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HUAWEI P20 淺談四像素合一技術
前言
對花家印象改變最大是從 HUAWEI P9 開始,較好的做工,有特色的徠卡色彩濾鏡都讓人印象深刻。上個月,花家更是發布了擁有 40MP 的 HUAWEI P20 Pro ,即使作為諾粉也頗為感動。
作為世界上第三款擁有 40MP 的手機,HUAWEI P20 Pro(下簡稱 P20P )在技術上相比過去又有什麼突破呢?今天就淺談 P20P 感測器上提到的 「Quad Bayer」 四像素合一技術。
不過在此之前,你可能需要知道 P20P 不是世界上第一款採用該技術的產品。早在數年前,就有不少產品採用該技術。比如 iPhone 6 的前置,OV 爆款的前置,R11s 後置那顆 20MP ,還有 Nokia 7 Plus 前置。有關四像素合一技術,各家的叫法有不同。比如索尼稱作 Quad Bayer,三星稱作 Tetracell,OmniVison 稱作4-CELL 。
四像素合一是一種「硬體+軟體」的技術。
一、傳統攝像頭感測器
在了解四像素合一技術前,先簡單看看傳統攝像頭感測器的技術原理。傳統 CMOS ,採用的 RGB(RGBG) 結構,這個結構由拜耳發明,因此也叫做拜耳濾鏡。
由於 CMOS 本身並不具備辨別顏色的能力,所以此前的照片都是黑白的。拜耳的做法是,在每個像素上都加一個不同顏色的濾鏡,根據人眼對綠色敏感的原理,綠色的像素是最多的,使得每個顏色都能識別一個顏色。
但是每個像素只有一個顏色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還需要通過後期演算法去猜色(反拜爾演算法),最後形成一張完整的彩色照片。
二、四像素合一感測器
隨著影像技術不斷發展,除了拜耳濾鏡以外,還有越來越多不同結構的感測器。比如 HUAWEI P8 採用的 IMX278 ,採用的是 RGBW 感測器,去掉一個綠色的濾鏡,該像素感測器上全部光線都可以通過,理論可以增加感測器的感光度。
而四像素合一技術,其實也是類似地使用 RGB 拜耳的排列,但是在具體像素上卻做了調整。它使用四個同色像素排列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的像素。
以 Nokia 7 Plus 和小米 Note 3 前置來說,它們都是使用 1/3.06 英寸感測器,16MP,1.0um 。以目前 CMOS 的工藝來說,1.0um 在光線充足情況下還可以(勉強)使用,但是在暗光情況下就會受限於小尺寸而感光不足。因此在暗光時,通過四像素合一技術,每個同色的像素變成 2.0um 。
但是當感測器以 2.0um 採樣時,得到了一最終生成的照片卻只有原來的 1/4 像素,也就是 16MP 感測器只能輸出每個像素 2.0um,總像素 4MP 的照片。然後通過後期演算法,重新分隔大像素,使得2.0um 大像素重新恢復到 1.0um ,這樣子整個畫面以 1.0um 計算的話又恢復了 16MP ,可是整個畫面卻有 2.0um 大像素高光的效果。最終實現了在小尺寸 1.0um 像素上實現了 2.0um 高感光的效果。
注意這個並不是插值,感測器物理像素就是 16MP ,不需要通過演算法增加像素,後期只是負責重新排列像素。
簡單來說四像素合一技術的大致工作流程:
1)感測器採用四個同色像素排列順序
2)暗光時,四個同色像素同時採樣,得到一張四倍感光的低像素照片
3)通過演算法重新排列像素,恢復原本小尺寸的單個像素,最終輸出一張高像素的照片
以上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一些軟體檢測 Nokia 7 Plus 的時候顯示「前置400萬像素」。一方面是數據錯誤,另一方面檢測軟體僅僅以大尺寸同色像素作為單個像素,所以顯示400萬像素。(這時候是2.0um呀)。當然也可以自己買一台 Nokia 回來拆解,Nokia 7 Plus 前置是1/3.06,16MP。但是不是每個軟體都會完全使用到四像素合一自帶的「重新恢復像素」的演算法,所以也不排除部分第三方相機自拍只有 4MP ,但是前幾年 OV 已經超級多前置高像素產品,(比如 VIVO X7 開始就用四像素合一)所以主流拍照軟體都會適配。
之前也不少媒體吐槽 OV 前置都是插值,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都不知道這個技術的存在。而且早期的軟體,大部分都無法識別出來,所以才會有這樣子的誤會。 以三星 CMOS 感測器為例,部分型號的感測器,會有傳統 RGB 類型以及 Tetracell 四像素合一,兩種不同排列的可以選擇。
三、四像素合一技術的優勢
