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工智慧時代,誰更容易失業?答案是……

小區里新開了一家菜鳥驛站,去菜鳥驛站拿過幾次快遞後,我終於相信機器人會取代人類了。

在菜鳥驛站沒開之前,除了順豐,其他家快遞員來送快遞時,通常是樓下按個房號或者一個電話call收件人下樓拿。工作日年輕人都去上班了,通常只有老人和小孩子在家,遇見小孩睡覺或者正在做飯,下樓取件就不太方便。

這時候問快遞員,能不能幫忙送上樓,有的快遞員說,樓下好多件需要看守。遇見好說話一點的快遞員,也會幫忙送上來。鄰居們雖然對不派件入戶頗有微詞,但大家設身處地的為快遞小哥想想,也覺得可以理解。

就這樣,雖然要自己下樓拿件,雖然快遞員通常都是冷漠臉,但大家也都沒多計較的默認了這樣的服務模式。

可是,自從開了菜鳥驛站後,我發現自己手機上經常收到取件的消息。某家以前派件不積極的快遞員索性不派件了,無論家裡有沒有人接收快遞,全是直接系統發個取件碼,讓收件人自己去菜鳥驛站取。

這對收件人來說,增加了取件成本。自己去取,要等下班後,搞不好當天忘了,想起來已經是兩天後。如果讓家人幫忙取,轉發取件碼信息,然後再打電話告之一聲,溝通成本增加。

菜鳥驛站本是為了解決快遞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但這「最後一公里的便利「,變成了「最後一公里的麻煩」。錯不在菜鳥驛站,而是在人身上。

快遞小哥以前圖一點方便,讓大家下樓取,後來圖自己全完方便,索性讓大家再走更遠的地方。在他眼裡,下樓去取,和不出小區取,也就是50步與100步的問題,本質上沒多大差別。但在我看來,這對我的生活造成了一些不便,因此正在考慮,以後買東西時希望商家幫我避開不派件入戶的快遞公司。

去年,京東機器人開始嘗試在校園送快遞,工作人員說一個配送機器人一天的配送量相當於一個快遞員的工作量,「但成本更有優勢。」當時我只覺得這是一件新奇的事情,說取代快遞員那是不可能。

下樓取件,等待的是一個機器人還是快遞小哥,用戶體驗還是不一樣的。快遞員是可以交流的,而機器人是無法有情感交流的。這是機器人永遠也替代不了人類的原因。

但當你意識不到自己與機器人的區別,讓出了自己的價值輸出,放棄了生存意識,那離機器人取代就不遠了。

最近,牛津大學研究發現,幾十年後,人類的一半工作,機器人都能幹了。而在機器人時代,女性不容易失業,而男性反而更容易下崗。

如,無人駕駛技術越來越成熟,會讓大量計程車司機失業。體力活對機器人一點都不難。即便有些男性從事腦力勞動,如果商品交易員,這個工作需要快速處理大量數據,但對機器人來說,也是很容易的。而行政秘書,護士、照顧小孩大部分是女的,像這種需要和人溝通的工作,機器人就幹不了。所以,未來女性的工作更安全,男性更容易失業。

服務很值錢,有情感有愛心的服務更是人工智慧不可替代的。

李開復在一次演講中分享了他病後對人工智慧的感悟。他說,將來,即使人工智慧診斷比醫生精準 10 倍,病人不會想要從 AI 機器人那裡聽到一個冷冰冰的診斷。病人會想要一位願意聆聽病痛、鼓勵病人愛心醫生。這種愛心醫生不僅使病人感覺更人性,更有信心,而且也會產生安慰劑效應,增加病人康復的幾率。工作能力並不是我們之所以成為人的原因。身為人類的獨特之處,是因為我們有愛的能力。

有時候,你的工作會不會被別人取代,會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取決於你投入了多少熱情與真心。

推薦閱讀:

關於人工智慧+自動化的後果
探索「意識」的起源:從RNA世界假說到人類大腦糾纏網路
當你對一個聊天機器人敞開了心扉
量子計算正接近現實 早期投資者已看到這些商機
用PaddlePaddle調戲郵件詐騙犯(完結篇)

TAG:人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