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展筆記之五:世界插畫大展·國際安徒生獎(終身成就)50周年展

2006年

Wolf Erlbruch 沃爾夫·埃爾布魯赫(德國)

——富有深刻哲思的生命教材

沃爾夫·埃爾布魯赫

沃爾夫?埃爾布魯赫,沃爾夫·埃爾布魯赫1948年出生於德國北萊茵區的烏珀塔爾(Wuppertal),在學校專研版畫設計和繪畫,之後,成為廣告界的自由插畫者,在各雜誌發表大量的作品。80年末期,他開始寫作繪畫童書。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創作了近百部圖畫書和插畫作品,並獲得了多種獎項,包括1993年德國青少年文學協會圖畫書大獎、2003古騰堡圖書獎(Gutenberg Prize)和2006國際安徒生插畫獎。

沃爾夫·埃爾布魯赫的插畫作品做到了真正的雅俗共賞,被成人和兒童讀者共同喜愛。讀者們很容易就會被他畫中怪異而幽默的角色所吸引,並著迷於畫中富於想像力的細節描繪,他筆下的每一根線條都充滿了靈氣和詼諧感,並且透出一種天才的睿智。

沃爾夫·埃爾布魯赫從不避諱在童書中探討嚴肅的生命議題。2007年的作品《當鴨子遇見死神》,以一種詩意而哲學的方式,通過鴨子遇到死神的故事來告訴孩子:「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打動了無數的世人,贏得佳評如潮。

《當鴨子遇見死神》

當鴨子遇見死神 (豆瓣)

一隻想當爸爸的熊 (豆瓣)

五個丑傢伙 (豆瓣)

雷奧與狗 (豆瓣)

2008

Roberto Innocenti 羅伯特·英諾森提(義大利)

——烽火中的人性光輝

羅伯特·英諾森提

1970年,受到美國知名插畫家約翰·奧爾康(John Alcom)的鼓勵,英諾森提(1940-)開始嘗試童話繪本創作。1983年受邀繪製《灰姑娘》,英諾森提將人物與故事背景改為20世紀20年代的英國村莊,以現代精神重新詮釋經典,從此聲名鵲起。隨後,他陸續為《小木偶奇遇記》《小氣財神》《胡桃夾子》等經典名作繪製插畫。

英諾森提擅長以精細描繪的功力,呈現全景式的逼真場景。他那充滿敘事性的藝術風格、寫實中帶有濃厚的象徵主義詩情,非常引人入勝。而他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首推1985年的作品《鐵絲網上的小花》(Rose Blanche)。未曾受過學院繪畫訓練、自學成才的他,通過細膩寫實的畫面,帶引讀者親臨他所經歷過的大時代巨變。

《胡桃夾子和鼠國王》

《鐵絲網上的小花》

灰姑娘 (豆瓣)

房子 (豆瓣)

胡桃夾子 (豆瓣)

鐵絲網上的小花 (豆瓣)

木偶奇遇記 (豆瓣)

2010

Jutta Bauer 尤塔·鮑爾(德國)

——深耕說故事的力量

尤塔·鮑爾

尤塔·鮑爾(1955-)出生於一個快樂的大家庭,非常重視家族的愛與緊密關係,她創作的題材大多有濃濃的親情。鮑爾獲頒「國際安徒生獎」時,曾提到她的書中藏有許多她所愛的人,比如,2009年獲德國青少年文學插畫特別獎的繪本《爺爺的天使》(El Angel del Albuelo),就講述了她的爺爺和奶奶(天使)的故事。鮑爾書中的企鵝、熊。小孩,則大多與她摯愛的獨子賈斯柏(Jasper)有關。

2001年獲得德國青少年文學獎的作品《大嗓門媽媽》(Schreimutter),是鮑爾第一本自寫自畫的繪本。鮑爾創作時,並不會特別設想是要畫給小孩看的童書,比如《幸福》(Selma)其實是給大人看的故事,《神奇的色彩女王》(Die Koenigen der Farben)也不是專為小孩而畫。她擅長使用極簡的圖文與留白來說故事,她覺得:說故事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孩子在故事中發出疑問、解決問題、建構世界,在故事發展中可以看到孩子的原創力和想像力,大人卻慢慢遺失了這個能力。

