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韜略丨撞到南牆的董明珠
「每個人都像我這樣,世界是什麼樣子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這個世界必須要有我這樣的人存在。」
文 / 華商韜略 孔令娟
米色披肩、黃綠長裙,搭上淺灰的禮帽,優雅親切地和魯豫手拉著手,在海邊漫步閑聊。
如果丈夫沒有去世,如果不需要獨自撫養兒子,董明珠也許可以這樣溫婉地過一輩子。
但是生活沒有給她這樣的機會。
28年前,董明珠辭職下海來到格力。在以男性為主導的商界,她放下溫柔,變得強悍,身上逐漸有了營銷女王、話題女王、霸道女總裁的標籤,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商界女性。
已過花甲之年,時運卻再次讓她撞到了南牆上。
【1】
2016年10月28日,星期五,多雲。
董明珠一入會場就有不祥的預感。
沒有人鼓掌歡迎她,這還是多年來的第一次。
預感很快得到證實,股東大會低票通過了格力收購珠海銀隆議案,但關於她和部分員工持股計劃配套募資等15項議案被否決。
當時,萬寶大戰愈演愈烈,股權同樣分散的績優股格力電器也早已被盯上,前海人壽已是第六大股東,安邦也曾露面,甚至美的也跑來湊過熱鬧。
這讓董明珠惴惴不安,於是,她沒有使用充沛的現金直接收購銀隆,而是選擇定增募資,以在收購銀隆的同時一箭雙鵰,加強管理層對格力的控制。
按照計劃,董明珠將個人出資9.37億元參與格力的定增,如果完成,將讓她從第十股東上升為第四大股東。
後來的事實證明董明珠的擔憂是先見之明,但在當時,中小股東對銀隆130億的高估值疑慮重重,然後還被告知要折價攤薄股份,自然不樂意,因此第一次對她說了「不」。
關鍵時刻掉鏈子,董明珠當場就沒忍住怒火:
「格力沒有虧待你們!」「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
她先是疾言厲色,後又動之以情,「格力從1個億、從1%利潤都沒有甚至虧損的企業做到今天,達到13%的利潤,是靠你們來嗎?是靠我們的心。」
「到現在為止,我出門都是一個人。」……
她指責中小股東不懂感恩,「給得越多話越多」,但也流露出自己的無可奈何和辛酸。
這兩年,她過得太不容易了。
通過親自代言,股份只佔0.74%的董明珠把自己和格力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但這也意味著格力出現任何問題,都會引起對她本人的質疑和爭論。
而從2015年起,這種爭議就沒有斷過。
【2】
2015年,空調市場失速下滑,庫存爆倉的格力不得已下調價格,最終營收大跌400多億,回到千億以下。外界開始質疑董明珠的經營能力,稱她錯誤地挑起價格戰,2018做到2000億的目標也是「天方夜譚」。
其實,這一年,格力雖然收入大跌,但市場份額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接近50%,凈利潤率也由6%升至12.55%,所以他們依然保持了90億的分紅金額。
所以董小姐對股東說「你去看看,哪個企業給你們這麼多」,是有底氣的。
但格力80%以上的營收都靠空調,也就在這一年,多元化的美的開始大幅領先「雞蛋都在一個籃子里」的格力。
此前,董明珠也在努力奔向多元化,從2012年接任朱江洪成為格力電器董事長開始,她就在試圖改變格力單一的「空調結構」,但努力沒有得到期待的回報。
董明珠最先布局的是智能製造和小家電。前者因為堅持自主研發,一時難見成效;後者則始終未成氣候,對格力營收的貢獻就從來沒超過2%。
最令心高氣傲的董小姐受挫的是手機,它收到的戲謔比銷量還多,發給員工和抵作貨款的比賣的還多。
目前,格力手機已經出了三代,從貼牌生產變成了自主生產,但不變的是高價低配,並且賣不上量。一代手機的開機畫面還是董明珠本人,被網友調侃為「向老乾媽學習」。
堪稱凄慘的業績背後,董明珠對手機的大聲吆喝,更讓她屢屢招黑。
「世界上最好的手機」「要賣出5000萬部」「買了格力手機就不會放手」……這些用力過猛的表述,不僅未能轉移消費者的選擇,還讓其本身的人設崩塌。
直到現在,董明珠還在力捧格力手機:「(手機)與格力家電互聯互通。不是說小米不好,我有的你們都沒有,賣得過我嗎?」
但現實是骨感的,格力商城顯示,其二三代手機總計賣出約4萬部,而小米手機2017年的銷量已經突破一億。
美的和海爾也在做手機,但他們沒有像格力一樣自己搗鼓,美的先後與小米、華為合作,海爾與魅族合作。雖然同樣是未見實效,但人家沒指望用手機增長業績。
由此可以理解,董明珠為什麼在前文的股東大會上如此氣急敗壞,除了要阻止「野蠻人」入侵,她還想借收購銀隆扳回一城,而中小股東太不懂她,也沒給她期待的同舟共濟的支持。
