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外儲變化,論固化個人財富時不我待
搜尋公眾號關注,歡迎轉載!
新聞基本面。3月7日,國家外匯儲備管理局公布數據顯示, 2017年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30051億美元,前值29982億美元,較上月末增加69億美元。這是自2016年7月以來首次回升,並重回3萬億整數上方,高於市場預期的29690億美元。
各方解讀。相信有關部門此刻的心情肯定是如釋重負,而有官媒把本月外匯儲備回升的主要原因歸結為貿易順差走高和資本外流放緩,並進一步闡述本月外儲回升得益於2月份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PMI一起向好,導致全球經濟貿易復甦勢頭增強,中國出口形勢向好,貿易順差走高。
說實話第一眼看到這個解釋時,筆者當即有點兒呆萌,直到看到第二點原因資本外流放緩時才止住笑聲,為什麼?因為我國2月份的對外貿易是逆差!是603.6億元的貿易逆差,而當以往七個月貿易順差的時候,外匯儲備持續減少,本月逆差反而上升,有沒有白天走路撞見鬼的感覺?
玩笑歸玩笑,最重要的原因大家都心照不宣,那就是始自2016年末的監管部門加強匯兌管制,境內經濟體和個人換匯數量大幅回落,外匯市場成交量明顯收縮,從而導致資本外流明顯放緩。當然如果非要牽強,也與近期美元震蕩、加息前人民幣匯率回升扭轉了部分貶值預期相關。不管怎麼說吧,此次雪中送炭式的止跌回升,還是非常了不大起的,它彰顯了管制的強大力量。筆者閉眼一想就彷彿看到了一幅彈冠相慶、觥籌交錯的慶功場面。
權威解讀在這裡,外管局逗漏玄機。國家外管局有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原話是這樣說的:2月份,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整體比較平衡,國際金融市場上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匯率總體貶值,但資產價格出現上升,外匯儲備所投資的貨幣和資產之間發揮了此消彼長的分散化效應,這些因素綜合作用,外匯儲備規模穩中有升。往前看,隨著我國經濟增長動能進一步增強,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會有所緩解,但國際金融市場不確定性依然較大,外匯儲備規模可能在波動中逐步趨於穩定。這才是標準的政客語言!寥寥數語,欲露還遮,很是值得玩味推敲。
外匯儲備構成。筆者為此仔細查閱了最近幾年相關部門的數據後發現,2012至2016年,我國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平均佔比下降到53%;歐元資產平均佔比提升到26%;英鎊資產平均佔比提升到15%;日元資產配置大體穩定,平均佔比為6%左右。美元資產雖仍是我國外匯儲備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其平均佔比呈逐年下降趨勢。
看到這裡不由得一聲輕嘆。要知道2011年美聯儲削減購買財政部債券以前,美元處在QE貶值周期,那時我們大量增持不斷貶值的美元債券,從2002年的1815億美元一路飆升到2011年的17266億美元,十年間將近增持了10倍!而2012年12月末美聯儲經過兩次加息之後,美元大幅步入升值周期,而此刻我們卻因為種種原因開始大量拋售美元資產,而且甫一拋售立即被市場哄搶!問題是,在我們大量拋售美元增持歐元的時候,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等傳統歐盟經濟強國卻在忙著脫歐。在筆者這等鼠目寸光的民間人士看來,歐元未來隨著歐盟解體大幅貶值幾乎板上釘釘,而此刻拋售美元增持歐元資產的意義真的不知道在哪裡。難道又是一盤看不懂的大棋?算了吧,與其說了毫無用處還不如不說,不談這個來看正題。
外管局玄機分析。仔細揣摩外管局表態,似乎可以這麼認為:在我國外匯資產配置多樣化的當前,可能2月份以來外管局持有的美元、歐元、英鎊、日元諸債券收益率下降,而價格卻上升了,從而導致中國外匯資產價格重新評估後,外匯儲備的整體估值上升了。嗯,如果這個結論成立,那麼在美元指數持續走強的未來幾年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導致2月份外匯儲備回升的條件可能僅僅是曇花一現,而根本並不具備可持續性。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普及一個困惑小白的小知識,老鳥們可以直接無視哈。債券的基本算式是:今天的價格×今天的利率=到期的收益,而債券的特點是每個月付息多少、到期一共還本付息多少都已經固定,也就是說未來的本息總數是個定值,所以債券利率和當前價格反相關,換句話說今天的利率越高,資產價格就會越低。
好了,明白了這一點,道理就很簡單。幾無意外,3月16日美聯儲開始加息,美元債券的收益率立馬就會上升,而其價格則會應聲下跌,從而導致中國外匯儲備的估值由升轉降。而根據3月9日最新報道,美國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2.5個基點,漲到1.379%,刷新了2009年8月年以來的新高,甚至有專家斷言,2017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或將突破3%!這意味著美國國債的價格還會大幅下降。而在美國極大可能連續收緊貨幣政策的未來幾年,所有歐元、英鎊、日元的資產價格一定會應聲下跌,從而在債券方面給中國外匯儲備帶來更大的下降壓力。也就是說,這種依靠外匯資產波動估值增加外儲的說辭,未來很難站住腳跟。
未來外匯儲備愈加珍稀。眾所周知,中國外匯儲備的來源大致有三個。首先是貿易順差,也即出口收入大於進口收入;其次是外商直接投資FDI入境之後,轉換成人民幣過程中形成的外匯儲備;最後是外匯資產收入以及跨境資本流動(譬如逐利的熱錢)等。
首先來看貿易順差,當多年來依靠血汗工廠賺取貿易順差的發展方式,因為人口紅利消失、資源開採枯竭、環境污染嚴重而變得越來越不可持續,而外部又面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國際背景,獲取外貿順差已經變得越來越艱難;再來看外商直接投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外資在中國固定資產投資額僅為1212億,對比2011年的3270億,短短五年便下跌了近63%,產業轉移的大趨勢已經形成;最後看外匯資產收入以及入境資本。未來幾年外匯資產收益面臨美元加息帶來的各種貨幣收緊,從而導致資產價格下跌,人民幣匯率下跌和央行資本管制,令國際流動資本避之都不及還敢湧入火中取栗嗎?
