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屑於楷書的人,都是些什麼人?

該如何對待正書,關於篆、隸、分、真、楷等正書體的重新考察

文 | 朱中原

學書一定要從楷書或正書學起,或一定要學楷書、正書,這並不是新話題,更不是新觀點。本來稍有點常識的書法人都應知曉。但最近幾年乃至幾十年來,學書法不一定要從楷書學起,甚至不一定要學楷書,成了許多人一個強烈的自我個性張揚的藝術理念與主張,併產生了相當的共鳴。很多人認為,那種要從楷書學起、一定要學楷書的觀念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已經過時了。甚至前不久,我還聽到一些高談闊論:如果只會寫楷書而不會寫行草,那不算真正的書法家。在相當一部分人看來,楷書不能算是書法藝術,頂多算是寫字,寫字不等同於書法。

  必須要說明,說這些話的人不是書法外行,而恰恰是書法內行。外行人說外行話自不奇怪,但內行人說外行話則不得不警惕了。

  今天的書法家十分沾沾自喜的一點就是,動輒各種風格、各種流派、各種觀念、各種思想,似乎這才叫藝術,而且自以為超過了民國,超過了清朝,似乎當代書法已經進入全面復興、全面繁榮的時代了。果真如此嗎?無可置疑,當今書法家接受了各種最新的藝術思潮,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接受各種藝術觀念的影響,但恰恰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基本功的訓練。基本功從何而來?從正書體而來。正書體包括除楷書以外的篆書、隸書、真書、分書等。

有人會問:按照你這意思似乎學書必要從篆書甚至要從甲骨文學起了?我當然不是此意。因為甲骨文是比較簡單的字體,筆畫和筆法都還比較簡單,屬於祭司群體一種比較私密化的書體,甚至可以認為不是一種成熟的書法藝術。但到了商周金文則大不同了。商周金文,也即先秦的大篆體系的書體,無論是書寫還是筆法,都十分繁複、精美、華貴,具有一種貴族化的審美。這是書法藝術真正璀璨的時代,可以說,書法藝術的高貴與華美,即以金文為代表。到了東周末年,列國分封,群雄並起,中國很快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貴族體系被分化、瓦解,原有的貴族化審美也隨之而消解,這時候,社會階層劇烈變動,下層或民間知識分子可以自由向上層流動,於是,出現了真正以知識和文化為職志的民間獨立知識分子,也即產生了真正的文人群體,比如孔子、孟子、墨子等。而這些文人知識分子由於身份較低,其書寫材料也不可能再是青銅器或貴金屬器皿,而只能是比較廉價的竹簡。這時,到了春秋戰國之際,竹簡由於適應中下層知識分子的書寫,故而大量誕生。

竹簡書法的誕生,使得大篆體系的書法形態開始向隸書形態轉化。因為大篆形態的書體結體繁複,行筆遲緩,必須一筆一筆一絲不苟,而青銅器這種書寫材料,決定了它的書寫只能是比較端莊,故所用字體只能是正書體。因此,在沒有紙張的情況下,簡牘的產生,為書寫提供了便利。簡牘產生之後,原有的大篆形態的書寫方式則必須進行革命,這樣,就要追求大篆的行草化書寫,這便是草書的雛形,也即篆草或草篆,而篆草或草篆的出現,恰恰為隸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或者可以說,早期的隸書形態,就是這種篆草或草篆形態。當然,區分是篆書還是行草書的依據是篆書行草化的程度。如果篆書草化程度很低,雖然加入了一定的行草書筆意,但仍然還屬於篆書,但這種篆書已經具備了行草書的雛形。而先秦時期行草書的雛形即是隸書。也就是說,篆書的快速化書寫,是隸書產生的標誌。而先秦時期的隸書基本是書寫在簡牘上的,這時的書寫工具也逐漸由原來的刻刀(硬筆)向毛筆(軟筆)轉變,書寫方式則由原來的刻轉變為了寫。目前出土的戰國竹簡書,大部分是以毛筆書寫的,具有比較明顯的筆鋒和輕重粗細對比變化,而毛筆(軟筆)與硬筆書寫的差別之一便是,毛筆書寫可以較為快速,而硬筆刻寫則行筆較慢。因此可以說,毛筆的出現,為書寫速度提供了便利,改變了過去刻的書寫方式。而毛筆這種追求相對較快的書寫工具,使得書法在字體和筆畫形態上必須有所調整,這樣,原有的大篆書體開始簡化,一方面朝著小篆方向轉化,一方面則朝著隸書方向轉化。而由篆書向隸書的這種轉變,也就是分的過程,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八分」。八分和八分書並不是一回事。八分是一個動態化的演變過程,而八分書則是東漢末年產生的一種書體。八分之八非數字之八,而是分的意思。八者,別也,分也,背也。八分也就是分,分就是書法產生逆勢的進程,而這一進程正是隸書演進的進程。八分之背,也即隸書筆法中的逆勢。而由篆向隸的分的進程,也許要四五百年以上。

