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還是妓者?這10部電影給你最完整的答案
11月8日是記者節。希望眾寶寶們能夠祝願毒藥君節日快樂。
作為第四權力,記者「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曾被稱為「無冕之王」。然而,在金錢和權力的雙重擠壓下,一些記者要紅包、收黑錢、搞新聞敲詐,被人譏為「妓者」。
今天,毒藥君要與大家分享10部同記者相關的電影。
在這些電影中,你可以看到他們作為社會良心和知道分子,死磕探尋真相,用筆桿相機撬動現實;也可以看到他們為了商業利益,出賣良知,愚弄大眾,甘當幫凶;還可以看到他們作為普通人的溫馨浪漫、悲傷苦楚和無能為力。
天使捍衛真相的新聞戰士戰地攝影師
[劇情簡介:瑞士著名電視製片人C·弗雷歷時兩年,一路採訪跟蹤,忠實地記錄下了國際著名戰地攝影師詹姆斯·納切威冒著生命的危險,深入世界各地炮火前沿,用一張張視角獨特、構圖精美的珍貴影像講述一次次戰火紛飛中觸目驚心的痛苦與傷痛。]
有句話叫「我是記者,我在現場」,這話說起來容易,但很多現場根本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了的。
詹姆斯·納切威被譽為「最勇敢、最重要的戰爭攝影師」之一,自20世紀70年代初從事戰地攝影工作開始,從波斯尼亞、盧安達、阿富汗、薩爾瓦多,到庫爾德斯坦、索馬利亞、北愛爾蘭、南非……他的足跡幾乎覆蓋了世界的每個角落。
該片榮獲2002年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提名,是首部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提名的攝影師題材電影。弗雷將一架特製的超小型攝像機掛在納切威的相機上,這樣觀眾不僅可以看到納切威觀察、拍攝時構圖思路,還可以感受到他的呼吸變化,彷彿身臨其境。
納切威之所以成為傳奇,並不是因為他比別人勇敢,而是他始終沒有摒棄理想和初心,一直在自我質問。
他說:「在現場的每一分鐘,我都在想要逃走,我不想看到所發生的這一切。但我是一個拿相機的人,我是按一下快門就躲開,還是應該負起攝影記者的責任?」
成為戰地記者為納切威帶來了榮譽,但他並沒有認為理所當然,反而陷入了無盡的自責:「作為一個攝影師最糟糕的感覺是我在從別人的苦難中受益。這個念頭整日的圍繞我,使我不得不每天面對。因為我知道一旦允許個人的野心取代真心的悲憫,我就出賣了我的靈魂。」
記得根據美國自由記者查德·博伊爾親身經歷改編的影片《薩爾瓦多》中,同樣是戰地記者,約翰·卡薩迪死在了槍下,他面對槍口一邊虛言應付,又一邊偷偷地按下了快門。
魯迅筆下說的那種真的猛士,納切威算一個。
聚焦
[劇情簡介:波士頓環球報專欄「聚焦」調查小組,在跟蹤一樁雪藏已久的天主教牧師性侵孩子一案中,發現在這背後隱藏著一系列的事件,涉及到的受害者高達上百。隨著調查的深入,他們發現不僅僅是神職人員,不僅僅是波士頓,在全世界都在上演這種暴行。他們受到了官員的掣肘,教會內外勢力的施壓……]
這部電影最偉大的地方在於冷峻克制,沒有刻意渲染,沒有自我感動式的悲情,沒有張口閉口強調什麼新聞理想,沒有主角光環,當然也沒有豬隊友,沒有撕逼大戲,有的就是對記者生活和辦公環境的真實還原,尋找證據,討論分析,思考策略,解決難題。
對於新聞工作常見的問題,電影都有呈現。
比如,當你想繼續跟進時,很多受害者選擇隱忍,因為他們承擔不起被曝光可能帶來的傷害。
比如,費了一大頓力氣調查出來的內容,雖然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收穫的卻是滿滿的無力感。
又比如,在探尋真相的過程中,夥伴們起了爭執。《聚焦》用震撼的題材,紮實的劇情,將故事表達得乾淨利落,用網友的話來說,有一種「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效果,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實至名歸。它傳達了新聞從業者應有的一個基本理念:不需要煽情,因為真相足夠觸目驚心。真相至上
[劇情簡介:《太陽報》的知名記者瑞秋,經常在報紙的新聞版寫篇專欄文章,她平靜而幸福的生活因為她的一份報道被打破。瑞秋一下子由一個社會精英變成了身陷牢籠的階下囚。她報道了什麼?揭露了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堅守底線、追問真相的成本有多大?對於記者來說可能是全部的身家性命,甚至遠遠不止。
瑞秋的遭遇並不是電影的憑空捏造,在現實中的確多有上演。
如果堅持真相的代價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你還要不要堅持?
