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夾雜的幾種情況和倡議

不少人說話,或者就說知乎答案吧,會出現中外文夾雜的情況。這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我感覺情況比較複雜,所以這裡寫篇分享發表一下意見。

我們就說中英文夾雜。有這麼兩種,舉個例子:

1.today你有沒有go shopping啊?我們meeting剛finish,go吧?

2.XXX於XX University取得了Doctor學位,研究領域是Hyperbolic spaces.

第一種情況,往往會引起更多人的反感。因為這種英文夾雜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而且很不自然。第二種則經常在職業人士對話中發生,大家也就習慣了,有一部分民族主義情緒強烈的人會比較反感。

我覺得第一種現象是很不好的。大家反感自然有其道理。第二種則情有可原。老實說,我寫知乎答案,很多時候先想到的就是英文詞,然後再想一個中文詞替代。第二語言的學習和使用會影響到第一語言的使用的。

但是,我後來想了想,儘管第二種情況不應該受到太大的職責,我還是提倡大家在任何情況下使用全中文表達,避免中英文夾雜。比如,第二種完全可以說:『XX於XX大學取得了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是雙曲空間』。

原因是,中文在科技、金融很多職業領域還是一種表達力相對英語來說較弱的語言。這種較弱的表達力和這些領域中英文夾雜的現象互為因果,產生了惡性循環。作為中國人,有責任提高中文的表達力。所以即使在專業或者職業領域,也最好使用全中文表達。如果遇到有歧義的,可以在正文里使用中文,同時加括弧加註外文。正式的新聞媒體和教科書上,則應該杜絕中英文夾雜。

其實如果大家留心,學術術語絕大多數也是有中文詞的。比如manifold,中文是流形,這個翻譯非常美麗,但這個詞卻常常被用來證明中文沒有學術用語。我遇到一些美高、美本的同學,常常誤以為中文沒有專業術語的表達,其實只是他們不知道而已。當然,並不能強他們所難,因為他們通常很久不使用中文,也沒有學過這些術語的中文表達。

我自己研究的領域之一moonshine,中文翻譯就是『月光』,放在弦論的上下文中根本不會產生歧義。

我還真想不出在自己的領域有什麼沒有中文對應的術語。

後記: 我之所以想到寫這個,是因為剛剛寫到『micro-aggression』這個詞,突然覺得這樣很不好。這個詞描述的現象既然在中文世界也出現,就應該有個中文詞。這個詞也並不難造,『aggression』這裡對應冒犯的意思,所以自然『micro-aggression』就是微冒犯。所以我用了微冒犯,同時括弧附註了『micro-aggression』。

推薦閱讀:

【寫名系列】如何高大上地用瓦肯語寫出自己的名字?
女獵頭遇到候選人性騷擾,一定要這樣做……
大家閨秀跟小家碧玉的區別是什麼?
平等?公平?正義?公正?公平正義?迷之混亂!!
日語有一馬斯,韓語有思密達,那外國人胡亂講漢語是什麼樣的?

TAG:語言 | 物理學 | 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