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起源新解】1 超越達爾文

手無寸鐵的人類是如何在弱肉強食的叢林中勝出的?

這是大家最經常追問的問題之一,也是起源論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受達爾文影響,很多人將其歸因於直立行走以及由此而來的雙手解放和工具的使用。達爾文(1871)在《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中說:「他們便能用石塊或棍棒去防衛自己,攻擊他們所要捕食的動物,或用其他方法獲取食物。」該理論得到了更新世以來(大約200萬年以來)化石證據的證實,比如近百年來發現的直立人骨骼化石和生活遺迹。但是,卻沒有證據顯示更早的人類已經開始使用工具並取得決定性的優勢。當然,還有很多理論解釋早期人類可能獲得的種種優勢,但也都不盡人意。因此,在《物種起源》出版將近160周年的今天,學者們對人類起源的諸多細節依然沒有達成共識。

讓我們回到問題本身,這裡有幾個關鍵詞需要各位進一步斟酌。在我看來,需要重點考究的有:「人類」、「弱肉強食」、「勝出」這樣三個詞語。從「人類」這個詞中,我們發現問題的大體意思是,為什麼是「人類」勝出而不是我們的近親,比如類人猿。同物種個體或變種之間的競爭最為激烈,顯然,自然選擇是用以解釋的最好的理論工具之一。近百年來,學者們也正是這樣做的,但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第二個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弱肉強食」這個詞,這個詞暗示我們,我們的祖先生活在熱帶叢林之中,那裡充滿了獅子、老虎等食物鏈頂端的貓科動物,我們又是憑什麼和他們競爭並最終勝出的。

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勝出」這個概念。受叢林法則影響,我們很容易把「勝出」理解為「爬到食物鏈的頂端」。現代進化論者卻不這樣認為,赫拉利(2012)在他的《人類簡史》中寫道,「衡量某種物種演化成功與否,評判標準就在於世界上其DNA雙螺旋拷貝數的多寡」。你很可能不認可學者們的這種評判標準,但當你了解了道金斯(1976)筆下自私的基因無所不用其極地拷貝自己之時,當赫拉利(2012)告訴你小麥是如何「馴化」了人類這一「高級物種」之後,你或許會改變自己的看法。

以DNA拷貝數的多寡作為判斷的標準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在這裡我們假定,某物種順利爬到了食物鏈的頂端,但所剩下的個體數量卻少之又少。這好比一幫海盜征服了某座島嶼,但絕大多數成員都犧牲了,所剩幾個也奄奄一息。你能說他們成功了嗎?顯然不能。就像如今瀕臨滅絕的華南虎等頂級獵食者,絕不是成功的榜樣。都瀕臨滅絕了,還能稱他為成功嗎?如果沒有人類這一物種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對他們加以保護,滅絕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還有曾經不可一世的恐龍,如今只能呆在博物館裡供人敬仰。

根據食物鏈的金字塔法則,反而是處於食物鏈下層的物種,其DNA的拷貝數遠遠多於上層物種,按照DNA拷貝數多寡的評判標準,他們才是演化進程中的成功者。對,你沒聽錯,他們才是成功者。比如很多史前魚類,很早就進化出來了,至今發生的變化也就較少,卻一直能延續到今天,而且數量不少。還有赫拉利(2012)筆下「馴化」了人類的小麥,其DNA拷貝數是如此之多,你不得不佩服。當然,他們就是演化進程中的成功者。

正如達爾文(1859)所言,「一切生物都有高速率增加的傾向……如果一個動物能夠用任何方法來保護他們的卵和幼小動物,少量生產仍然能夠充分保持他的平衡數量;如果多數的卵和幼小動物遭到毀滅,那麼必須大量生產,否則物種就趨於絕滅。」處於食物鏈下層的物種,顯然屬於後一種,別說他們的卵和幼小動物,就連他們自己都朝夕不保,他們只能採用後一種策略,即多生的策略,才能保證物種的繁榮昌盛。

雖然醫療技術大大提高了現代智人的繁殖成功率,但處於進化早期的情況並非如此。工業化以前,人類新生兒的死亡率也非常之高。由於智人物種骨盆「扭曲」的特性(Lovejoy, 2005),給母親分娩帶來了巨大困難,分娩時間要比其近親物種多得多(Rosenberg, 1992)。不僅如此,新生兒的成活率並不高。因此只能採取多生的策略,才能成為進化過程中的成功者。

對比現存物種的繁殖策略,或許我們能夠找到早期祖先面臨的繁衍問題和可能的解決方案。當然,這一方案有事後諸葛亮的嫌疑。但是,也只有如此了。就像大多數學者在人類進化過程中關於選擇壓力的研究一樣,採取這樣的研究方法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要想做到多生策略,最容易讓人想到的方法就是一次多生幾個,就像現在有些母親幸運的懷上了雙胞胎或多胞胎,立刻實現了多孩的願望。但從表1-1中看出,現代人並沒有採用這種解決方案。除了個別女性一次生兩個或兩個以上小孩以外,絕大多數都是一次只生一個小孩。

如果一次不能多生幾個,另一方案僅可能縮短兩次妊娠之間的時間間隔。處於育齡的雌黑猩猩,生產後不能立即發情,需要經過3年以上的哺乳期後才能發情,才能再次交配懷孕,兩次妊娠的時間間隔為5年左右。而現代人,生產後即可交配懷孕,兩次妊娠之間的間隔最短僅為1年左右。在計劃生育實行之前,2~3年是普遍現象。如果一個育齡婦女10年內生了4個小孩,而雌黑猩猩卻只了生2個,人類的生產速率提高了一倍以上。顯然,人類更容易實現指數性的增長。

生產後立即發情,或者說人類根本就沒有明顯的發情期,生產不久後即可交配的這一特性非常重要,這就避免了高等靈長類中普遍存在的殺嬰行為。雖然人類也存在殺嬰現象,但目的不一樣,殺的也是極少數。在非人靈長類中,雄性殺嬰的目的就是使雌性儘快發情,儘快投入到下一次的生產活動中。雖然這減少了兩次妊娠之間的時間間隔,但由於上一次分娩的新生命體被殘冷殺害,繁殖的成功率不是提高,反而降低了不少。相對來說,人類的繁殖成功率又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以上是現存物種現代人和黑猩猩之間的對比,早期祖先們是怎樣的?更像現代人還是更像黑猩猩呢?或者又是什麼時候實現了黑猩猩到現代人之間的這種飛躍呢?更進一步說,又是如何實現了這種飛躍的呢?這就是我們的興趣所在。

參考文獻:

Fleagle J G, 2013. Primate adaptation and evolution (3rd ed.)[M].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Lovejoy C O, 2005. The natural history of human gait and posture part 1. Spine and pelvis [J]. Gait and posture, 21: 95-112.

Rosenberg K, 1992. The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childbirth [J]. Yearb. Phys. Anthropol., 35: 85-124.

達爾文, 1859. 物種起源[M]. 周建人, 葉篤庄, 方宗熙譯, 2009. 北京: 商務印書館.

達爾文, 1871. 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M]. 葉篤庄, 楊習之譯, 2009.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34 .

道金斯, 1976. 自私的基因[M]. 趙淑妙譯, 1995. 台北: 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

赫拉利, 2012. 人類簡史[M]. 林俊宏譯, 2014. 北京: 中信出版社.

張鵬, 渡邊邦夫, 2009. 靈長類的社會進化[M].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的物種雌雄比例嚴重偏離1:1?

TAG:人類起源 | 人類進化 | 生物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