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識別時代的技術自覺

//題圖與本文無關。

Whats Facebook?

在由 WhatsApp 創始人之一 Brian Acton 發起的 #deletefacebook 活動下,Elon Musk 如此說道。

嘿,作為 SpaceX 和 Tesla 的創始人、矽谷大佬,他怎麼可能不知道 Facebook 是什麼呢?但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這句話的意義可能遠不止對 Mark Zuckerberg 的嘲諷那麼簡單。

Facebook 是全球最主要的社交網路之一,這是眾所周知的;但他們真正的目標和願景,只是創造一個社交網路嗎?他們未來打算在多大程度上介入現實的社交,或者從我們這裡剝奪本就稀缺的時間?我們又是怎樣將我們的社交變成 Facebook 滾滾的現金流的呢?大多數人對此是一概不知的。人們只會覺得,Facebook 可以讓別人看到上傳的照片和動態;Facebook 上有可以輕鬆聯繫到的朋友,而無需打電話甚至見面尋找。有多少人會刻意和方便過不去呢?

基於這樣的心理預期,Facebook 同很多其他商業公司一樣,一步一步地試探其用戶群的「底線」。2013 年,Facebook 上線了被稱作「照片標記」的功能。你可以在出現某人的臉的圖片上標記這個人臉,之後當你再上傳有這個人的照片時,Facebook 會利用面部識別演算法進行自動標記。這聽起來是一個相當實用的功能,例如你可能會在數年之後想不起來那張照片的人是誰了;有了標記,你就能輕鬆地回憶起來。但這項功能意味著 Facebook 會知道那個人是誰,即使那個人沒有用 Facebook。後來,他們又上線了相關的一個功能:你曾標記過你自己的場合,當 Facebook 發現並認為別人上傳的照片里有你的時候,系統會給你發送提醒。在初次見面的聚會的場合,這項功能無疑也是方便的;但同時,Facebook 的 AI 也當然可以判斷出你曾與這些人有過一面之交。

Facebook 用戶需要清晰地意識到,正在有一股力量將他們推向「面部識別」的時代。

當然,不只是 Facebook,整個科技圈對面部識別技術的興趣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NVIDIA 與 AI 開發商 AnyVision 合作,旨在為所謂「智能城市」提供面部識別技術;而 iPhone X 的發布,使得整個手機業和配套產業鏈都在移動端面部識別的技術大道上狂奔不止。再過幾年,所有的移動設備都有可能搭載面部識別技術(當然,其安全性是另外一個話題了);更別提業界大鱷 Google、Microsoft 和 Amazon 所做的種種工作了。

技術樂觀主義者們對面部識別歡呼雀躍。生物識別技術對於機器的影響是深刻的,比如,有了面部識別,人與機器之間的交互可以更加自然;機器也終於能夠更加直接地了解用戶,成為「真正貼近你的個人助理」。隨著技術的演進,面部識別的準確性將能讓它成為你的獨有 ID,技術在現實生活的推進(如 IoT)也將受益良多。

但是,「技術無罪」永遠也不能成為忽視技術背後的力量的借口。長期以來,多數沒有意識到隱私問題的用戶「默認地」把自己的資料與信息交給商業公司,換取諸如免費雲存儲、AI 助理甚至是自動表單填充之類的小恩小惠,和定製化的、渾身上下散發著消費主義氣息的廣告。現在,藉助面部識別,他們能夠更直接地看到你,同時他們也可以以更富侵略性的手段介入你的生活。

事實上,智能設備在很早前就已經開始奪取、解構你的注意力了;「通知」的濫用、「標題黨」盛行、情緒煽動普遍,種種符合人類原始欲求的信息如同魔爪一樣伸向你的大腦,逼迫你採用時下流行的多進程生活。就生物識別技術而言,之前的指紋識別並沒有引起足夠多文化層面的重視,因為智能設備並不會把你的指紋信息上傳到網路;如果你不想留下指紋,只需戴上手套即可。在現實中,你也幾乎沒有任何使用你指紋的必要,因為它對你的社交和一般生活沒有什麼影響。

