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莊子-逍遙遊2-小大之辯

大家好。在上一次的節目中,我們講到逍遙的四個層次,接下來幾期節目,我們會把這四個層次稍微展開講一下。今天講的是第一個層次,小大之辯。

2015年網路十大流行用語,其中一條就是「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其實早在2000多年前,莊子已經熟練運用了。在逍遙遊的開頭,莊子就把北冥這條大魚的故事說了三遍。而且,莊子講述這條北冥的大魚的手法,有點象現在的好萊塢大片。開場先是一個宏大的場面,大家想像一下,在北極海里有一條一眼望不到頭的大鯨魚,突然變成了一隻大鳥。那隻大鳥從海里衝天而上,翅膀展開,在海面上投下了一望無際的陰影。然後颳起了颱風,大鳥借著風勢,往南極飛去。大概就是這麼一個科幻片的開頭場面。

然後鏡頭轉到了雜誌的報導。這本叫做齊諧的雜誌估計是採訪了這隻叫做鵬的大鳥,從大鳥的角度談了自己的感覺。大鳥往上飛了九萬里的高度,往下一看,地面上的野馬就跟灰塵一樣。然後大鳥問出了一個奇怪的問題,說我們平時看到的藍藍的天空,是它本來的顏色嗎?我們知道,太陽光經過大氣層發生散射,所以天空才看起來是藍色的。如果那隻大鳥真是飛出了大氣層,往上看到的是一片漆黑,當然就看不到藍天了。當然這可能是巧合了。反正大鳥就問了這個問題,表明它真的飛了很高。

然後鏡頭又轉向了一個訪談。皇帝跟他的大臣說,北冥有條大魚和一隻大鳥。大鳥打算飛到南冥,有隻小鳥嘲笑它說,我最多飛到幾丈高,這就是我的極限了。你這隻大鳥打算飛到哪裡去呢?就是很不理解。最後,畫面隱去,出來了幾個大字「小大之辯」。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我認為小大之辯,有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對內,如何認識到自己的小,另一個方向是對外,如何認識大的事物。我們上一期講了對內的方向。梁冬舉了一個例子,例如同樣是說「你好笨哦」這句話,如果是你的的下屬說你,你肯定很生氣。而如果是國家領導人說你,你說不定是受寵若驚,心裡受用得很。為什麼接受到同樣對自己的評價,但只是信息來源不同,會對你的心情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呢?就是你對自己的評價並不是客觀的,而只是能的主觀的一種想像。所以你如果是一個單位的領導,在單位里估計所有的人都會說你很優秀。你懷著這種想像和家人、朋友交往,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心態,那肯定會覺得很不適應。前段時間我們經常能做網上看到有些稍有點職位的人,一言不合就在公共場打罵服務人員。就是這些人把對自己評價想像得很高,而到了公眾場合,服務人員不認可這種膨脹產生的衝突。

而要客觀的評價自己,就要平等的對待所有對你評價的人,這就要有謙恭的心態。謙恭不是一種姿態,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表現。一個人是否謙恭,要看他是否尊重他本來不需要尊重的人。對於領導,對於地位比你高的人,那隻要受過一定的教育,都會表現出尊重。但是對於下屬,對於地位比你低的人,如果你也能尊重,或者平等的對待,那才是真正的謙恭。

我的一個體驗,就是參加一些興趣學習班,能讓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會客觀一點。平時如果你一直在在你工作的小圈子,可能會因為你的職位,你的資歷,你的能力,讓你受到額外的重視。而參加一個興趣班,例如太極、艾灸、音樂等興趣班,你的一切都會清零。在新的集體里,你認識新的老師,新的同學,什麼都從頭學起。學得不好,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裡總有一些人會學得比你好,你會更加認識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在不斷的磨合中,你會不斷重新認識你自己,不斷剔除由於原來小圈子給你疊加的東西。

小大之辯另一個方向,就是如何正確認識到大的事務。莊子里其實舉了很多反例。除了嘲笑大鵬鳥的小麻雀外,莊子還舉了兩個例子:朝菌不知晦朔,蟪 蛄不知春秋。朝菌就是早上才生長起來,晚上就凋謝的蘑菇,所以它不知道還有月圓月缺這種事情。蟪蛄就古詩里「寒蟬凄切」的寒蟬,它從6-7開始從蟲子長出翅膀變成蟬,夏天叫個不停,到秋天就死掉了。所以說它只知道夏天,不知道還有春天和秋天。記得以前看電視劇《新龍門客棧》,劇中號稱九千歲的魏忠賢流亡時碰到金鑲玉對她說:「所以說你是井底之蛙,,大半輩子了,就待在那個鬼沙漠里,你見過啥呀,屁兒都沒見,你跟我談什麼千燈萬火的場面」。現實生活中,一個在小地方做簡單工作的人,和一個在不同國家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的人,他的視野,看問題的角度肯定有很大的差別。我想,對於一個大學生,讀了幾年大學,最大的收穫不是你學了幾門專業課,而是在於你在大學這個地方,見識了多少全國各地的同學和老師,你的視野寬度拓展了多少。

台灣JT叔叔說過,一個人對於自己越沒有把握的事情,就越要大聲爭辯,而對自己越有把握的事情,就越懶得爭辯。例如,有個人問你吃飯了沒有,你說吃了。那個人說,不對,我認為你沒有吃飯,然後說了一大堆理由。你會不會跟那個人爭辯?正常人應該都不會吧,頂多心裡罵一聲神經病就走開了,因為你覺得沒什麼好爭辯的。但是,如果有人說你沒有能力,你可能舉很多例子,大聲爭辯。因為你自己也不能確定你是否有能力,所以要很大力的證明。

所以,莊子教我們,當你碰到你理解不了的事情時,想想自己是不是也象寒蟬一樣,因為沒有經歷過春秋,就固執的認為一年只有一個季節。當你看到一個大鳥要從北極飛往南極的時候,是否也象小麻雀一樣,覺得這隻大鳥很無聊。

佛家有一組概念,叫「貪嗔痴」。貪,是對慾望無休止的追求。噌,除了憤怒,還是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不滿意。貪是想要而要不到,噌是不想要而得到了,其實兩者都是覺得這個世界要按照自己的意願運轉,想要的能得到,不想要的不會來,這種想法,就是痴。為什麼這是痴呢?因為我們這個世界看起來好象充滿了各種規律,但其實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沒有常軌的,也就是佛家所的「諸行無常」。所以,妄想這個世界按照自己的意願運行,就是一種妄念,就是「痴」。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認為第一階段,主要的任務就是破除自己的妄念,正確的認識自己以及正確的認識別人,提高心智,增長見識,就能更加的逍遙。這是我理解的逍遙遊的第一階段。

莊子講完故事後總結了一句,說一個人能根據自己的能力擔任適當的職位,他們自己也是這樣看待自己,但這樣的人,宋榮子猶然笑之。

宋榮子是什麼人呢?且聽下回分解。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推薦閱讀:

如何讀中國歷代史書(一)
莊子與陶淵明:一樣的悠閑自由,不一樣的心靈境界
什麼是《道德經》的德?
中國「三聖」之:道聖老子

TAG: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