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進階必備:如何培養系統思維力
對於一個設計新人來說,特別是非科班學生,在沒有發現有人系統講解設計之前,最大的困惑就是沒有系統思維,不知道設計究竟是什麼,能幹什麼,該如何做。
缺乏系統思維,設計師很難繼續進階?
系統類似一個完整的世界,裡面包含著各種各樣的元素,但是它們都是相互關聯,形成獨立又統一的體系。但凡專家級的從業者,一般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論,即系統思維方法。
古典老師的《躍遷》里,曾經提到系統思維是未來人的最大競爭力。
在一個人工智慧盛行、行業無邊界的時代,什麼是未來的職業通用競爭力?一個人能夠用機器學習和處理信息,用大腦整合和創新思想,用系統思維思考問題,會是未來最有競爭力的。
自己是否具有系統思維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要你選擇一本書你會怎麼選擇?- 大部分人會從第一頁開始
- 少部分人從目錄開始
前者的思考方法是線性思維,一條路走到黑。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循規蹈矩往下走。而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一般屬於這類。
想像一下,我們讀書時,老師教授課本是,是不是一頁一頁往下教的?後者是發散思維,亦或者稱其為系統思維。往往我們大部分缺乏這樣的能力,很大原因沒有機會接觸。
回到選書的話題,這是我看到較為系統的簡易選書方法:
先看書評,中文的看豆瓣,英文的看國外亞馬遜的評論,一般很有用。平行比較幾本書,選擇一本。 然後再看目錄,一般的購書網站都有。大概知道書的內容和框架,有時候有趣的序也值得一讀。 最後再看具體章節。直接切入重要的章節,系統學習則從目錄開始看。
不得不說,系統思維幫助你用更短時間了解全貌,進而判斷是否合適繼續花費時間進行下去。
他們都是這麼一步步走過來
大致了解系統思維的重要性,談到更多是任何職場人都適用的能力。
回到設計的話題,其實大部分高階設計師的成長路徑也是基於這種能力。
舉個大寶的例子
大寶,或許有些人聽過他的名字。有意思的是,他和我一樣,很喜歡閱讀和寫作。最令人稱道的是,他還一直維護著他那個小眾的設計社群。不追求大眾化的信息,更多是基於他本人的思考。且經過這些年的觀察,他思考的深度慢慢變得我也看不懂。對設計師體系的成長,越來越深刻。
他現在是滴滴的專家設計師,維護者。
就像他豆瓣專欄寫的:
新人迷茫,老人混跡,沒有了目標和追求卻也耗盡了大把光陰,身為設計師的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困惑?從新人到老鳥,從傳統到互聯網,我和大家一起分享和樹立對職業的熱愛,用現在最熱門的「互聯網思維」的方式來撰寫專欄,爭取撰寫最接地氣的內容,讓大家對設計從喜愛到熱愛到最終的信仰和堅定。
對系統思考越深,越會發現原來對設計的認識可能只是起點。所謂5年經驗,只不過是剛剛進入門檻。
那麼如何快速有效的進入系統思維的模式呢?
如何掌握學習的「作弊器」
李笑來曾寫道一個觀點:「你想不想擁有一個人生作弊器」。裡面聊到如何一個的學習能力,就像人身上的外掛。如果你想要學什麼,就能學會什麼。那隨著時間推移,技高一籌的人永遠是你。也不用擔心被所謂的時代淘汰的問題。
- 能學會有人手把手的內容
- 能學會書上教授的內容
- 能學會沒有人教的內容
猛然一看,會覺得和我們聊的系統思考無關。其實仔細想想,能學會沒有人教的內容,不就是這種思維提現。
1)能學會有人手把手的內容
大部分人學習任何事情,基本都是從手把手開始。還記得小時候走路時,父母拉著我們的雙手,讓我們開始扶牆或桌椅走,接著讓讓雙手離開這些物件。最終變成走路這個完整的技能。而其實,分析這個動作,有趣的時,其中有2個關鍵點
1)設置輔助物件2)拋棄輔助物件兩者相輔相成,丟掉其中任何一個,都不太容易快速掌握走路這門技能。
2)能學會書上教授的內容
這點要比方法難,沒有人言傳身教,每一步都細緻糾正你的錯誤。有的只是書中,作者展示的步驟。或許這些步驟,因為作者認知的原因,缺少一些關鍵的步驟。譬如一個工具關鍵在菜單什麼位置,只介紹了工具名,卻沒告訴你究竟在什麼地方能找到它。
這時候,我們需要延伸一種新系統思考技巧,聯想。就類似我們小時候,英語學習時的完型填空,我們需要根據上下文的語境。推理出,這個位置關鍵缺少的內容。
而看書學會教授的內容,往往需要這項本領。這步驟,往往訓練我們連接各種知識的鎖鏈,究竟是什麼,以及如何連接。這為最終的第三步,即能學會沒有人教的內容打基礎。
3)能學會沒有人教的內容
往往這是最難,也是突破的一步。每個領域,能最終走到這步的人往往都能走到專家級這種程度。如果按,人類社會學習能力劃分,現行的標準基本是小學——初中——高中——大專——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後。在博士和博士後一般研究是沒有人教的內容。
這是從廣義學習能力劃分,那麼放到設計領域。每個個體的標準就不一致,且不會這麼嚴苛。
如果你是個平面設計師,需要學習C4D的內容,總能在網路和書籍中找到類似的方法和教程。通過搜索,你能發現,大部分的知識都能找到,且一般能劃分到「能學會書上教授的內容」。
而什麼情況屬於第三種狀態呢?
如果你是個平面設計師,身邊都是設計師朋友。你需要掌握區塊鏈技術,這種跨越專業的問題,對於我們的知識背景,都很難正確的找到書籍和教程學習。因為我們無法準確甄別什麼是好的,什麼是正確。
這時候,需要做的是尋找到什麼是正確有用的信息。
系統思維恰好能幫助我們找到方法,還記得如果一個外行人問你,photoshop該怎麼學,需要看什麼書,做到什麼程度就可以謀生,我們都能誇誇而談。仔細分析背後,我們用了思考方法。
我們會推薦它們關注什麼網站和雜誌,隨便介紹下photoshop有什麼你認為的牛人,寫的教程很棒。緊接著告訴他們什麼書能看,什麼最好別看。譬如3天速成photoshop就別看了。之後會推薦你看過,或者朋友看過,覺得不錯的書籍。接著,告訴你該怎麼練習,在大致了解軟體後,要試著做些項目,前期為了練手,可以免費幫人做。後面,開始找些公司實習,哪些公司可能會對設計師比較有幫助等等。
我們對自己熟悉領域,講的確實頭頭是道。那麼,這種思維,如果翻譯成更邏輯的語言,我們是不是可以將本領域的方法,複製到別的領域,進而能學會沒有人教的內容。
有效的建議:
- 找到那個細分領域最頂尖的3個人
- 看他們支持做什麼
- 看他們反對做什麼
- 看他們的從業經歷和教育經歷
- 看他們寫的新手攻略、進階攻略以及本人出版論文及書籍
以及類推,找到他們推薦的人,或粉絲里最大關注量的那群人,同樣找到3個人,如上所述,觀察他們的行為。對比與最頂層人的差異在哪。
推薦閱讀:
※網站收集
※梧桐苑89平米美式風格實景案例
※國產轎車成功逆襲的有哪些?
※除了名字和肖像,情侶文身還能怎樣設計?
※設計作圖缺少層次感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