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乎者也羅大佑 一場音樂與人生的思辯?
1982年,羅大佑的第一張專輯問世,
取名為《羅大佑:之乎者也》。
專輯封面上一個披肩捲髮的男子戴著墨鏡,
他在他的專輯前言里說,
這裡沒有不痛不癢的歌,
假如不喜歡的話,
請回到他們的歌聲里,
因為這中間沒有妥協。
用今天的話說,
就是有態度。
在那張專輯裡,
有後來膾炙人口的《童年》、《光陰的故事》,
也有充滿對當時台灣社會諷刺批判的《鹿港小鎮》《之乎者也》,
還有一首關於愛情的,《戀曲1980》。
如果看了今晚的《夢想的聲音》
就能聽到,
羽泉在節目里重新演繹了這首歌。
沒有天長地久,
也沒有你儂我儂,
在那個大街上到處都放著鄧麗君靡靡之音的年代,
羅大佑唱著「你不屬於我,我也不擁有你」撲面而來,
對於當時的年輕人而言猶如醍醐灌頂,
才知道原來愛情還可以如此獨立。
有人說,羅大佑是個哲人,
聽他的歌永遠不會覺得過時。
三十年過去了,
當陳羽凡掃著琴弦,
胡海泉指壓著黑白鍵,
《夢想的聲音》舞台上再次響起這首歌的時候,
不僅是對華語教父羅大佑的致敬,
還有對當下年輕人的忠告。
如今的愛情被包裹上了更多物質的外衣,
也因為物質,
叢生了許多依賴。
羽凡在舞台上嘶喊著
姑娘,世上沒有人有佔有的權利
你不屬於我,我也不擁有你!
這種充滿獨立意識的愛情觀,
在三十年前是一種新鮮的態度,
而在如今看來則是近乎殘酷的批判。
節目背景中不斷地切換著歲月更迭的痕迹。
當年流行的歌如今已是經典老歌,
當年崇拜著的人,
有的已不在人間,
而當年陪在你身邊的那個人是否依舊還在?
或許沒有什麼東西是永垂不朽的,
熱戀中的男女瘋狂地表達著對彼此的愛忱,
但真正能永遠走到頭的戀情卻又如鏡花水月般,
可望不可及。
羅大佑當年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愛情誓言的虛弱和不確定性,
而從不久前才經歷過感情風波的陳羽凡嘴裡再唱出來,
又是另一番領悟的味道。
身邊似乎有很多朋友都在追《夢想的聲音》,
在第一期播完後,
一位大學時的好友發著朋友圈感慨,
第一次聽《綠光》還是個小學生,
如今,女兒都快念小學了。
如果說那些討教者是在節目中追著自己的音樂夢,
那些已成前輩的音樂導師在唱著曾經的故事,
那麼每周收看的觀眾則是在回味著自己年少時的夢,
幾番輪轉。
從前的日子過得慢,
車馬郵都很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在如今喧囂的城市裡,
已沒有太多的空間留給一個人一段單獨的時光去回味。
但如果每周能夠有那麼一個夜晚,
可以靜下來和無數有著共鳴的人
隔著熒幕去共同追憶那麼一首曾經的歌,
遙想著當年的故事,
推薦閱讀:
※楊千嬅的演藝經歷是什麼?
※mc天佑說「喊麥是國粹,我們應該要發揚光大」,你怎麼看?
※電影七宗罪裡面的音樂如何?
※FRETMONKEY介紹
※你最愛謝安琪哪首歌?
TAG: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