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玫瑰——我在沉睡的春天開放

第90屆奧斯卡評選出爐,我最難忘的是,第一次根本沒來得及看完的《三塊廣告牌》。

其實,有時候我們看大獎評選的過程熱鬧無比,圍觀群眾跟著鼓掌或嘆息一番,但仔細想來,我們很少真正體會哪部電影的好妙之處。今天,我們就從一首插曲的角度,來談談電影設計的匠心。以後,再說哪一部電影好,就多了一條思路。

大家知道,「晝夜詩文」專門做中英詩文互譯、文學與博物知識。今天我們選講的是電影中的一首插曲The Last Rose of Summer(夏日的最後一朵玫瑰)以及引用歌詞的藝術手法。

這首歌曲本是愛爾蘭古老的民歌,後由19世紀愛爾蘭著名詩人托馬斯摩爾(Thomas Moore)重新填詞。歌曲貫穿整個影片,如果可以理解它的意思,就會理解編劇手法高超,此片不負奧斯卡之譽。

影片講述了一位執著倔強的母親海耶斯的輿論求援之路。她的女兒慘遭姦殺後,警察在現有技術和證據的條件下實在無法破案。於是海耶斯便租了鎮上的三塊大廣告牌,每塊牌子上都寫了對警察局遲遲未能破案的質問之辭,由此小鎮陷入了人際關係的風雲漩渦之中。

廣告牌上寫著:

怎麼回事,威洛比警長?

還沒有抓到兇手嗎?

表面看來,這是一個正義母親孤身對抗無能警局的故事。然而,現實遠比童話里的善惡複雜得多,已經身患癌症的警長向來兢兢業業深受小鎮人愛戴,這次已然儘力而為,卻為三塊廣告牌蒙受羞辱而自殺;本應該客觀報導的小鎮記者,卻只熱衷煽風點火;本應被哀悼的蒙受不幸的女兒,的確輕佻不端,整天髒話不離口成天想著出去玩……

你看,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拚命博得同情的,摘下面具露出獠牙,張揚跋扈不可一視的,其實披著立毛的斗篷,裡面是一具弱小的靈魂。我在私播課里《吶喊人物論》時說過,壓迫者和受壓迫者,往往是最容易轉化的。前面還是被趙太爺打耳光的阿Q,進了一趟城,回家就嚇唬王胡,說要砍他的頭;前面還不允許阿Q姓趙的趙太爺,風聞阿Q參加了革命,就趕緊怯怯的迎著低聲的叫「老Q」……

對於女主角海耶斯,我是理解和欣賞多於厭惡,我覺得堅持做一件正確的事情不容易。既是為了遭遇不幸的女兒,也是為了告慰未盡母親職責的自己。當整個小鎮都開始厭惡她的時候,她並沒有軟弱和妥協。我覺得,真的很酷。

我們先來看The Last Rose of Summer的第一節。

分段講解,可以讓我們更輕鬆地讀完這首詩。其實,在一部藝術作品之中,穿插引用另一部作品,即稱為用典的手法,在藝術創作中經常用到。如果可以理解這一點,不僅有利於考試解決同類題目手法、理解音樂與影片的配合,還能更好地欣賞藝術作品。

文學手法[用典]在考題中的常規分析思路:

(1)豐富詩文內容,虛實結合,使文章充實豐富;

(2)含蓄委婉地表達全文的思想感情,富有藝術感染力;

(3)增加文章的文化內涵,引發讀者思考想像。

Tis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Left blooming alone;

All her lovely companions

Are faded and gone;

No flower of her kindred,

No rosebud is nigh,

To reflect back her blushes,

Or give sigh for sigh.