瑞秋讓毒藥君想起了《毒家新聞》中的維羅妮卡,兩位記者的命運是如此的相似,用生命譜寫了一曲關於正義和理想的讚歌。
《真相至上》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雖然有些虛構和肥皂劇橋段,但是在新聞記者身上散發的人性光輝依然炫耀奪目。段子中說,一個人死了,最終來參加他葬禮的人數和他生前的事情關係不大,是由天氣來決定的,但瑞秋的故事告訴我們並不是,這世界還有某種精神值得敬仰。
晚安,好運[劇情簡介:二十世紀中葉,美國處於「贏得戰爭、喪失和平」的局勢,這令美國人十分沮喪。1950年2月9日,威斯康星州初出茅蘆的參議員麥卡錫宣布,他手上掌握了國會內部姦細的大批材料,並利用美國民眾的恐懼發動了一場血腥的迫害。]
麥卡錫主義是什麼?簡而言之是對某一類群體進行污名化,惡意誹謗,肆意迫害,羅織各種莫須有的罪名,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了一個專有名詞,波及到了美國的文化、教育、外交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見其影響深遠。
作為哥倫比亞電視台的新聞記者愛德華和他的同事們,堅決不向麥卡錫主義妥協,秉持著自己的新聞理想,沒有退縮,也絕不屈服,最終將無恥政客麥卡錫拉下了歷史的舞台。
能夠堅持公義,並且改變歷史,或許是對新聞人最大的褒獎,愛德華和他的同事,因此成為了美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
《晚安,好運》根據美國新聞廣播業先鋒愛德華·莫羅的真實事件改編,影片的片名就是來自於愛德華當年自掏腰包在《紐約時報》做廣告揭露麥卡錫時用的標題。
該片獲得了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六項提名,通過黑白影像的魅力,用紀實的方式,再現了美國上世紀50年代的神韻,懷舊意蘊濃厚。
魔鬼唯利是圖的邪惡幫凶伍迪·艾倫的影片《獨家新聞》告訴我們,對於記者來說,獨家就是新聞的生命力,因為獨家代表著吸引力,代表著收視率,代表著出刊量,代表著媒體的社會地位和商業價值。
崔永元說,收視率是萬惡之源。一些媒體和記者,為了獨家,為了引爆眼球,娛樂大眾,無所不用其極,關於不良記者的新聞屢見不見。偉大的電影,沒有對此視而不見。
倒扣的王牌[劇情簡介:身無分文的記者丘克宣稱自己有製造新聞的天才。這天,主編令丘克外出採訪,丘克於路卻意外遭遇一名小鎮店主里奧被困山洞。丘克敏感地意識到這件事情背後的新聞價值,最終營救現場儼然成為了遊樂場,洞中的里奧卻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影片里的小記者丘克在得知店主里奧被困山洞後,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救人,不是報警,當然也不是自拍,因為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朋友圈。
他想到的是這件事的新聞價值,於是聯繫了州長、工程隊和醫生,洋洋洒洒寫了好幾篇大作。
隨著圍觀群眾的陸續趕來,為了維持新聞熱度,丘克對里奧安排採取了極其費時的營救方式。
最終,在丘克還在與老上司討價還價這新聞值多少錢的時候,洞中的里奧卻已經奄奄一息,堅持不下去了。
請注意,這是一部65年前的影片,當年上映時還遭到了媒體和觀眾的口誅筆伐。美國《生活》雜誌甚至叫囂應該把導演比利·懷德驅逐出境。
為啥?