1)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在小尺寸高像素的感測器裡面實現了高感光。十年前,Nokia N95 使用1/2.5英寸感測器,5MP ,單個像素要比現在的產品大數倍(大概接近 3.0um 了吧?)。但是隨著感測器不斷進步,現在 1.0um 也能成像。在手機變得越來越緊湊的時候,小尺寸感測器的優勢就非常明顯。而高像素意味著可以實現更多好玩的功能,比如超採樣,同時也給照片後期帶來更多可能性。
2)利用四像素排列的優勢,可以通過控制不同曝光時間,最後合成一張更好的 HDR 照片。下圖來自索尼官網,介紹的是這款 IMX294 產品使用了 Quad Bayer 技術,以實現更好的 HDR 效果。
3)個人覺得「高像素」也可以成為商業噱頭之一。比如早年的 VIVO X9 ,前置 20MP 的 IMX376 ,也是採用了四像素合一技術。去年三星推出的 2X7 感測器,24MP,1/2.8,0.9um。VIVO的 V7+,Y79 就使用這個感測器。今年索尼也推出同規格感測器,IMX576,HUAWEI Nova 3e 首發,同理。前置2400萬耶,好厲害的樣子。
四、 四像素合一技術的劣勢
由於四像素合一採用了非傳統拜爾排列分方式:1)後期演算法中「猜色」環境中,在同色像素中猜色不如傳統拜爾排列的成熟 2)比傳統拜耳佩列多一個「恢復像素」的過程 以上兩點都非常考驗演算法的能力。加上單個像素其實在尺寸上確實感光不足,所以目前四像素合一技術一般作用在前置上。(前置對亮度要求高,但是對細節要求不那麼高)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R11s後置那顆 20MP,而且還是夜間才會啟用的攝像頭,就採用四像素合一技術。(20MP,1/2.8,1.0um) OPPO 的做法是夜間通過四像素合一技術以 2.0um, 5MP 成像,然後恢復 20MP 像素,最後壓縮 16MP 輸出(前後 20MP 不代表後置自動模式有 20MP 噢)。
但是即使四像素合一技術也無法兼顧亮度和細節,畢竟感光真的有限,所以你看到 R11/一加5 系列產品夜間拍照會比同類都暗很多。
五、四像素合一技術展望
P20P 採用四像素合一技術,實現了高像素和小尺寸的平衡。在極小的機身中,放下巨大的感測器(40MP,1/1.7,大約0.9um),自動檔輸出 10MP 照片,意味著單個像素 1.8um 感光。高像素意味可以過濾噪點,實現純凈畫面。四像素合一技術輔助,可以實現高感光,更好的 HDR 效果。
但是四像素合一技術和當年 Nokia 的 PureView 技術,是不同的。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技術(因為我看到了有媒體把 OPPO R11s 的四像素合一比作 Nokia 的 PureView 來寫)。倒是 P20P 通過 40MP 壓縮成 10MP (還有數倍感光的 Mono 實現合成)實現 27-80mm 的變焦(數字變焦),和當年的 PureView 的做法非常相似(哭哭)。
如果日後四像素合一的演算法越來越成熟,在常規像素下(12/16/20MP)能更好兼顧亮度和細節,說不定手機像素還真的會突飛猛進,大概以後 40MP 也會很常見了?
全文完。
(第一次寫專欄,可能存在一些技術上的理解失誤,希望大家溫和地指出。感謝!
參考網站:
1.三星CMOS官網:
ISOCELL Mobile Image Sensor | Samsung Semiconductor
2.三星發布2X7感測器:
Samsung』s New Image Sensors Bring Fast and Slim Attributes to Mobile and IoT Applications | Samsung Semiconductor Global Website
3.索尼IMX294感測器介紹:
IMX294CJK |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4.OmniVison官網產品介紹頁:
Above 13 megapixels
5.OPPO R11S介紹頁:
【OPPO R11s | R11s Plus全面屏拍照手機】前後2000萬 拍照更清晰!-OPPO智能手機官網
圖片來自互聯網...
推薦閱讀:
※處理器為什麼只能有一層器件,NAND卻可以多層堆疊?
※蘋果收購的這家公司,要讓 iPhone 幹掉所有單反
※為什麼現在的cmos工藝一般都是用p襯底,而不是n襯底?兩者有什麼區別啊?
※CMOS中,如果交換PMOS和NMOS的位置會怎麼樣?
※相機的cmos工藝和晶元的cmos工藝相同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