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成熟的知識體系或框架並不一定是好事。

上一篇文章我提到,一旦你培養了高級認知能力,就能對一些人或事物擁有全新的認識,或者說,對這個世界擁有了全新的眼光。這個時候我們再來看以前的事物,很多都會變得不一樣。

比如原本讓你痛徹心扉的愛戀不過是生命中一場過客般的體驗;讓你忐忑不安的面試里,面試官也許都還不明白自己的問題是否恰當;辦公室里那些讓你煩透的瑣事可能與你的工作、生活並沒半毛錢關係;朋友圈那些發來發去的雞湯,不過是淺層思考的價值觀;原本信以為真的理論,最後可能並不一定值得聽信(包括我說的也一樣)……

現在,我們就以全新的角度和思維,來看看,為什麼有的人似乎擁有成熟的知識體系或框架,而有的人好像沒有;擁有不同知識體系的人相互合作如何解決衝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擁有成熟的知識體系和框架究竟是不是好事?


擁有成熟的知識體系或框架

並不一定是好事

>>

「知識體系」一詞似乎越來越被高頻次地提起。可能有兩個原因吧。

其一,是信息化的發展,讓很多知識不必通過個人積累就能隨時調取,比如你可以通過搜索引擎隨時找到想要的東西,而不必像前人甚至古人一樣,背下來。較為明顯的例子是,前段時間《詩詞大會》上出現的武亦姝,擁有2000多的詩詞儲備量已被驚為天人。而16年12月,我在北京與葉嘉瑩先生、曹長河先生會面時,他們引經據典、信手拈來的本事恐怕不是幾千首詩詞能解決的。其二,是人們越來越趨向於網路化的閱讀,信息內容更加龐大卻也更加分散,碎片化成為了一個明顯現象。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被反覆提醒:不要被碎片化信息淹沒,你需要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 葉嘉瑩先生 16年12月 天津 )

(一) 為什麼有的人看似擁有特別完整的知識體系,而其他人沒有?

什麼樣的人會有完整的知識體系?

有的人能夠將思維結構化,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很快知道其中的原理,大到項目策劃和執行,小到生活電器維修,甚至可能繪製出詳盡的圖表和表格,將其中的原理分析得透徹無比。這樣的人,似乎擁有一個成熟的模型、框架或定理,足以讓他們在應對不同問題的時候,隨機調取。

舉一些簡單的例子吧。

當醫生診治病人的時候,他們似乎擁有完整的工程性框架,框架中對不同病理、成因、方法、原理、併發症等等有不同的管理和應對機制;當建築師設計大樓的時候,這種完整的工程性框架也明顯存在,對不同的設計、材料、原理以及涉及的經濟價值等都有考量;律師、工程師以及古典主義經濟學家等等,都擁有自己的工程性框架。美國投資家查理·芒格稱之為「一個用來懸掛你的想法的格子框架」。

很多人把這種「框架」簡單地理解為知識的廣度或深度。

求知識廣度的人,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四大名著、二十四史、遺聞軼事,甚至明星八卦;可在我看來,知識分為兩種,一種是知識,另一種,充其量只能稱為表演,比如無效社交中用來炫耀的談資、與人口角時毫無意義的爭論;你可能突然想到,知識不止有廣度,也許還有深度,於是紅樓夢有紅學、納蘭性德有相應的詩詞研究……

然而,不論知識廣度還是深度,那不過都是知識本身;最重要的,不是你的知識儲備,是調取和運用這些知識儲備的能力。比如我如果告訴你,「四大名著對我來說並不重要」、「納蘭性德是歷史上最被高估的詞人之一」,你是思考還是對我抨擊?

所以,「知識體系」這種東西,似乎在偏理科、偏工程性的領域裡,更加明顯,相應職業的人也似乎擁有比我們更完整的框架或邏輯。把這種「用來懸掛想法的格子框架」運用到普通人身上,可以解釋為:一個人擁有一個完整的格子框架,在這個框架中的不同位置裝有不同的想法。在面對不同的事物時,可以調取恰當的想法來應對和解決問題。

你有這種體系框架嗎?

( 納蘭性德 )

(二)什麼是知識體系?

大部分人在被人灌輸某個概念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主動去思考這個概念是什麼,它是否存在過或者是否合理。比如我剛剛說了很多關於知識體系的事情,但我從沒提過,什麼是知識體系。

記得我上一篇文章提到過的元認知嗎?現在,你可以插入你的「意識楔」,跳出剛剛我編織的關於知識體系的框,問問自己:什麼叫知識體系?真的有知識體系這種東西嗎?

百度搜索一下,沒有確切的解釋。不過我倒是很喜歡其中一個解答——「把自古以來簡單的事情複雜化、細分化、割裂化,到今天已形成知識的海洋,細分成千萬個子系統、子學科、子專業、子技巧,讓後來者看不到頭,更無法突破專業邊界」。

這個解釋有點貶義,大致說這個世界上本來沒有體系,結果人們蛋疼地細分、割裂,讓人看不到邊界。

不過奇怪的是,這個世界上,體系一直就存在——河流的走向、樹葉的經脈、動植物的身體結構、大腦的神經元細胞……部落或國家的形成、企業結構等等,都成了體系。從自然到人類社會,從客觀存在到主觀分類,體系也許讓一切更複雜化、細分化、割裂化,但正是人類以這種主觀方式,才讓一切可被記憶、被學習、被傳承。