相比之下,格力的兩大競爭對手在2016年都有大動作:海爾以55.8億美元收購GEA,這是中國家電業最大一筆海外併購;美的則接連完成三筆跨國併購,收購德國庫卡更被稱作經典之筆。
除了中小股東的不理解,就連已經退休多年的老領導朱江洪也批評她:「如果我繼續運行格力,不允許格力做手機、汽車。」
他在自傳中以春蘭的失敗為例:當年格力還是一棵小樹時,中國空調業的霸主是春蘭。但春蘭好大喜功折騰多元化,先後涉足電視機、冰箱、摩托車、汽車等業務,最後的結果是,主業丟了,副業也沒搞好。
言語中透著對董明珠的警告。
【3】
2016年,董明珠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10月18日,珠海國資委以上市公司和所屬集團的董事長不能兼任為由,免去了董明珠的格力集團董事長的職務。這意味著,她失去了第一大股東的話語權。
收購銀隆擱淺後的「野蠻人」敲門,雖然被監管層及時制止,董明珠估計也嚇出了幾身冷汗,不然不至於高喊「誰破壞中國製造,誰會成為罪人」。
這一年年底,董明珠感嘆朋友都是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人少。
總有人,撞到南牆也不會回頭,要麼毀牆而行,要麼守牆而亡。
董明珠就是這樣的人,「當你決定正確的時候,即使別人不理解你,也要堅守下去。你應該敢於用結果告訴他,你的決定是正確的。」
一直堅信自己不會犯錯的董明珠自然要堅守下去。當被問到是否放棄銀隆時,她回答:「決不。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清潔能源是利國利民的事情。現在就是黎明前的黑暗,正是需要支持的時候。」
她要放手一搏,賭黎明。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董明珠押上全部身家並舉債,還再拉上王健林、劉強東等人,以私人投資方式入股銀隆,並一路增資,成為銀隆的第二大股東。
也許是她的執著感染了中小股東們,去年初的股東大會上,以98.7%的高票通過了格力與銀隆的200億優先互采協議。
格力的智能家居鏈著眼的是節能,但缺少一個核心:儲能。
銀隆剛好有,至少基礎不錯。於是董明珠設想,銀隆的鈦酸鋰電池幫助格力打通從創能、儲能到家電能源管理等整個系統,同時還可以切入前景廣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在動力電池中,特斯拉使用的三元鋰電池,是日韓的主攻方向;比亞迪使用的磷酸鐵鋰電池,是中美的主攻方向。董明珠則賭了最冷門的鈦酸鋰電池,因為它的三個優勢:一、使用壽命超長,具備30年循環使用壽命,是其他電池數倍;二、安全性能最高,不起火不爆炸;三、充電速度最快。已經運營的銀隆公交車十分鐘即可充好電,其他電池車則需要兩到三個小時。
既然是賭,還是大賭,當然就有大風險。鈦酸鋰最大的風險點是:能量密度最低。這意味著它至少目前還不適用於小汽車。另外,它的成本也是其他電池的兩到三倍。
董明珠清楚這兩個短板,但她認為這可以改變,一旦改變,還將是改變世界的改變。
「現在還沒有哪個國家把儲能完全壟斷在自己手裡,這就是我們創新的最好時候。」
【4】
董明珠不僅給銀隆帶去了資金,還有資源和品牌。
銀隆迅速躥紅,在董明珠的四處奔波和站台助威中,它的擴張速度也令人咋舌。不到一年時間,它就在南京、洛陽、蘭州等地要投資建設7個新能源產業園,總資金需求800億。
雖然是分階段投入,也不是銀隆一家出資,但還是有點冒進。
前段時間,銀隆同時被曝拖欠貨款逾12億元、河北工廠涉嫌騙取新能源補貼,一時風聲鶴唳,甚至有人將它比作樂視,將創始人魏銀倉比照賈躍亭,將董明珠比照孫宏斌。
對這些問題,銀隆方面給與了否定性的澄清。對於打橫幅討債的供應商,銀隆稱其產品存在嚴重質量問題以及售後服務缺失,目前雙方正通過法律訴訟解決糾紛。
也就是你們說的問題不存在,但我們的確有問題。
問題來自管理,甚至文化的磨合。
據澎湃報道,格力系管理團隊目前已全面進駐銀隆,並以雷霆手段給整個供應鏈帶來衝擊。
「一輛電動大巴車整車能找出數千個質量問題,用格力造空調的標準來要求客車。」一位供應鏈管理者說。而且,銀隆還要求供應商重新簽訂質保協議,預留質量保證金,「他們比一些合資主機廠都強勢」。
魏銀倉也曾在央視《對話》節目中表示,董明珠的到來,讓銀隆真正領會到了格力對完美的追求,也讓上萬員工都感受到了壓力。
魏銀倉說,他懂而且欣賞董明珠的嚴苛,但希望董明珠給他一點時間。
「這個時間不能給,現在必須是奔跑。不睡覺不吃飯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每一個細節管理上,一定要有嚴格甚至是苛刻的標準以及檢測手段。」則是董明珠對他面對面的回應。
當主持人問魏銀倉,要把從前的走路變成跑步甚至衝刺,能勝任得了嗎?