《爺爺的天使》

《大嗓門媽媽》

幸福 (豆瓣)

爺爺的天使 (豆瓣)

神奇的色彩女王 (豆瓣)

大嗓門媽媽 (豆瓣)

當世界還不存在的時候 (豆瓣)

2012

Peter Sis 彼得·西斯(美國)

——記憶密碼的鄉愁地圖

彼得·西斯

西斯創作的繪本相當豐富,有為孩子寫的《小女兒長大了》(又譯《瑪德琳卡》)《我有一隻狗》(又譯《瑪德琳卡的狗》)等。他最典型的作品,則是《跟著夢想前進:哥倫布》《生命之樹——達爾文的一生》《星際信使》等傳記類繪本,以及為下一代記錄故鄉布拉格傳奇的《三隻金鑰匙》。

彼得·西斯(1949-)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父親因是電影製片人的特殊身份,得以在外旅行,而西斯則由父親所帶回的遠方故事開啟了想像。完成學業之後,西斯投入電影工作,曾以動畫短片《頭》贏得柏林影展「金熊獎」,並於1982年赴美。留美期間,西斯開始創作童書繪本,於2012年獲頒「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

《星際信使》

生命之樹 (豆瓣)

星際信使 (豆瓣)

瑪德琳卡 (豆瓣)

瑪德琳卡的狗 (豆瓣)

2014

Roger Mello 羅傑·米羅

——拉丁美洲的人道主義火炬

羅傑·米羅

2014年,「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頒予了巴西插畫家羅傑·米羅,他是該項大獎歷史上第一位獲得這項殊榮的拉丁美洲創作者。

羅傑·米羅(1965-)生於巴西。擁有工業設計學位的米羅創作了上百部作品,涵蓋詩集、短篇小說、劇本以及童書繪本。他的故事經常取材自巴西民間故事與傳說,融合拉丁美洲嘉年華式的繽紛色彩及抽象表現主義、立體派等現代藝術風格,創造出極其強烈的視覺語彙。

米羅總是透過畫作傳達濃厚的社會批判,試圖喚起省思。例如《小燒碳工》(Carvoeirinhos)是控訴無情資本家剝削童工累積財富的悲慘世界,《沼澤地的孩子們》(Meninos do mangue)則是描述住在紅樹林的孩子,必須趁著潮汐捕捉魚鱉以維生。米羅的人道主義精神在歐洲備受推崇,巴黎圖書館還將他的《沼澤地的孩子們》等數本作品,選為「踏入成人世界前必讀書目」。

《羽毛》

《卡塔利娜船》

《沼澤地的孩子們》

羽毛 (豆瓣)

若昂奇夢記 (豆瓣)

沼澤地的孩子們 (豆瓣)

小小燒炭工 (豆瓣)

最後關頭 (豆瓣)

The End

相關鏈接:

觀展筆記之一:世界插畫大展·國際安徒生獎(終身成就)50周年展

觀展筆記之二:世界插畫大展·國際安徒生獎(終身成就)50周年展

觀展筆記之三:世界插畫大展·國際安徒生獎(終身成就)50周年展

觀展筆記之四:世界插畫大展·國際安徒生獎(終身成就)50周年展

寫在最後:

看展用了將近3個小時的時間,租了一台講解器,每段每段地聽,一幅一幅地看。遺憾的是,看展之前並沒有做足功課,以致對於大部分畫家及其作品並不熟悉。出於對兒童影視、文學、繪本的興趣,回來後決定將這25位畫家的生平、作品進行一番梳理,一方面加深自己的印象,另一方面也為之後查閱提供便利。

又:

原本在豆瓣花了好幾天才完成的東西,今天心血來潮聽著搖滾喝著咖啡用Ctrl+C & Ctrl+V一個多小時就全部搬運過來了。哎呀呀。。。


推薦閱讀:

盤點丨回顧2017年里最令你記憶深刻的一場藝術展
巴塞爾香港2018|如果有錢,我會買這80件作品
假展覽/王青山:再造自然
假展覽/程雪力:待到山花爛漫時
你對於展廳設計的印象是什麼樣的?

TAG:經典繪本 | 展覽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