Tis[t?z]it is它是

kindred[『k?ndr?d]adj.同類的

nigh[na?]adj.在附近的

blush[bl??]n.臉紅

你是夏日最後一枝玫瑰

獨自開花;

同伴們,

已然凋謝飛化;

並無同屬

伸出枝芽,

映照你紅艷的面龐,

一同生出嗟呀。

無論是歌曲在影片中出現的位置,還是歌曲的內涵,都很容易讓我們理解這是對海耶斯的吟唱。

細究歌詞,就會發現非常巧妙。她當然是最後一朵玫瑰,長滿尖刺。即使所有人都已經放棄,甚至連她的丈夫和兒子,都不希望她再執著於尋找殺害女兒的罪犯,但她還是一如既往地努力。用「最後一朵玫瑰」來象徵,貼切傳神。

她的同伴們「凋謝飛化」,沒有人支持她伸張正義「伸出枝芽」,但她卻獨自開放,用銳利的刺獨對人間。

用這個思路讀完整首歌詞,你會覺得用這首曲子貫穿整部影片,真是極好的選曲,極妙的暗喻。

特別注意,原詩是隔句押韻,中間換韻。我在翻譯時基本保持了原句的結構。

我們再來看一節:

Ill not leave thee, thou lone one!

To pine on the stem;

Since the lovely are sleeping,

Go, sleep thou with them.

Thus kindly I scatter,

Thy leaves oer the bed,

Where thy mates of the garden

Lie scentless and dead.

pine[pain]vt.為…悲哀;哀悼

stem[st?m]n.干;莖;

scatter[sk?t?]vi.分散,散開;散射

scentless[『s?ntl?s]adj.無氣味的

我怎捨得將你孤獨地舍下!

留在枝頭哀傷;

同伴們已然安睡,

小憩片刻又有何妨。

我願散開香葉,

為你鋪起軟床,

園中的同伴,

已睡入無聞無覺的夢鄉。

不妨把曲中的意思理解為海耶斯的孤獨。沒有人認同她、支持他。所有「園中的同伴」「已然安睡」,正如小鎮上生活的人,早就勸她放下執念,但她卻仍然是枝頭那一朵最後的玫瑰,鏗鏘有力、不折不屈。

電影中有一段,神父來到海耶斯的家裡,勸她放棄,她諷刺神父簡直就是黑幫成員。她的牙醫給她整牙時,故意不給她打麻藥,她就把鑽子直接鉚到了牙醫的指甲里……

海耶斯雖然固執,但相較於那些只想息事寧人的妥協者,她還是更值得尊敬。民眾經常是偏激的,他們貌似嫉惡如仇、從善如流,但往往不分善惡。其實,這件事怪不得警長,但海耶斯有資格繼續她的伸張。

我最喜歡的人物其實是警長威洛比。

身患癌症的他,最終用一把左輪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我看來,威洛比之死,是影片中最震撼的部分。

面對無法破解的案情,警長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去指責或者脅迫海耶斯,他回到現場,重新分析卷宗,儘力做出嘗試。但兇手非常殘忍,放火焚燒了現場,燒掉了任何有價值的證據。我們在偵探小說中看慣無論多麼複雜的案子都會昭雪的劇情,但現實中很多案件就是石沉大海一般,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去讚美和祈盼神探夏洛克了。威洛比非常痛苦,他希望能抓到兇手,畢竟一個好警察的本能就是捉壞人。

沒有抓到兇手的威洛比警長自殺了。在留給海耶斯的信里,他真摯地表達了自己的抱歉。平凡的小鎮,也有每個人各司其職的堅守。遠方的山、近處的火車,是否讓你想到了什麼。

不過,警長的自殺並不全因為這件事,他更想留給愛人美好的回憶。

他陪伴家人度過了生命中最後一天。在河岸邊遊玩後,晚上回到家裡,威洛比哄睡了孩子,將妻子抱上床,還聊了一會兒誰去清理馬廄這樣的家務瑣事。吻了妻女之後,他寫下遺書,然後走到馬廄里,開槍自殺。 

那一刻,我的確驚訝而且費解。直到畫外音開始讀他寫給妻子的遺書,我才明白威洛比的意思。也能夠理解,他為什麼會說: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勇敢的原因」。

This is a case, in some senses, of bravery.

這種勇敢是最後的日子裡的理性抉擇:到底讓親愛的人記住和自己相處最好的時光,還是讓親愛的人記住照顧自己那一段困難的日子。相比之後,威洛比選擇了前者,毅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並且,他認為,這是一種勇敢。

我認為,是這樣的。

如果希望親人的照顧可以讓自己遠離死亡的恐嚇,而將親人陷在生活的泥濘里,在威洛比這種硬漢看來,應該是一種軟弱吧。

This is a case, in some senses, of bravery.

