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石為鏃射虎狼——原始社會的箭鏃
早在舊石器時代,人類便開始使用弓箭狩獵。當時的弓箭都很簡陋,以箭為例,不過是削尖的木棍而已。這種木箭的殺傷力和穩定性都很有限,用於獵取小型動物尚可,面對大型動物時不免力有不逮。
為了提高箭的性能,原始人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在木棍的頂端安裝箭鏃,以之增加殺傷力;第二件事是在箭的末端安裝箭羽,讓箭矢在飛行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的穩定。
原始的箭鏃多為石質或骨質,另外也有使用蚌殼或鹿角製成的。如濰坊姚官莊龍山文化遺址出土過23枚鹿角鏃和64枚石鏃,其中部分鹿角鏃的外形為三棱狀。
原始人加工箭鏃的手段與其技術水平緊密相關,比如舊石器時代的箭鏃都是打制而成的,相應的,新石器時代的箭鏃則多為磨製。
中國現存最早的鏃便是一枚燧石打制而成的石鏃,該鏃出土于山西朔縣峙峪村舊石器晚期遺址,出土日期為1963年。根據碳14測量,距今28130±1330年,這枚鏃的體型輕薄精巧,後部已經敲打出類似於鋌的結構。
石鏃的樣式多種多樣,除了有鋌的石鏃之外,三角形和葉片形的石鏃也很常見,這些石鏃的材質以具備片狀解理面的板岩為主。
三種石鏃的安裝方式相同,都需要把箭桿頂端劈開,然後以劈開的箭桿夾住鏃體,再使用繩索在劈縫處捆紮,將箭鏃和箭桿固定在一起。
使用上述方法安裝石鏃的話,有鋌鏃的形制更容易和箭桿結合。雖然中國現存最早的石鏃已經有鋌,但一般認為,鏃是按照三角形→梭形→有鋌鏃這樣的順序演化的。即先有三角鏃,其後人們為了把鏃更好的捆綁在箭桿上,才將鏃的後端磨尖,製造出梭形鏃,再後來,原始人將梭形鏃的後端加工成細鋌,有鋌鏃就出現了。
泰安大汶口文化出土過不少骨鏃,按照外形可以分為三種,一種為三角形的骨片,表面僅經過簡單的加工,一種為梭型,尾部較為尖細,一種有明顯的鋌,這三種樣式的骨鏃剛好對應了原始社會箭鏃的三個發展階段。
山西沁水縣下川遺址出土過圓底和尖底的石質箭鏃,其製造時間相對朔縣出土箭鏃較晚,分別距今21090±1000年和15940±900年。兩枚箭鏃的尖端犀利,兩刃和底端較薄,雖然製造日期較晚,但這兩枚箭鏃沒有鋌,形制相對更加原始。
在原始社會,以鋌裝鏃這種技術還處於探索階段。當時的鏃鋌不僅有像後世一些豎直、居於箭鏃底部正中的,還有形狀為斜坡狀的斜鋌。斜鋌鏃安裝時需要把箭桿的頂端也削成斜坡狀,然後再用繩索將兩者纏繞在一起。
隨著原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石鏃和骨鏃已經無法滿足當時戰爭和狩獵的需求。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開始使用青銅製作箭鏃。二里頭出土過多件早期的青銅鏃,一種為帶有尖鋒的圓頭扁鏟狀,後部有尖細的鋌;一種前鋒銳利、中間起脊、兩翼扁平後展成倒刺,後部有細長的圓鋌;還有一種三角形無鋌的。
公眾號號:丑橘先生,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