  需要特彆強調的是,篆書的八分即是隸書,也即是篆書的隸書化書寫。篆書的隸書化書寫是隸書的最早形態,但依然還是篆書;當篆書的隸書化程度較高的時候,則可以兩可,既可以仍然稱為篆書,也可以稱為隸書;當隸書化程度進一步發展、提高,就不能稱篆書,只能稱隸書,但可以說含有篆意的隸書。

  相比於行草書,八分書才是一種最基本的書體,行、草書則是篆隸楷八分書的快寫風格。但必須強調的是,行書和草書並不是一種真正獨立的書體,它包含於篆書、隸書、楷書和八分書之間。也就是說,真正獨立的書體,並不包含行書和草書。這個是千百年來書法史和書論家對書體的一種誤讀。那麼如何理解?這裡有必要接續前面所說的八分,來進一步說明正書體的八分進程。如前所述,篆書的快寫過程,也即產生了隸書,隸書轉變的進程,也即是篆書快寫的進程,而篆書的快寫,也即誕生了行書和草書,也即是說,篆書的快寫進程即是篆書的行書化和草書化。所以,沒有篆書這種書體,便沒有行書和草書形態。那麼為什麼說行書和草書不是獨立的書體呢?因為篆書的行書化和草書化並不是一種固定形態,而是根據篆書行書化和草書化程度的不同而有千差萬別,篆書的草書化程度越低,則它的行書形態比較明顯,草書化程度越高,則它的草書形態比較明顯。這可以從現在出土的春秋戰國至漢代的簡牘帛書中可以得到印證。從這些考古發掘的戰國簡及漢簡書法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十分有意思的現象,即即便是同一時代、統一地域或同一系統的簡牘書,其形態表現也千差萬別,有的還呈現出十分濃厚的篆書筆意,甚至就是篆書,但又是一種快速書寫的篆書,如包山楚簡,有的則是略顯呆板、僵滯、筆畫整齊劃一的隸書化書寫,如湘西出土的里耶秦簡,有的則是比較肆意、奔放、且粗細懸殊的具有濃厚的隸書粗放型書寫特徵、波碟比較鮮明而誇張、末筆翹得較高的書體即八分書,如甘肅武威、天水等地出土的漢簡,同樣是武威漢簡,也有比較具有章草書特徵的書體,這種書寫介於隸書與草書之間,或可稱之為隸草書。也就是說,這些形態豐富、用筆靈活的簡牘書,本非一種獨立的書體,但其大多由篆、隸、分等幾種書體的草化書寫而成。和篆書一樣,隸書的快寫,實際就是一種行書化或草書化,但行書化不能說就是行書體。

  與此同時,隸書追求直筆法,就形成了真書。真書進一步直筆化,就是楷書。楷書就是沒有了波碟和尾巴的隸書。真書是隸書的楷書化和標準化,處於隸書和現在意義的楷書的中間形態。這裡所說的楷書化,是指隸書的標準化,也就是標準化的隸書,而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楷書。現在意義上的楷書,一般是指唐楷,唐楷是楷書的標準化。真書比較典型的書法文本就是蔡邕的《熹平石經》。《熹平石經》的書體處於隸書與現在所說的楷書的中間形態,是漢代比較標準的書體,也即真書。而真書的標準化則又是楷書,所以,也有人稱之為楷書。但進一步演變,則有了唐楷,也就是沒有尾巴了的書體,這樣,就完成了標準的楷書體。中國書法在形成真書以前,基本是以八分作為一種筆法演變機制,正如前所述,篆書筆法一當行草化,必然會出現兩頭相背的筆法,這個就是八分。正因為如此,所以,具有誇張特點的隸書,也就是尾巴翹得比較鮮明的,也就是八分筆法的極端化,便稱為八分書。西漢末年的尹灣名謁木牘中,八分書已相當成熟,但八分書還少量地在較寬的木牘中出現。八分書在西漢末年形成,在東漢廣泛流行。東漢末到魏晉初,真書進一步走向標準化,於是便誕生了現在意義上的楷書。代表人物是三國時的鐘繇等。鍾繇之後,北方的代表人物是北魏的崔悅等,南方的代表人物則是王羲之等。

