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江筆記】朝鮮使臣的「出使指南」

題圖:明代畫作《徐顯卿宦跡圖》。

朝鮮使臣來華,除了語言不通之外,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朝鮮雖然是「小中華」,但是各種制度和「大中華」還是有區別的。加上大明對周邊國家自帶45°俯視,所以溝通起來就越發難了。為了能讓出使的使團在出行前就了解到明朝的情況,朝鮮司譯院(顧名思義,出翻譯官的)刊行過一本書,叫《象院題語》。

該書最早的記載是朝鮮的司譯院檔案《通文館志》里,記有康熙庚戌年(1670)鑄活字印刷的內容。但是看該書的內容,很明顯是寫於明朝。出現的明朝年號,最晚到嘉靖。

而《通文館志》中曾經提到過譯官南好正的一番話曾經載入該書。南好正是宣祖時代人,作為李宗誠的翻譯官,因為李宗誠逃跑之事受牽連,死於萬曆二十四年(1596)。所以該書寫成的時間的上限應該在宣祖朝,下限在明末的丙子胡亂(1636)。

書里記載了許多明朝政治生活的細節以及北京的概況,除了有很高的歷史學價值以外,也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小書。

在☆線☆閱☆讀:????::?????????

或者:象院題語(朝鮮時代漢語教材)

以下節選一部分有意思的內容:

聖節、千秋、冬至的演禮,在前聖節是靈濟宮,千秋是慶壽寺,冬至是朝天宮。如今慶壽寺燒火,重修又燒火了,靈濟宮是齋戒的宮,不許演禮了,因此都到朝天宮行了。演禮的規矩,比這裡一般。朝天宮院落里,文武千官分東西朝北站住,左右串廊檐下,糾儀御史排行站在後頭,錦衣衛校尉也是排行站住。又有教城司的樂工每穿著斑斕之衣,拿著各樣樂器站住,這們整齊後頭才行禮。行禮的時節,鴻臚寺官叫班齊,千官每咳嗽後頭,鳴鞭三遭後頭動樂,千官每行五拜三叩頭,作揖三舞蹈,跪下聽三呼之聲,千官每一時叫「萬歲萬歲萬萬歲」。這般三遭後頭,又行四拜,禮畢後頭,次次兒出來。

——聖節·千秋·冬至演禮

我們到京里,第二日鴻臚寺遞了報單,第三日見朝見堂後,見了儀制司、主客司,回到館裡,見提督主事。後日到主客司,驗了方物,明日謝恩,會同館吃了下馬宴,明日謝恩兩遭,朝天宮演禮。過了節日又吃了上馬宴。明日領了賞賜。又明日謝恩,通政司打事完的通狀,主客司里討各處的手本,禮部主客司、兵部車駕司請驗包,到車駕司討車輛馬匹馬稟給的關子,戶部山東司里討腳力口糧的關子,左府里討批文,後府里挂號,討過關的驗帖來,車輛的關子轉行到順天府經歷司遞運所討車來。但凡勾當都停留後,辭朝辭堂出來。

——北京公幹(使節到北京的流程)

三位堂上、四司郎中、員外主事,各有火房。退朝後頭,不論前後進來,各在火房裡歇一歇。都到的齊了呵,一個外郎打雲板,高聲說「坐堂,坐堂」,郎中以下都是正堂檐下伺候,堂上每出來作揖,各位里坐定,郎中、員外主事、觀政進士,進前作揖,堂上也舉手,歷事監生、辦事官也這般行禮。當族外部們到月安上禮畢後頭,一個外郎拿著卯簿,就堂上根前受押,郎中以下到那裡畫押。畫押便一個皂隸拿著投文牌出來,大門外頭饋人看了,一個投文的、呈狀的、口詞的,跟牌進去,院落里跪下呈狀,一個外郎收拾,稟堂上列印了,送下司務廳,司務廳查看,四司里分送,教他稟堂上行公事後頭,一個外郎叫說「堂事畢了呵」,堂上選入火房,郎中每各司里下來。

——禮部坐起節次(早上上班的情況)

另:該書全文收錄於《朝鮮時代漢語教科書叢刊續編》。

本文同步發佈於我的微信公眾號「直江信綱之船」,id=zhijiangchuan,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200人鴛鴦隊出伏兵(Y字鶴翼起手)vs200人一字長槍陣
袁崇煥之死的黑幕:余大成 之《剖肝錄》
朱元璋憑什麼非要處死胡惟庸?八個字道出所有真相
《明朝那些事兒》
嘉靖年間邊軍丘八們的悲壯故事之三

TAG:域外漢籍 | 朝鮮韓國歷史 | 明朝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