( 河流樣貌 )

( 樹葉經脈 )

( 大腦神經元 )

所以,知識體系可以理解為,人類以自己的方式對事物的認知進行主觀劃分,所產生的架構。只不過對於醫生、律師、建築師來說,這些知識體系需要人們達成共識,才更易於分工合作和達成目標;而對於普通人來說,我們無需對相互間的知識體系達成共識,因此才會有矛盾與衝突的產生。

可以說,普通人同樣擁有知識體系,只不過,有的人的知識體系沒有經過有效的運用和訓練,最終導致大腦選擇性遺忘,比如你如果長期習慣於聽命上司或領導,而不主動思考項目的全局與過程,便會習慣於做一顆革命的螺絲釘,能解決好分內之事,但可能失去某領域的知識體系;而有的人的知識體系可能本身就無用或無效,比如不同地域的人們、特別是長輩,他們對於孩子的教育、婚嫁等等擁有不同的觀念和民俗,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知識體系,有的可能看似有效,有的只不過是祖輩傳下來的習慣。

因此,不論以任何方式、任何形式,你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你也能對不同事物擁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和定勢的邏輯思考。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為什麼我沒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呢?」

(三)知識體系的對立面——隨機想法

整篇文章,我都建立在前一篇文章《如何利用思維盲區和知覺空隙訓練自己的高級認知能力》的基礎上,平常的思考方式有點兒像線性思考,等同於一個問題刨根問題,不過容易陷入死胡同。現在,讓我們再插入「意識楔」,再度思考一個問題:既然凡是都有兩面,那麼,知識體系的對立面又是什麼呢?我認為是隨機想法!

人生並不是一個體系一個體系習得而來的,也並非只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才要面臨碎片化。從出生一開始,我們就像在沙灘上撿貝殼。至於有用與無用,有效與無效,全憑我們最終要把貝殼做成房子還是串成項鏈。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體系,也造就了不同的我們。但在整個過程中,千萬不要忽略那些並未成體系的隨機想法。

我之前舉了一個例子,在TED演講中,Ory Sutherlan教授提到,為縮短倫敦到巴黎的高鐵旅程時長,讓乘客滿意,英國人需要花費600萬英鎊——這其實是古典主義經濟學家或工程師們的思考方式。因為在他們的邏輯框架中,讓乘客滿意,不就是縮短時長,提高高鐵速度嗎?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忽略隨機想法的重要性:最終目的如果是讓乘客滿意,那麼花6萬英鎊,給高鐵裝上無線網路,讓旅程變得有用、有效,乘客還會嫌時間久嗎?這就是隨機想法,它有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創造性思維。

有一個聽爛了的例子,牙膏公司因為差錯生產線上大批量的牙膏盒子和包裝好的牙膏混淆在了一起,為了把它們分離開來,公司讓各種專家研究也沒得出結果。最後問題卻是由一個普通技工搞定的——直接在生產線上擺一台大馬力的電風扇,空盒子自然被吹掉。

所以,我們常聽父母說,「你讀書讀傻了」,其實並無道理。這麼看,擁有成熟的知識體系或框架也並非好事。

(四) 擁有不同知識體系的人如何解決產生的衝突?

剛才我提到,普通人無需對相互間的知識體系達成共識,因此才會有矛盾與衝突的產生。但當不同知識體系的人必須在一起合作的時候,又該怎麼辦呢?

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醫生、律師、建築師等等以外的職業或團體當中,比如IT公司的前端設計師與代碼工程師;廣告公司的策劃與導演;當然別忽略了小小家庭中的夫妻、婆媳等等。

對很多成功的公司來說,他們有一個叫做「sweet spot」,可翻譯稱為「甜蜜點」或者「最佳位置」。他們不會單獨考慮某一知識體系中的絕佳方案,而是會考慮不同體系的絕佳方案,再找到「最佳位置」,從技術層面、心理層面以及經濟層面共同解決問題。

( 成功的公司所循 sweet pot )

不同知識體系的人合作,也是如此,綜合考量彼此的出發點與終點,找到彼此契合的地方,在「最佳位置」去努力,而不是一味說服他人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比如當婆媳在討論育兒經的時候,各自的習慣與喜好並不應該是談論的主體,而大部分的婆婆錯誤地把自己的習慣當作了正確的經驗,大部分的媳婦兒也把自己的喜好或育兒百科上的內容當作真理,而彼此不過是想給孩子最好最正確的撫養或教育。

( 不同體系人之間的合作 )

又比如,很多創意公司害怕招聘那些擁有固有慣性思維的人,恰恰就是害怕這樣的人在從前的項目和團隊中,培養了完整而難以改變的知識體系;相反,公司更願意招聘未經塑造的應屆生或毫無經驗的菜鳥,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創造力的重要性,遠遠大過於成功的案例和長久的經驗。因為一開始,你所不願拋棄的經驗和驕傲就已經成為合作的阻礙。就連蘋果 MacBook air 的前身也是由一個實習生開始設計的。

好了,還是那句話,年紀尚淺,功力不足,但盼你有些「若得」之思。


推薦閱讀:

價值場推薦:攻心術 | 芒格獨創心理學清單,合力引爆「變態」效果
不要輕易相信會講故事的人。
12個直接影響消費者決策的社會心理學理論!(上)
內向者為什麼比外向者更容易成功?

TAG:行為心理學 | 認知心理學 | 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