面部識別呢?儘管 iPhone 可以做到所有識別操作都在手機上完成,但這並不代表所有的識別都有在本地運算的基礎和條件。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設備實現生物識別解鎖的一個必要條件是用戶錄入參考指紋/人臉。這份參考數據會被加密保護在設備上,這方面 iPhone 一直做得不錯,早期 Android 可能差點,現在做得也很好。

但我們討論的始終不只是智能設備,而是識別技術與我們生活方式的關聯;生物識別對於社會而言,討論的意義恐怕要更加廣泛。比如,你可以在各大火車站「刷臉入站」,但這些數據並不由你掌控,而是由管理者們加以控制、利用的;你留下指紋之後,有權一方理論上可以調查出你的行動軌跡。近聞某些城市為打造「智能城市」,會在公共區域設置攝像頭以捕捉分析人臉數據——說實話,這可不是那麼有趣。

當然,政府相對可以信賴;以權謀私雖不是完全不存在,但也只是小概率事件而已。但更嚴峻的問題是:如今,以 Facebook 和微信為代表的商業社交服務同樣獲取了相當大規模的數據。在數據面前,你本來已經難以保證匿名;騰訊的「你可能認識的人」和「自動備註」功能相信你已經領教過了。如今,他們又要把手伸向你的臉。戴面具是一個解決方案,但它在現如今看起來有點像行為藝術或者類似的東西——大家都在包裹身體,卻精心打磨並展示自己的臉。

這已經是完全的侵犯了。

沒有多少人會依賴指紋做社交,就像 DNA 並不能決定我們的朋友圈一樣;但是,你的臉在成為技術上的 ID 之前,首先是社會意義的 ID。現象地說,如果你允許他們讀取你的臉,就相當於「請狼入室」,讓 Facebook 等等超越「社交工具」,成為「助理」,成為社交的一部分——哦,這個助理還會有事沒事給你推薦定製化的廣告。這不是杞人憂天,因為在我們這個國度,微信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了;見到新朋友必言「加微信吧」,親戚朋友間互發朋友圈,又或者「我微信給你轉點錢吧」和以後的「你跳一跳多少分」之類的東西。

更進一步地說,他們是在以強於現實一百倍的誘惑吸引你的留意。受誘惑的影響和對技術盲目的信心,很多人在現實中的謹小慎微在硬體技術與互聯網面前徹底消失;人人手握現代的電幕(telescreen)而對真相一無所知。至於 VR,自然就是那塊電幕的威力增強版了(從 Occlus 身上,我們能看到些什麼?)。

我們已經到達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面部識別已經全面到來。這股潮流如同在澳大利亞活動的「管狀雲」一般壯觀,它正在侵襲著我們賴以社交活動的根基。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急迫地呼喚「技術文化的自覺」,要讓全社會認知到面部識別帶來的隱私權問題和商業公司對用戶的強取豪奪。

這份自覺依舊可能流於「老調重彈」,但重複這些東西是有用的。Facebook 和微信從來不會真正覺得「我是不是太過分了?」,對付他們就只有詠唱隱私與安全的復調。

對普通用戶而言,這些是有必要考慮的:

  • 關閉 Facebook 的面部識別功能,同時也不要使用微信的聲音鎖(天知道他們要幹什麼)。
  • 使用其業務與個人數據弱相關的郵箱服務(如 iCloud 和 Outlook)。
  • 減少「綁定」,不使用所謂授權一鍵登錄的功能。
  • 仔細閱讀各類服務的隱私條款。
  • 只購買有安全保證的手機,不對你真正使用的設備安裝來路不明的軟體。

而從商業的角度看,如何尋找用戶數據與隱私的平衡點,是這些公司永恆的課題。

#deletefacebook 可能沒什麼用,但 Facebook 和類似的商業服務正在失去用戶的信任,大量棄用 WhatsApp 改用 Telegram 的現象絕非偶然。我們要讓他們明白什麼可以做,什麼堅決不能做;竭澤而漁絕不可取,它可能會是全面退步的導火索。

//對了:面部識別目前接受的傾斜角度不大,客觀上需要你的注意;這可能是一個減少使用屏幕的好機會,幫助你在多線程的今天找回單線程的樂趣。


推薦閱讀:

TAG:人臉識別 | Facebook | 技術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