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歷史上曾與揚州齊名的重鎮 如今又有幾人知
皖北的城市,如淮南、蚌埠等多為移民城市,曾因煤礦、鐵路等工程需求遷入大量外來人口。以往並沒有來此一游的念頭,後來讀些歷史,才知這裡也是歷史人文厚重的地方。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淝水之戰的古戰場、豆腐的出現……都發生於皖北大地,其中不可不提一個地方——壽春。
壽春現稱壽縣,早在春秋時期就曾是蔡國的都城,戰國時代這裡曾是春申君黃歇的食邑。楚國後期,在秦國強大的軍事重壓下,迫不得已將都城步步東遷。最後的郢都(楚國都城),就是壽春。
作為楚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壽春很快成為擁有當時中國首屈一指的大都會。到了西漢時期,壽春作為淮南王劉安的王城同樣引人注目。三國時,這裡仍是擁有十餘萬人口的一方重鎮。所謂「揚壽皆為重鎮」,即便到了唐宋時,壽春也是與揚州其名的城市,以繁華著稱於世。然而,壽春的王者之氣卻註定陳跡消逝,再看千年後的長安城,臨城下依然會感受到它的傲氣與盛顏,這大概就是王城與帝都的差別吧。
常在盜墓小說中看到長沙、洛陽、西安等盜墓者鯨掠的寶地,卻少有人提及同樣有「地下博物館」之稱的壽春。作為楚文化的遺存地,壽春出土了大量楚國時期的文物,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就是楚大鼎了。上世紀初盜墓風席捲全國,這樽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青銅器鑄造工藝的大鼎,也險些在盜寶之列,因其體積較大、轉運困難才幸免於難。
除此之外,在壽春地區發現的郢爰(楚國黃金貨幣)數量之多,獨居全國之最。戰國時期,楚國是著名的黃金盛產地,有著充足的黃金儲備,大量的黃金儲備伴隨著楚國貴族和都城的東移隨之帶到了壽春。然而時過境遷,這曾經世人夢寐以求之財,在現代第一次被發現時卻被當成是墳里不吉利的銅片丟在門口。如此說來,大可不必以錢財為拼搏奮鬥的目標,若干年後它也不過是一張紙、一個曾經的工具而已。此生能帶走的,大概也只有富足的精神世界了。
雖曾四次為諸侯國都城,如今所見的壽春古城實則是一座棋盤式布局的宋城,始建於宋朝。古城有賓陽、通淝、定湖、靖淮四門位居東南西北四方,城牆磚壁石基、古樸雄偉,是全國七大古城牆中唯一保存較完好的宋代城牆。
這座王城最後的氣概,就留存在四面的城牆之中。1991年淮河泛濫,洪水已淹至城牆一半以上,城門用沙石封死後將洪水阻隔,任憑城外洪水泛濫,城內卻安然無恙。這座千年歷史的古城牆,就這樣沉著鎮定地抵禦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守護著城內居民。
站在城牆之上,亦懂得了風骨二字。一座城,一個人,即使歷盡滄桑、遍體鱗傷,依然有所堅守、保有力量,便可立於天地之間。
推薦閱讀:
※法國簽證被拒了之後再次申請會不會受到影響?
※學生黨想去稻城亞丁怎麼走?
※如何看待酒店女住客用電水壺煮內褲?
※日本簽證新政新鮮出爐啦(文中附細則解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