Not the bravery of facing a bullet down;

the next few months of pain would be far harder than that small flash.

No, it』s the bravery of weighing up the next few months of still being with you,

Still waking up with you,

of playing with the kids,

against the next few months of seeing in your eyes how much my pain is killing you;

how my weakened body as it ebbs away

and you tend to it are your final and lasting memories of me.

以前,我們總是說「勇敢地活著」。

對於個體來說,把死亡的輕鬆和生存的艱難比較,後者當然顯得不易,也能突顯人的勇敢。但如果從愛人的視角來看呢,也許用自己堅決地離開,成全別人輕鬆地活著,才是一種「海明威式」的勇敢。

我想起海明威,當被病痛折磨,對打獵失去了激情,生活失去了力量,寫作還經常要查字典,他寧願有尊嚴地面對死亡,所以用獵槍結束了「病痛」的生命。他殺死的不是自己,而是敵人。

我又想起《泰坦尼克號》最後的Jack,他不願意爬上船板,把生存的機會讓給Rose,我覺得這是一種勇敢。

威洛比雖然只是一名小鎮警長,卻有一種大英雄主義。他對事業兢兢業業,同情和憐憫弱者,用死亡捍衛尊嚴,也用死亡和海耶斯開了一個玩笑——他為海耶斯續交了廣告牌的租用費,風趣和機智地回將了海耶斯一軍,太酷。

面對人生如此艱難的選擇,我願意自己來選擇勇敢,而讓親人選擇軟弱。 

海耶斯和威洛比都是「最後的玫瑰」。他們各有鋒芒,前者刺向整個社會,後者刺向身體里的病魔。

由此,我們不妨再來看歌詞的最後一節,你一定會有不同的感觸。

So soon may I follow,

When friendships decay,

And from Loves shining circle

The gems drop away.

When true hearts lie withered,

And fond ones are flown,

Oh! who would inhabit

This bleak world alone?

withered[w?e?d]adj.枯萎的

fond[f?nd]adj.喜歡的;溫柔的

flown[flon]v.fly的過去分詞

gem[d??m]n.寶石,珍寶

inhabit[?n』h?b?t]vt.棲息

bleak[blik]adj.陰冷的;荒涼的

讓我隨你去,

當友誼已是過往的風,

愛人的指環,

光華的珍寶成為落石。

當一片真心化作塵土,

當無數溫情乘風而逝,

誰還願棲居在

這荒涼孤獨的塵世?

本節認知:

1、電影音樂的藝術手法;

2、隔行押韻和翻譯方法;

3、對於「執著」和「勇敢」的思考;

最後,我把譯好的中文版整理如下,願我們在塵世都不孤獨,如果孤獨,願我們仍然選擇綻放。

下面是我最喜歡的一段台詞。

當時,威洛比毫無凝塞地寫好給妻子的信,我想他一定把這樣的告白想過很久、很多次。然後折好信封,放在小花瓶旁。背景里是躺在床上休息的妻子,從床畔露出一雙腳來,顯得自然而恬靜。威洛比站起身,走出房間,離開妻子,走向馬廄,他即將在那裡結束生命,正如中文裡所講「馬革裹屍」一樣,在馬場里,也許是一個現代牛仔能夠做出最好的選擇吧。

你是夏日最後一枝玫瑰

獨自開花;

同伴們,

已然凋謝飛化;

並無同屬

伸出枝芽,

映照你紅艷的面龐,

一同生出嗟呀。

我怎捨得將你孤獨地舍下!

留在枝頭哀傷;

同伴們已然安睡,

小憩片刻又有何妨。

我願散開香葉,

為你鋪起軟床,

園中的同伴,

已睡入無聞無覺的夢鄉。

讓我隨你去,

當友誼已是過往的風,

愛人的指環,

光華的珍寶成為落石。

當一片真心化作塵土,

當無數溫情乘風而逝,

誰還願棲居在

這荒涼孤獨的塵世?

推薦閱讀:

TAG:三塊廣告牌電影 | 歌詞 | 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