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路橋惠耳助聽器東路橋大道教您在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媽媽怎樣知道寶寶耳朵不舒服?

Baby

關於寶寶

有照顧寶寶經驗的家長一定曾幻想過,如果有一台可以解讀寶寶哭聲的翻譯機,那不知道該有多好?尤其是當孩子還沒有能力說話、或沒有足夠的口語溝通能力時,比如尿布濕了、肚子餓了、身體不舒服了,都一律用哭聲來表達,而身旁的家長在不知原因的情況下,常常會搞得手忙腳亂,卻還無法滿足寶寶的需要。那當孩子們還不會說話時,我們該如何判斷他耳朵不舒服呢?

由於嬰幼兒的免疫力還正在發育中,容易受到病毒、細菌的侵害,再加上他們的咽鼓管較為寬、短、水平,因此在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後,就常會合併出現中耳炎的情況,而有些急性中耳炎可能伴隨著其他感冒癥狀,這時還容易判斷,但偏偏有些中耳問題,如:中耳積水,常常沒有其他癥狀,那家長們該如何觀察呢?

寶寶的耳朵是否生病了?

一、 看

用眼睛觀察:可以看看孩子的耳朵外部有無明顯紅腫,或耳道有無流出不明液體,進行初步觀察。

二、 聞

用鼻子聞聞:當中耳或外耳出現異常的生病狀況時,耳朵可能會有「異味」產生,如:聞起來有酸臭味道、和平常不同,且持續兩三天均未有改善。

三、摸

用手輕輕碰觸:部分孩子在耳朵有發炎狀況時,即便大人僅是輕輕碰觸,仍會出現與以往不同的哭、鬧等排斥反應。

四、記

用心觀察:除去上述三種方式外,也可通過紀錄的方式進行觀察。如:孩子是否出現莫名的反覆發燒狀況、有無反常的頻繁拉扯/摳/挖耳朵等。

如果有上述情形發生,則孩子很可能是耳朵生病了,此時儘快帶孩子前往耳鼻喉科就診,並尋求相關專業人員的協助。

聽力輔具(人工耳蝸、助聽器等)是否讓寶寶不舒服?

如果孩子有配戴聽力輔具,家長們仍可通過類似的方式觀察,參考以下建議就能初步了解小朋友究竟是不習慣、想吸引大人注意,還是耳朵不舒服而拉扯聽力輔具(人工耳蝸、助聽器等)。

一、 觀察

用眼睛看:看看耳朵外部有無傷口或紅腫情形,或者是耳模有沒有戴好,有沒有過分壓到孩子的耳朵,造成不適。

二、撫摸

用手輕摸:用手摸摸看耳模表面或邊緣,是不是有異常的凸起,導致配戴在耳朵上的時候孩子會有不舒服的情況;或者是新做的耳模乾澀,需要塗抹一點凡士林、嬰兒油等幫助潤滑。

三、監聽

用耳朵聽:利用監聽耳機監聽,了解助聽設備有沒有出現斷續、雜訊或麥克風收音不佳等異常狀況。

四、比較

記錄:通過「人、事、時、地、物」的記錄方式,注意觀察孩子究竟是在何種情況下出現拉扯行為,以及拉扯之後的表現。有時孩子是因為在探索身體各部位時,不慎將輔具弄掉;有時是因為無聊,所以拉扯身上配件,並希望獲得家長關注;有時則是由於疲倦想睡覺,進而想排除身上所有「異物」。通過對比觀察,可幫助家長判斷孩子拉扯輔具的原因。

在排除上述的可能性後,如果孩子拉扯輔具的行為依舊遲遲無法改善,那千萬不能「順其自然」或「置之不理」。因為孩子的行為反應實際上是一種與外界溝通的渠道,當行為有異常時,一定是出現了某些「問題」;如果輕易忽視,不但無法改善解決,更可能會因為照顧者的常識誤區,而使孩子整體語言聽力學習受到影響。

通過上述幾項簡易觀察方法,家長們可以更加清楚如何觀察孩子的耳朵健康、讓寶寶穩定配戴聽力輔具,使寶寶們在發展出口語溝通前,不會再受「耳朵不適口難開」的困擾。


推薦閱讀:

平陽助聽器--自己如何及時發現有聽力損失?
耳聾如何選助聽器?
神經性耳聾的老人適合什麼樣的助聽器?助聽器可以隨便驗配嗎?
隱形助聽器購買攻略?
銅陵市樅陽哪裡可以買到助聽器?

TAG:聽力殘障 | 助聽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