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防癌治癌|遠離癌症—從基因檢測開始!

從一個腫瘤細胞的發生,到你最後可以用CT掃描,可查出來平均需要15年時間。也就是在這15年裡面,體內有腫瘤細胞你不知道。但通過基因檢測,我們可以早點發現它。如果正常人群攜帶有遺傳性腫瘤相關變異基因,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會患癌及為什麼會很年輕就患癌。如果檢出攜帶BRCA有害變異基因,通過嚴密的定期檢查、服用藥物及預防性手術等早期干預措施可顯著降低患病風險。同時,由於遺傳性腫瘤大多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攜帶者家人也有較高的患病風險——50%的子女都有發病的可能性。因此,基因檢測能真正做到癌症的未病先防,降低患癌風險。

有個做了基因檢測的客戶曾被問及:「你為什麼要做基因檢測?」

她說:

「20年前,我爸爸省下10萬,被我爺爺看病花去了;

5年前,我積攢有13萬,又給我爸送去醫院了,最後錢沒了人也沒了,我感覺我們一輩子都是在為醫院打工,我不想將來又害孩子,所以我想讓自己和家人都健康…我就是希望能夠通過基因檢測查出我有可能罹患某種疾病的風險,這樣最起碼能夠更好的做到早預防、早治療,免得花那些冤枉錢!」

——客戶分享*基因檢測不是做不做,而是給誰做,什麼時候做?

很多人提起癌症第一想到的就是手術,手術雖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而且手術後也並非就完全排除患癌風險。而且手術的基礎是發現腫瘤的存在。但是至少你有了選擇權。選擇的基礎是了解,了解身體存在這樣的隱患,而基因檢測就是我們了解健康風險的最佳方法,幫你預測是否具有及遺傳性腫瘤的患病風險。

人人都有進行基因檢測的必要,尤其是以下人群:

1. 已確診的癌症患者;

2. 有患癌親屬,特別是針對:

·兩個一級親屬患癌,其中一個在50歲之前確診;

·三個或三個以上一級或二級親屬患癌;

·一級和二級親屬患有兩種以上的癌症;

( 一級親屬是你的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二級親屬是你的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

3. 關注自身健康,想了解自己是否有遺傳性腫瘤患病風險的人。

疾病不是發現了再去治療,而是通過預防切斷其發生的可能。

遺傳風險係數與癌症發生可能

在基因檢測技術之前,家族史常用來作為遺傳風險評估的重要指標。但是受家族大小、家族成員間的聯繫程度等諸多因素影響,僅僅依靠這個指標難以確定遺傳風險。也就是說,沒有家族史並不意味著沒有遺傳風險。比如,一個人的家族沒有患癌症的歷史,但是他卻得了癌症。家族史雖然反映了遺傳因素,但是這種間接測量遺傳風險的方法偏差較大。「因此我們需要一個更準確、更直接可靠的方法來評估癌症遺傳風險。」美國北岸大學健康中心教授Charles Brendler說,相比之下,自己的DNA所反映的遺傳風險更加可靠。「現有的醫學證據表明,遺傳風險應用於癌症風險評估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完全優於家族史的評價。」科學家們目前已經鑒定出幾百個與常見癌症風險相關的位點,將其進行組合,計算出每種癌症的遺傳分數。「對於每一種癌症,每個人都可以獲得一個特定的遺傳風險係數。這些遺傳風險係數能夠鎖定你得哪種癌症的風險比較高。」徐劍鋒(復旦-文安德遺傳流行病學研究中心主任)解釋說。除此以外,科學家們已經鑒定出200多個致癌基因,幾乎囊括大多數常見癌症。如果在這些基因中發現一個致病性突變位點,那麼患一種或者幾種類型癌症的風險就可能較高。因此,基因個性化癌症篩查就是結合遺傳風險致癌基因,以及家族病史,提供全面的遺傳風險評估。為我們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正確了解身體的潛在風險提供了更為可靠的保障!


推薦閱讀:

近視眼父母應該怎樣預防寶寶近視呢?
看到很多影視劇中的生化武器都是針對中國人的基因開發的,這樣的武器靠譜嗎?真的只針對中國嗎?
基因組資料庫歐洲人種佔81%,貧窮國家仍不被重視
老鐵,測個基因去!
體檢年年做也不能防癌,你都做對了嗎?

TAG: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