因為影片里的媒體是無良的,觀眾是愚昧的。比利·懷德不僅批判了媒體,也嘲諷了自以為富有同情心,實際上卻不過是好奇心作祟,在參與一場自我感動把戲的觀眾。
影片獲得了1952年奧斯卡最佳編劇獎,正如導演卡梅倫?克羅所說,世界要經歷一代人的時間才能完全欣賞《倒扣的王牌》。時間證明了比利·懷德大大超越了時代的預見性,今天我們對不良媒體的行為已經司空見慣,而人們也習慣了在電視前哭成淚人,對現實中他人的痛苦卻無動於衷。
夜行者
[劇情簡介:小混混路易斯在目睹了攝影記者的工作場面後,從中覓得了商機。他通過竊聽警方無線電的方式,可以比一般媒體搶先一步達到犯罪現場進行拍攝,然後賣給晨間新聞的製片人。嘗過幾次甜頭之後,事情終於愈發地不可收拾……]
《夜行者》的台灣譯名為《獨家腥聞》,顧名思義小夥伴們就明白了。要說製造獨家,路易斯要比丘克狠多了。起初,他只是找一些普通的車禍或者火災現場。
但是,漸漸的,這種小兒科的新聞已近不能滿足路易斯和製片人的胃口了,他們需要更勁爆、更吸引眼球的新聞場面。
可是,事件場面的力度不夠怎麼辦?路易斯最終沒有按捺得住自己,為了給場面加碼不惜「親自動手」,從一名旁觀者變成了一名施行罪惡的人。
該片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在這部黑暗、尖刻的驚悚之作裡面,充滿了對社會經濟和道德人性的批判,對廣播媒體的嘲諷和反思也溢於言表,作為丹-吉爾羅伊的導演處女作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恐怖直播[劇情簡介:一個自稱住在首爾昌信洞的普通工人樸魯圭給電台打入電話,並揚言炸掉漢江大橋。主持人尹英華不以為然反而調侃對方,結果話音剛落,窗外的麻浦大橋便炸作廢墟。大驚失色的尹英華冷靜下來之後,覺得翻身的機會來了……]
擺在你面前有一個問題,如果有個新聞連線直播能夠讓你一雪前恥你會不會做?
如果對方是恐怖分子,一言不合就開炸呢?
《恐怖直播》中的尹英華和一群不良媒體人選擇合作,當恐怖分子提出要錢的時候,電視台居然答應了,因為怕這條獨家跑到別的台去。
他們都渴望著收視率爆表,升值加薪走向人生巔峰。
尹英華想著恢復原來的電視台主持人身份。
局長想著成為大佬。
結果就呵呵了,此片不宜過多劇透,總之全程高燃。
《恐怖直播》通過一個狹小的直播間卻營造出了一個全民恐慌的大格局,堪稱體現韓國電影製作水準的典範。該片在豆瓣250中排名135,足見其在影迷心目中的分量。
搖尾狗[劇情簡介:美國總統大選之前,一樁聳人聽聞的總統騷擾未成年少女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在新聞媒體的炒作之下十分影響選情。善於操縱公眾輿論導向的布里恩,在緊要關頭很快獻出一條「妙計」,憑空捏造出了一場子虛烏有的「阿爾巴尼亞戰爭」。]
從1974年的影片《電視颱風雲》中,霍華德的憤怒成為了媒體人愚弄大眾、謀取利益的工具;』到1994年的影片《天生殺人狂》中觀眾把瘋狂殺人、瘋狂相愛的夫妻二人組的故事當成了肥皂劇,青少年把他們當成了偶像;再到2011年《黑鏡》第一季中《1500萬》那個故事中,男主本來的憤怒最終化為愉悅觀眾的表演……
對於傳媒在公眾層面影響上的分析,基本上逃不出尼爾 · 波茲曼的那本《娛樂至死》。今天,電視基本沒人看了,但道理卻是一樣的,只是發生了場景的轉移。
適逢美國大選之際,推薦《搖尾狗》這部影片十分有必要。媒體掌握著宣傳資源,娛樂大眾和愚弄大眾並沒有本質區別,都是讓人們更加輕信、浮躁和膚淺。操縱輿論是媒體的拿手本事之一,雖然我們常說媒體和新聞人要客觀、理性、公正,但事實並非如此。
在《搖尾狗》中,布里恩炮製的那場戰爭,在好萊塢導演斯坦利·莫斯的協助下,配合得天衣無縫,公眾們果然信以為真。
雖說要掩蓋1個謊言就需要100個謊言,在電影中這場愚人秀很快就破綻百出不攻自破了,但現實中的真相往往無處探尋。
《搖尾狗》獲得了1998年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並榮獲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在內的7次提名。電影雖然是喜劇,但對照生活想想,還是挺可悲的。
凡人疲憊無力的人間煙火其實,大部分的記者,不過是媒體民工,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凡人,調查記者常年漂泊在外,新聞記者死守在熱點前線,哪怕是被人們廣為詬病的娛樂記者也要暗自祈禱:明星們有啥事千萬別周末見了。