  以上所說都屬正書體。而漢代時候,又產生了一個我們現在所稱的新書體——章草書。嚴格意義上說,章草書仍然不能算作是一種獨立的書體,而是隸書的快寫。隸書的快寫即成為隸草書,這種隸草書也即是章草。也即章草書是標準化隸書的草化形態。而今草與章草本沒有本質區別,只不過它的隸書筆意進一步減弱和退化,今草書是由今楷書——也即真書的標準化形態的草化書寫。不論是草篆或篆草、隸草還是今草,實際都有一個本質特徵,即正書體的快速化和草化書寫形態,它不是一種獨立的書體。所以,並不存在所謂的只有行書和草書才是藝術,而篆隸楷分不是藝術的說法。換句話來說,行書和草書只是正書體的一種附庸和衍化形態,不了解正書體的源流,便無以習行、草,甚至可以不了解行、草,但不能不了解篆隸楷分等正書。

  凡不諳正書之用筆,則不諳草書之用筆。草書用筆之法來源於正書。凡不諳真書與正書者,其草必亂。揆諸史上書家,草書最具氣象者,當以漢人為典型。漢人之草,可謂千姿百態,氣象萬千。漢人書家中,凡擅隸楷分書者,其草皆有氣象,如漢之蔡邕、劉德昇、韋誕、杜度、衛瓘、崔瑗、張芝、皇象、索靖等,迨及魏晉南北朝,又經鍾繇、衛鑠、崔悅等,一直到東晉王羲之、王獻之、王珣,再到隋末唐初的智永、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不論南派北派,不論北碑南帖,不論簡牘墓誌,無論何種書體,都處於劇烈變動之中,但不論何種書體,何種書派,幾乎都有一個清晰的演化輪廓。而行草之源流,又清晰可辨,這便是源於漢代的分書,由分書而至真書,由真書而至北朝碑刻與南朝簡札,又由南朝簡札與北朝碑誌而至隋唐碑誌,由此,南北宋而至於隋唐,匯於一統,遂成楷行書之大觀也。故習楷書非習楷書也,實習楷書之演進史也,習楷書之演進史,實習漢晉書體之演進史也。習楷亦非習楷也,乃兼習諸正體書之用筆也,正體書之體勢雖異,然用筆實相類,實通一而變萬,悟方圓兼施之法,乃明書之正側妍媚之姿。維此之故,歷代大家作手,無不善楷,未有不善楷而善行草書者也。故蔡邕、衛瓘、皇象、右軍、獻之、魯公,皆兼擅隸楷行草諸體者也。王羲之行草書中,有大量的隸書與楷書筆意,甚至亦有篆書筆意。此非妄說也,王羲之在其書論中亦明確指出其書法之來源於篆籀與兩漢分書。可以想見,若無篆籀與分書之基礎,則無王羲之今草書之面貌。王羲之如此,其他書家亦是如此。王羲之乃是典型中的典型。故王羲之雖不以正體書著稱,但其正書功底卻是萬不能忽視的。忽略了此點,便是對書法史演進的扭曲。

  總的來說,中國書法的演變,也是它的審美規則,兩晉以前是內斂外放;兩晉以後則是內放外斂。內斂外放,是正書體的基本特徵,典型代表是蔡邕;內放外斂,是行草書的基本特徵,典型代表是王羲之。理解清楚了這八個字,也即理解清楚了中國書法史的基本審美內涵演變,也即理解了為什麼要學正書體的基本原因。

  事實上,正書之發展,在清代體現得尤為明顯,篆隸勃興,楷法大張。晚清以降,金石碑版之學大興,清人多重北朝書,而北朝書多嚴峻楷法,故清代乃正書之極大觀之時代也。今人之言清人楷書為館閣體,館閣書實為不假,然館閣書之藝術價值,今不能正視之也。若以有清之士人書,誠館閣書之極則,然若無館閣之功,則難言書之妙造也。如何紹基、鄧石如、康南海、錢南園、翁常熟、趙之謙、王闓運、曾國藩、林則徐、梁啟超、譚延闓、鄭孝胥、沈曾植者,皆先有正書之功,而後有行草之變也。此諸人,皆以唐人楷式與北魏碑誌、兩漢分書、先秦篆籀糅而為一,故成開宗立派之巨匠也。若無正書之深湛功力,則斷不能有其妙造之能也。

  今日之書展,汲汲於行草,投稿、參展、獲獎作品中,多以行草示人。然今人之行草,多浮泛空疏淺薄之筆,入紙不深,運墨不著,看似行草用筆不到位,根本原因是正書功底之闕如! 事實上,評價一個人書法的好壞,關鍵即看其正書功底的深厚與否。如果正書功底不深厚,即便寫得天花亂墜,也好不到哪裡去。以此來評判當代書法,委實不敢抬眼望,原因是書法筆法之於當代,已然斷裂,當代人對筆法的理解是十分淺薄的,不諳書法史,不諳正書體之流變,則無以言書法。此非妄言也。


沒有故弄玄虛,只傳播正統書法,系統講述書法基本知識,歡迎大家添加我的公眾號:神秘俠客書法

推薦閱讀:

TAG:書法 | 楷書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