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油周期詳解之一(機油成分篇)
前言:不少男人天性就喜歡機械,我也不例外,自買車以來,沒少瞎折騰,自己沒事給車打個蠟,輪胎充充氣,換個火花塞都是家常便飯。當然,更少不了研究機油。
機油論壇里有句名言——一入油壇深似海!這句話形容的很貼切,各種參數、標號、粘度、剪切值、傾點、閃點讓人眼花繚亂,更不要說機油真假的辨別了。
機油研究久了,多少有點自己的心得體會,下面我們來說說換油周期的問題,這也是平時論壇大家討論最多,也最糾結的問題之一。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個概念——木桶理論。又稱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論,水桶短板管理理論,所謂「水桶理論」也即「水桶定律」,其核心內容為:一隻水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
接著,我們要來了解一下,機油的成分組成:機油主要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組成,基礎油分為Ⅰ、Ⅱ、Ⅲ、Ⅳ、Ⅴ類基礎油。添加劑主要由:粘度指數改進劑,傾點下降劑,抗氧化劑,清凈分散劑,摩擦緩和劑,油性劑,極壓劑,抗泡沫劑,金屬鈍化劑,乳化劑,防腐蝕劑,防鏽劑,破乳化劑等構成。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就明白為什麼我要提到木桶理論了。是的,機油的基礎油和添加劑就像組成木桶的一塊塊木板,更換機油的周期不取決於機油里那種添加劑最多,而是取決於哪種添加劑先消耗殆盡或者失效。
舉個例子:即使灰殼清凈分散劑添加的再多,但抗氧化劑加的少,那麼即使機油還有很強的清除油泥的能力,無奈基礎油已經被過度氧化,只能更換掉了~即使嘉實多抗磨劑加的再多,甚至加入有機鉬,但清凈分散劑相對較少,一旦清凈分散劑消耗光,再八倍抗磨也抵不住油泥的產生。
因此,機油的添加劑配方和配比其實是件很玄妙的事情,除非你有獨家專利,不然各個機油生產廠商的添加劑配方基本大同小異,PAO+抗氧化劑多放點就是安索,XHVI+清凈分散劑多點就是殼牌,多放點抗磨劑再加點有機鉬就是嘉實多~
下面再來說說機油添加劑,目前市面上的機油添加劑主要成分其實就一種或幾種,基本都是抗磨劑外加點粘度指數改進劑什麼的,加到機油里不能說沒效果,但會給車主一種錯覺,覺得加了添加劑後,機油就能多跑幾千公里,其實一旦其他添加劑消耗殆盡後,反而得不償失。
再來說說機油濾紙測試機油壽命方法(科學名稱叫斑點法),很多人會在論壇里曬機油濾紙的油樣,再讓大神看一下到底還能用多久。在這裡我要說的是,斑點法是一種已經被淘汰的檢測方法,這種方法雖然有它的科學合理性,但也有它的局限性。斑點法只能測試基礎油的抗氧化性,其他添加劑的消耗在濾紙上根本無法顯示出來,不信你可以拿家裡花生油用試紙測一下,保證油樣非常好看。
下篇預告:換油周期詳解之二(行車狀況篇)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