三條創匯之路幾乎同時越收越窄,那麼中國的外匯儲備『正能量』又來自哪裡?持續下降的趨勢已經很難避免,也就是說縱然有資本管制保駕護航,外匯不可避免會成為愈來愈珍惜的東西,物以稀為貴是誰都懂的道理。
兩類貨幣。1971年8月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後,全球進入信用貨幣時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發行之錨。近代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兩代霸主,美元依靠的是石油,當然背書的還有美國引領世界的高科技、文化價值觀以及軍事力量,而英鎊依賴的是倫敦世界金融中心特殊地位,再就是澳元、加元等依託豐富的國內資源發行的貨幣。而但凡完全市場經濟國家有錨的幣種,都隨美元指數的漲跌呈現出一種類似正弦曲線的波動,這種貨幣無疑是值得信賴的。
但並非所有貨幣發行都是有錨的,有一種貨幣,自從問世以來便持續呈現出一種貶值的態勢,美元收緊的年代貶值幅度就低一些,美元寬鬆的時代就放手印刷。這種貨幣對外無疑是難有公信力的,而它的使命無非是政府利用通貨膨脹來稀釋、掠奪本國國民財富的工具,譬如大家熟知的辛巴威、委內瑞拉諸國貨幣。
守護財富。如果不幸持有基本無錨發行、鐵定持續貶值的貨幣,那就需要好好籌劃一番,如何把無錨的貨幣代表的財富固化。有人看到這裡有點兒不耐煩,是呀是呀,您說的這些我都懂,可我還是不知道怎麼樣把手中的紙幣固化成實實在在的財富哇?有的朋友遇事總喜歡尋找拿來即可走的捷徑,卻一輩子在找來找去中蹉跎了歲月。如果答案非常簡單每個人都懂,那麼我們也就無需討論了是不是?
資本可以自由流通時自然好說,你可以隨時變換持有幣種併購買相應貨幣的理財產品,譬如2017年前匯率升值、股指大幅上升的美元,匯差利差都可以賺到。但問題是幾乎所有無錨印刷貨幣的國家,匯率外儲吃緊時無一例外施行ZBGZ,外匯不是你想換,想換就能換,那可怎麼辦?
購買資產可以嗎?問題是什麼叫資產?貨幣膨脹的國家,其所謂的資產註定價格虛高充滿了泡沫,哪些泡沫可以長久存在哪些泡沫可能隨時破裂,都不是根據經濟基本面可以輕易判斷的,而是服務於大局,這可就難了。打個比方說,北上廣深的房產泡沫,就可以存在時間長久一點嘛,但絕不是金鐘罩鐵布衫般牢不可破,是還沒到時候,而那個時間點即便是任大炮筒也拿捏不準。
儘可能利用規則許可額度,擁抱硬通貨幣,哪怕不能理財,就讓她靜靜躺在那裡為你賺取匯差都成。剩餘的紙幣,趁美元高漲貴重金屬下跌的時刻,兌換成貴重金屬保值,而當美元指數回落,重回寬鬆的時代,以貴重金屬引領的大宗資源品價格必然上漲,屆時再拋出貴重金屬,重新擁抱寬鬆的美元,一張一弛之間財富得以固化並升值。當然,美元僅僅是一個例子,那些信譽良好的諸如英鎊、日元、加元、澳元等同樣值得持有,當然有時間這個邊界條件。注意,沒說歐元哈。
紙幣泛濫的時代,財富固化這個課題是如此時不我待,而說易行難,其又註定不是以上三言兩語可以闡述清楚、踐行明白,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將是每個人、每個家庭不得不正視並面對的。那些只知道埋頭工作賺取紙幣,而不懂得固化財富的人,最終的結局就像是黑瞎子掰棒子般凄涼。篇幅所限,就此打住。
原創文章出自公眾號『阿甘看天下』ACM_KAKA22,掃描文末二維碼可以關注。另:如果公眾號發生意外,請加個人同名微信號『自由的阿甘』ACM_KAKA22,方便繼續交流。(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推薦閱讀:
※近來最後悔的事:理財只知存銀行定期
※這一次,重新定義「會花錢」
※【錢荒】2017理財產品收益大增的原因和應對
※理財知識(10):炒貨不如坐貨│脫苦海
※買房、投資,不知道這些,花20萬都買不到後悔葯!
TAG: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