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第24期】2017年底-2018年初俄羅斯-北約黑海對抗的史料編譯與分析(編譯者:小保健)
*標籤:當代國際關係
*文字內容出處及知識產權著作權來源詳見文尾「主要參考引用搬運材料來源出處」一欄;編者不享有文字內容的知識產權及著作權.(純學術使用;非商業使用;侵權請告知)
在鋪天蓋地的中美貿易戰文章之下,幾乎沒有什麼人關注其他事件。
國際政治不只是中美貿易戰啊!老鐵們!
今天這期,主要整編翻譯了各種關於自蘇聯解體後北約黑海演習的歷史文件及學術材料,希望可以給研究黑海戰略提供一個歷史背景簡報。(新聞類材料不再列舉)
一、蘇聯解體後至2014年克里米亞入俄
蘇聯解體後至克里米亞入俄前,美國及北約軍隊在黑海的活動主要以小規模的維和演習及緊急處置演練為主。
北約在黑海第一次大規模演習是1995年在黑海西側保加利亞水域舉行的北約「和平夥伴五日演練(Partnership for Peace (PfP))」。
同年緊接著「和平夥伴」的舉行,北約在羅馬尼亞*的主持下又開展了規模更大的「合作救援」(Cooperative Rescue)演練。[1]
查閱資料後可以看到,在2000年以前的兩次北約黑海大規模,主題均為「海上安全、海上救援聯合演習及交流」,政治意味並不濃厚。
*羅馬尼亞是第一個加入北約「和平夥伴」並主持大規模軍演的前華沙條約同盟成員。
1995年的「合作救援」後來演變成為了北約「和平夥伴」項目旗下的金援軍演。
而後北約「和平夥伴」改為年度例行軍演,為北約後來不斷加大黑海軍演規模鋪墊。[1]
1997年,「和平夥伴」項目開始撥款資助「黑海微風」(海風,Sea Breeze)年度軍演。
「黑海微風」年度軍演從第一次烏克蘭主持資助至今一直保持著「和平夥伴」項目旗下最大規模的黑海軍演。
從第一次「黑海微風」軍演至今的演習參與國不斷擴大。
由原來的烏克蘭與北約核心成員國發展到現在的保加利亞、法國、喬治亞、希臘、義大利、荷蘭、羅馬尼亞、俄羅斯、土耳其、烏克蘭、英國及美國。[2]
雖然俄羅斯作為「黑海微風」軍演的成員國,但由於莫斯科方面及華盛頓方面的戰略猜忌,自1997年以來,俄羅斯一直維持著「形式上」「名義上」的參與。
俄羅斯「參與」的具體形式即是派出黑海艦隊全程監控軍演。[3]
2014年,除了最大規模的「黑海微風」年度軍演,以北約為主體的軍演還有「黑海軍隊」(Black Sea Forces)、「黑海夥伴」(Black Sea Partnership)、「合作夥伴」(Cooperative Partner)、「和平水域」(Cooperative Partner)。
在美國主導下,北約在黑海水域的中小型軍演也十分密集:
早在1992年,北約就在黑海水域創建了中等規模的常備海軍反應部(STANAVFORMED),並在2005年更名為常備海軍2號部隊(SNMG2)。
北約的常備海軍部隊目標是在黑海出現緊急情況時快速反應,並配合美軍軍事行動。
為此,常備海軍部隊經常配合美軍第6艦隊在黑海展開中小型協同演練。[4]
2001年與2004年,土耳其在其他北約盟國的支持下發起了「黑海海軍」(BLACKSEAFOR)及「黑海和睦」(Black Sea Harmony)演練,目的是在黑海地區增加安全確定性與透明性。[5]p.166
二、2014年克里米亞入俄後
自從2014年克里米亞入俄後,北約成員國中的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及土耳其坐不住了。
在同年9月的威爾士北約峰會上,成員國一致通過了「迅捷行動計劃」
在「迅捷行動計劃」聲明中點名道姓地指出了俄羅斯是北約成員國安全的最大挑戰者。
「迅捷行動計劃」聲明意在穩住「受俄羅斯安全挑戰」的東歐「北約東部成員及非成員夥伴國」。
「迅捷行動計劃」聲明不久後,北約尤其是美國開始不斷派駐海軍艦艇進駐黑海,「以反制及威懾俄羅斯單方面的侵略行為」。
聲明的提出以及後續的北約大規模黑海增兵行動迅速加劇了俄羅斯-北約間的對抗。
同時雙方在黑海舉行軍演的頻率爆發性增長。
軍演規模,地域範圍與武器裝備水平也水漲船高,黑海儼然成為兩方的「演練場」。
自2014年對峙至今,俄羅斯及北約間共發生過3起嚴重的對抗事件:
1、2014年4月2日,正在黑海海域巡航的美國海軍驅逐艦唐納德·庫克號遭到了俄空軍戰鬥機的12次超低空「貼船」警告。雖然此次「警告」中俄羅斯戰機未攜帶任何武器,但雙方對抗的局勢迅速加劇。
2、2014年9月7日,俄空軍戰鬥機再一次超低空「貼船」(僅約300米)警告正在黑海巡航的加拿大海軍艦船護衛艦多倫多號,按照北約方面的說法,「多倫多號」當時完全有理由將極其貼近的俄戰鬥機擊落。
3、2015年3月,俄空軍轟炸機在載彈飛行的情況下將巡航在黑海中的美國及土耳其海軍設定為假想敵打擊對象。
雖然三起事件中無一起擦槍走火,但使北約堅信克林姆林敢挑釁北約並作出危險行為。這也為今年初俄羅斯北約在黑海新一波軍事對抗埋下了伏筆。
主要參考引用搬運材料來源出處:*文字內容知識產權及著作權作者為:
【*】STEVEN HORRELL(2016). A NATO Strategy for Security in the Black Sea Region. Atlantic Council.BRENT SCOWCROFT CENTER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SSUE BRIEF. pp.30-53
*知識產權及著作權作者(發表年份).作品名.作品來源文刊/論文來源機構. 版號(數).期號(數).頁號(數). ISSN.
【1】 Vladimir Rodina(1995).Romania Hosts PfP Maneuvers.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2】Alisa Moldavanova(2013).Public Perception of the Sea Breeze Exercises and
Ukraine』s Prospects in the Black Sea Region,」 U.S. Foreign Military Studies Office,Fort Leavenworthhttp://fmso.leavenworth.army.mil/Collaboration/international/Ukraine/Sea-Breeze-exercise.pdf.【4】Ibid.
Alisa Moldavanova(2013).Public Perception of the Sea Breeze Exercises and
Ukraine』s Prospects in the Black Sea Region,」 U.S. Foreign Military Studies Office,Fort Leavenworthhttp://fmso.leavenworth.army.mil/Collaboration/international/Ukraine/Sea-Breeze-exercise.pdf.【5】Joel J. Sokolsky(2016).Projecting Stability: NATO and Multilateral Naval
Cooperation in the Post-ColdWar Era.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推薦閱讀:
※中美大boss聚會的有什麼發現?
※美襲敘利亞竟然是普京配合川普演的「苦肉計」嗎?這一事件怎麼看?
※日本的糾結
※智能時代(3):和平實現之後
※蘇聯武裝入侵阿富汗的決策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