對於記者來說,熬夜加班、飲食無律是家常便飯,他們有和你不一樣的無奈和辛酸,也有和你一樣的孤獨和渴望。
投奔怒海[劇情簡介:日本攝影記者芥川重返越南採訪,遍地的生機令他心生歡喜,但當他無意間走進城市的另一隅結識當地女孩琴娘後,方知之前所見不過是官方特意為他這樣的外國記者安排的粉飾太平的假像。 儘管他並無徹底改變他們命運的能力,卻仍是儘力給予幫助。]身為一個有良知的記者,最大的痛苦是什麼?是你發現一切的美好都是被安排出來的假象,是你目睹一幕幕的悲劇卻無能為力,你除了深深的自責以外什麼都做不了。
但即便如此,真正的記者卻不會自我放逐,片中林子祥扮演的記者一直沒有放棄施與幫助。這讓毒藥君想起電影了《過客》中的英國記者洛克,換了個身份,卻改變不了初心,也逃避不了宿命。
許鞍華的這部影片,充滿寫實意味,氣氛蒼涼陰鬱,絕望得讓人窒息,是香港新浪潮的經典力作,一舉獲得第二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美術指導四項大獎。
羅馬假日[劇情簡介:歐洲某國的安妮公主到訪羅馬,國務煩身,但她又厭倦繁文縟節。一天晚上,身心俱疲的她偷偷來到民間欣賞夜景,巧遇報社記者喬。喬在無意中發現了公主的真實身份,決定炮製一個獨家新聞……]
媒體民工的日常其實也同搬磚無異,同樣生活在底層,在枯燥乏味的碼字生活中,也渴望浪漫的邂逅。在電影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記者窮得叮噹響,連房租都付不起,《羅馬假日》中的記者喬就是這麼一位。
如果能遇上一份刻骨銘心的愛情,哪怕只有一天,也足以懷念一生,但多數人只能幻想,沒有喬那麼幸運,莫名其妙地撿到了一個公主。
起初,他發現這個姑娘是安妮公主時還想搞個大新聞,順便把房租給賺了。
但愉快的經歷和情感的漣漪最終讓他收回了這個念頭。
這場「艷遇」成為了喬和公主兩個人一生難忘的秘密,這一天,既是公主的假日,也是喬的假日。
《羅馬假日》拍攝於1953年,早在1934年有一部《一夜風流》講述的也是窮記者的浪漫故事。區別在於,《一夜風流》的女主是個富家女,演員也沒有那麼精緻的臉蛋,電影不是那麼商業化、偶像化,但結局卻讓人欣慰: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在階層固化,人們以品味、文化、消費能力來彼此圈定,不再相信有跨階層愛情的今天,看起來更讓人唏噓。
事實上,別說什麼浪漫的愛情,對於很多記者來說,能有個舒心的假期都很難,能像《白日夢想家》中的雜誌社員工一樣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就已是奢侈了。
算了,說多了都是淚,關於記者傳媒的優秀電影不勝枚舉,篇幅所限這次就不向各位小夥伴們推薦了,除了接下來的這部。
《導火新聞線》為啥要說這部片?
第一,媒體人的多重面相這裡都有。天使?魔鬼?凡人?《導火新聞線》講的就是兩家媒體間為了點擊率搶新聞的故事,既有無視良知的不擇手段,也有對新聞道德的不懈堅持,更有媒體人在理想和飯碗之間的苦苦掙扎。
第二,這是吳孟達生平第一部作主演的影片。多年來,吳孟達一直甘當綠葉,只有1991年在《天若有情》中飾演的太保中獲得了一次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
而這一次,達叔很有可能問鼎影帝!看看各界的呼聲。
第三,這片根據2015年的超級港劇改編。港劇改編電影的案例很多,雖然《導火新聞線》沒有《使徒行者》和《衝上雲霄》那麼大的名氣,但它是2015年度的年度口碑收視雙料冠軍。
電影版仍然由電視劇原班人馬拍攝,達叔飾演一個痛失愛女的父親,而當年強暴他女兒的兇徒卻因為「一罪不可二審」的法例逍遙法外。在萬般悲痛之下,為了尋求公正,他帶著炸彈,闖入電視台……
有媒體稱,「不知有多久,沒有對一套港產片,有那麼殷切的期待。」
此前,很多消息稱《導火新聞線》會於10月28日在大陸上映,然而並沒有。現在豆瓣上面顯示的上映時間是2017年1月,但願,這一次是真的。
推薦閱讀:
※《殭屍叔叔》中的四目道長是誰演的啊,他還演過啥電影啊?
※《全民目擊》中孫紅雷和郭富城同台飆戲,誰能更勝一籌?
※有哪些類似《盜夢空間》的電影值得推薦?
※《鬼燈的冷徹》的鬼燈的性格分析?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