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式傢具「觀賞面法則」

明式傢具乃至明清傢具發展的過程中,有一種邏輯脈絡和規則,稱之為「觀賞面法則」。即各個門類的明清傢具,隨著時間的推移,每發展一步,觀賞面都會出現增益性變化,形象上增加更多信息。其形態發展過程是由質素簡潔到絢麗繁縟。明晚期、清早期、清中期、清晚期、清末民國,硬木傢具發展鏈上,這種變化從未中斷過。

五個層面的表現

「觀賞面法則」有5個層面的表現:一是光素木質構件的組合。表現為各類器物不斷增加光素木質構件的組合,使傢具「線形態」逐漸趨近於「面形態」。如以垛邊加寬加厚立面,以重複形式增加韻律感;以攢接、斗簇組成圖案等。這是光素期的常有手段,雕刻工藝興起後,其逐漸式微,清中期後,悄然退場。

二是增加雕鏤,構件由光素髮展為雕刻,並不斷加大雕飾面積。如黃花梨光素牙頭平頭案,發展演變後,牙頭由光素變為雕飾螭鳳紋,黃花梨螭鳳紋牙頭平方案發展軌跡如是。

三是加大構件尺寸。分為兩類,一類是雕飾構件的面積逐漸加大。典型的表現,如羅漢床圍板加高、桌椅床低束腰加高、牙板加寬、牙頭加肥等。明末清初的黃花梨光素悶戶櫥牙板、牙頭加寬並加大雕飾,清早期成為黃花梨雕牙板悶戶櫥;二類是有視覺觀賞意味的光素構件尺寸加大。在明式傢具演變過程中,除構件加以雕刻形式外,另一種變化形式是有視覺觀賞意味的光素構件尺寸加大。

四是增加構件,分為兩類:一類是增加木質裝飾構件,逐漸增多各式雕飾的絛環板、花牙、掛牙、牙板以及擋板。以玫瑰椅為例,清早期黃花梨玫瑰椅靠背中空,經過增加豎欞、橫棖或券口式牙條,日趨豐滿,最後變為屏風式靠背玫瑰椅。二類是各類明式傢具上,發展中增加不同的材質構件,如鑲嵌大理石板、癭木、銅飾件等。時光更替,至清中期時期,傢具上鑲嵌瓷板、玉件、剔漆件、銅胎掐絲琺琅板等,不一而足。如明晚期黃花梨羅漢床,至清早期,圍子增高並嵌大理石的黃花梨板羅漢床出現。

五是造型和結構被改變,明式變為清式,一系列清式傢具出現。

「觀賞面法則」不但壯大著傢具的雕飾,而且改變著其式樣和結構,不僅是小打小鬧的改良,也有推倒再來的革命。當原式樣阻礙觀賞面效應發展時,原造型和結構被改變,典型的是由清早期開始,清中期勃興的傢具式樣大革命,明式傢具逐漸演變為清式傢具。其典型的款式有:屏風式扶手椅,因其背板雕刻、造型空間極大,成為清式傢具的代表,後來極大地搶佔了靠背板窄小的圈椅、四齣頭椅、南官帽椅、玫瑰椅的製作空間;二是架格,屜層結構橫向劃一的構造,增加了圍欄、豎牆、抽屜、櫃門,破壞原有的式樣,成為多寶閣;三是明式傢具中原本沒有的、外來的獨梃圓桌,由於具有360度立體觀賞面效果,與當時的審美風尚吻合,受到包括內廷在內的社會各階層的青睞。

「觀賞面法則」效力

清中期後,以紫檀傢具為代表的清式經典傢具高峰過後,清晚期、清末民初,在普及的城市市民硬木傢具中,觀賞面法則仍發生效力,表現為桌、案、幾、椅、凳、櫃、櫥上,廣泛使用大理石、癭木。在桌几牙板下,加通花板,足間加踏板。器物足部回字馬蹄改為荷葉紋、獸面紋馬蹄。架子床變成三塊整木板門罩式等。

在硬木傢具系統中,「觀賞面法則」的效力像一個程序,安排著傢具面貌之變,長期一以貫之。「觀賞面法則」效力,悄無聲息,點點滴滴,緩慢發酵。高歌猛進之時,忽如一夜春風,萬樹梨花盛開。這些表現為第一、二、三、四層面狀態。

「觀賞面法則」的5個層面,總體上是一種遞進狀態,但也往往同時發生。如果對「觀賞面法則」進行理論解讀,中外古今藝術理論中,不難找到相關的闡釋。20世紀英國著名藝術史家貢布里希稱此類現象是「名利場邏輯」導致的。

推薦閱讀:

紅木傢具分三六九等,熟記這些要訣!
要不是這霧霾天氣,就選明式架格作書櫃了(上)
明清休憩用的黃花梨箱型榻,如今博物館也難得一見
紅木|玄關 | 最美猶是新中式
紅木傢具哪一點最讓你心動?

TAG:紅木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