魏銀倉回答:「儘力而為。」
一旁的董明珠再次毫不留情:
「什麼叫儘力而為?作為公司的一把手,必須勝任。除非你不在其位。在其位,謀其政,你一定要用極致的眼光來要求你的隊伍。這沒有什麼儘力而為的事情。」
當別人質疑銀隆的鈦酸鋰電池技術時,魏銀倉也曾拍案慷慨陳詞,但在董明珠面前,他只能尷尬地一笑了之。
如今,魏銀倉已辭任董事長。雖然他回應是因為身體原因,但是你懂的。
【5】
2017年,董明珠比2016年順多了。
首先是業績創歷史新高。前三個季度的營收就超過此前的一整年,格力電器的市值也接連突破2000億和3000億。
格力的海外業務也在快速增長,光伏空調頗受歡迎,尤其是在光照條件優越的中東地區。今年初,格力與有84個足球場大小的美國鳳凰世貿中心簽約,拿下全球最大的光伏空調項目,更是一劑強心劑。
光伏空調不僅能直接降低電力需求,並在有盈餘的情況下給市政電網輸入電力,還能減少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在光伏空調系統的基礎上,格力研發的G-IEMS局域能源互聯網系統也於去年9月在德國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展(IFA)上向全球發布,它可以為家居、工廠、社區、園區提供完整的發、儲、用、管能源解決方案。
還有一點令董明珠欣喜的,就是從2013年開始起步的格力智能裝備開始嶄露頭角,去年前10個月的收入是2016年全年的23倍。
「外界都知道格力是做空調的,但你走進公司再一看,它已經變成一個裝備製造公司。」2016年7月,董明珠宣布格力進入多元化時代,圍繞智能家電和智能製造兩大板塊。
格力目前已完成內部生產線的自動化,開始為其他企業「機器換人」提供定製方案。董明珠規劃,未來五年,智能裝備將成為格力電器的第二主業。
「寧可慢三年,也要走自主研發的道路,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董明珠總是要明裡暗裡地諷刺美的。多年來,她一直在強調「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用我們的技術能夠走向世界,而不僅僅是國外的技術走向中國。」
有了這些亮眼成績,這一次年底總結時,董小姐不再感嘆無人雪中送炭,而是說「我很快樂」,「快樂的背後是一定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和挑戰。」
不過,今年要想實現當初承諾的營收2000億的目標,還是比較困難。她在新年講話中說,在格力未來的發展,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多少千億的目標。這多少有些為完不成目標「修飾」的意思。
【6】
今年5月31日,董明珠在格力電器的第二個董事長任期即將結束。
1954年8月出生的董明珠已過了國企退休年齡。這讓人們對她接下來的去向更加關心,尤其是在有過一次「被免職」的風波之後。
去年,董明珠曾說五年內不要和她談接班人的事,但日前在接受央視採訪時,她還是開口了。當記者問她還能工作多久時,董明珠沒有正面回答,她說:「我根本沒有預計過,我真的是希望現在有年輕人能夠頂上來,現在是最好的一個時機。」
有人認為這是她在給自己的光榮卸任早打鋪墊,甚至還聯想到魏銀倉的辭任,認為她有意接管銀隆。但在新年講話中,她為了格力規划了未來五年的發展,還提出要做百年企業,這明顯是不想走。
雖然即將64歲了,即便告別格力,吃瓜群眾還要為她再安排工作。
這是真懂董明珠。
懂她的征服之路沒有盡頭,因為「當你站在山頂的時候,你的頭上還有星空」。
到底是留任格力,還是去銀隆,還是其它,答案將在5月揭曉。
因而,董明珠的關鍵時刻就要到了。
而且是充滿挑戰的關鍵時刻——格力前方荊棘叢生:空調市場美的在逼近,多元化之路還需跋涉;銀隆也是前途未卜:只有進入小汽車領域才有廣闊前景,但技術突破慢一步,市場就會被迅速蠶食。
無論是留在格力,還是去銀隆,董明珠面臨的挑戰只會更大。
越向前越難,越難越向前,是董明珠過去幾十年的寫照,也還會是對她未來的正確預言。
「新的時代,我們要重新定位自己,我們是創造者,只有創造者才有未來。」董明珠說。
「每個人都像我這樣,世界是什麼樣子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這個世界必須要有我這樣的人存在。」
28年來,帶著夢想和激情,她一往無前。「沒有夢想,沒有激情,如同行屍走肉,這樣的人生是不會感到幸福。等我們看到自己的收穫與成就的時候,才會發現,這才是真正的幸福。」
當下的格力,或者銀隆,也應該都還需要她的存在。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