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基因組編輯核心學術團體——中國遺傳學會基因組編輯分會正式成立

2017年9月24日,北京,中國遺傳學會基因組編輯分會正式成立。

這是中國首個以基因組編輯為核心的學術團體,集合了中國最頂尖的基因組編輯專家。

成立大會三次開放報名,三次一小時內爆滿。就連轉播的分會場,都擠滿了聞信前來的生物醫學工作者,學生,記者及其他熱心人士。從現場的火爆程度,我們完全可以看出業界對其意義的認可和對基因組編輯未來的期待。

基因是生命的代碼。幾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都是基因編碼信息的表達。自然界中自然的基因改變可以造就新的物種,推動物種進化;也可以導致疾病和死亡。而掌握了基因組編輯技術,我們便可以扭轉這些悲劇,造福人類甚至整個地球的生命群落。

大會特邀嘉賓,美國科學院院士Dana Carroll,從最早人們對細菌、真菌的基因組編輯談起,到全世界首個基因組編輯小鼠,再到後來人們發現的各種基因組編輯工具,Zinc Fingers、TALENs、CRISPR。隨著在基因組編輯領域的不斷探索,2015年,世界首例基於基因組編輯的癌症被治癒。基因組編輯很快又打開了通往徹底治癒單基因遺傳病以及HIV等傳染性疾病的大門。

在藥物的開發方面,人們也不再滿足單個基因的研究和打靶。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魏文勝教授的報告,將我們引入基因功能研究的高速通道。魏文勝教授團隊為基於基因組編輯的高通量遺傳篩選方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除了編碼基因,非編碼基因、蛋白的3D結構甚至單個氨基酸位點的高解析度高通量基因功能及藥物靶點篩選均已悉數實現。藥物研發和上市的大幅提速將指日可待。

如今,中國在基因組編輯領域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面,更多的並跑甚至領跑為我國生命醫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許多機會。

模式動物研究方面,季維智教授對靈長類動物的疾病研究及模型的塑造為臨床前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材料。

在基因組編輯工具的開發和基礎研究上,王艷麗研究員,黃志偉教授為推動基因組編輯工具向更準確,更便利的方向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黃行許研究員對各物種基因組編輯的探索給在場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彩霞研究員、朱健康院士、劉光耀教授在植物育種方面也做出了世界矚目的貢獻。

在廣受人們關注的醫藥應用領域,尤其是有可能影響疾病治療甚至優生優育的生殖、發育、幹細胞領域的基因組編輯上,李勁松研究員、李偉研究員、李大力研究員等也就各自的研究進展在大會上做了報告。先進的技術及可預想的未來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以上這些研究在創造未來的同時,也引起了一些有關倫理方面的爭論。因此,本次大會的參會專家們還專門就基因組編輯的倫理問題進行了討論。對倫理問題的把控,也將是遺傳學會基因組編輯分會成立的一個重要意義以及未來的一項重要工作。

2017年9月25日,中國首個以基因組編輯為核心的學術團體,中國遺傳學會基因組編輯分會正式成立。這一刻,我們望向明天,看到無限的希望和挑戰。未來,希望當我們回望現在,這一歷史節點也將因其意義的重大而熠熠生輝。

附:基因組編輯分會委員名單

大會主席:李家洋

大會執行主席:周琪 高彩霞

學術委員會主任:李家洋

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周琪、高彩霞、魏文勝

學術委員會顧問:許智宏、楊煥明、朱健康、季唯智

學術委員會委員: 陳其軍 高冠軍 谷峰 黃行許 黃軍就 黃志偉 賴良學 李大力 李勁松 李偉 劉光慧 劉明耀 劉耀光 邱金龍 松陽洲 田勇 王皓毅 王克劍 王艷麗 吳強 席建忠 向華 謝傳曉 謝卡斌 熊敬維 楊輝 張博 張勇 張昱

組織委員會主席:周琪 高彩霞 魏文勝

組織委員會委員:陳坤玲 谷峰 李偉 劉金星 陸明傑 肖明傑 於昕 張佰茹


推薦閱讀:

為什麼動物混血就能混出花斑,人和人混血就只能混成均勻膚色?
基因GJB2突變位點299 del AT檢測為雜合突變型對聽力有影響嗎?
韓春雨團隊在《Nature Biotech》上發表的 NgAgo 基因編輯技術是什麼?有何突破?
SARS 是生化武器么?
人類是猿類進化而來的,為何現在的猿類沒法進化成人?

TAG:基因編輯 | 遺傳學 | 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