迷茫。
個股漲跌隨市場走,不知道該咋操作時就拿技術指標套。
比如最近獨角獸概念的爆炒,萬興科技等妖股的橫行,用指標去套的話只會更迷茫。
這三個月新索最大的體會就是,投資一定要跟著邏輯走,而A股最大的邏輯就是
所以希望大家投資不要僅局限與技術分析,格局一定要放大。
只有你了解了更多的知識才能知道有的知識其實是不那麼重要的。
我從後台能看到大家關注的時間,有的朋友是一開始就關注新索的,當然更多的朋友是後續陸續加入的,希望這個隊伍能越來越壯大,新索願與大家共同成長!
推薦閱讀:
※股票的無量上漲是什麼原因利弊大家怎麼看?
※2015年9月21日的滬市行情會是怎樣的走勢?
※保存這張圖,關鍵時刻能救命
※國內個人交易員的真實獲利情況是如何的?
※怎麼看待某些數據回測說均線系統失效?是技術分析真的不行,還是人們沒有規則的交易?但電腦是嚴格按規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