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1300萬胎兒,死在中國孕婦的子宮裡!
在這裡一刀兩斷,教女無方的父母在這裡捶胸頓足,此外,還有不計其數的狗血劇情……
在他們看來,這裡的一切,都成了整個人生中不可撤銷的污點。
1
去年夏天,深圳某醫院計劃生育(人流)門診來了一位怯生生的面孔。校服裝扮、青澀模樣,陪同前來的中年女子,面色鐵青,不時對她大吼大叫。
這個孩子叫欣欣(化名),才13歲,讀初二。癥狀是嘔吐2周,當做「腸胃炎」治了一段時間無效。
小燕姐是這裡的主治醫師,對類似情況可謂輕車熟路,她已經猜出了七七八八,說,去做個HCG檢查看看吧。
結果是「陽性」,結合其他檢查,發現原來欣欣已經懷孕8周。欣欣險些遭到了父母的「混合雙打」。
小燕姐問她,你知道這個檢查結果意味著什麼嗎?她搖了搖頭。
欣欣的手術倒是還算順利,並沒有拚命喊痛。她似乎對自己的身體發生的變化不以為然,也不知道今天的這件事,會對她未來的整個人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對於這類未成年人,人流術後的「規定動作」,就是要宣導正確性生活觀念,防止悲劇再次發生。小燕姐拿出「教具」——避孕套和避孕藥具,準備給欣欣補上一堂學校里沒有的性教育課。
中年女子這時粗暴地走過來,把醫生手裡的東西拍翻在地:「你在教我女兒什麼東西?什麼醫生,思想這麼骯髒!」說罷,連拉帶拽地把還在休整狀態的欣欣拽出了門外。
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僅僅過了七個月,欣欣又來了,身後還是那個垂頭喪氣的母親。
一個13歲的姑娘,7個月內背負了2次流產的「紀錄」——然而,直到最後的最後,小燕姐都沒有見到,那個傷害了欣欣兩次的男人到底是誰。
2
情人節、白色情人節、聖誕節、七夕節過後的一個月,就會迎來人流門診的人氣高峰。
1月底,清冷徹骨的北風呼嘯,一對情侶在小燕姐的診室外吵吵鬧鬧。
阿奇(化名)堅持想把孩子生下來,但男朋友祭出了萬能理由——「時機不成熟,沒錢!」
嗯,多少對不願成婚的男女,都會在人流室上演一出糾結大戲。
手術後,阿奇坐在休息室里,不吃不喝,表情木然地悼念著尚未問世的孩子,抿嘴強忍著術後宮縮的疼痛。
孩子的父親猛烈地推了她幾下,冷言冷語道:「你現在這樣到底是什麼意思嘛,這不是早就說好了嗎?」
呵呵,一個不願盡責的父親,連對孩子的消失也這樣不以為然,也無暇顧及自己女友身心的雙重痛楚。
阿奇在護士的攙扶下走出醫院,眼前的男人試圖伸手幫忙了下,又迅速抽回。
小燕姐說:其實這還算好的,畢竟男的還陪著來了不是?更常見的是,一個妹紙無人陪伴孤苦伶仃地來做手術,刷的還是自己的卡呢!
3
有時候,「人流」的背後是一本難念的家庭經。
31歲的李璐(化名),經過多年備孕,終於在去年年底成功懷上寶寶。
始料未及的是,一次產檢中,醫生竟然發現她患有乳腺癌!
這意味著,李璐必須馬上終止妊娠,接受手術和化療——若是她一味強行生下小孩,體內激素的變化可能會導致癌症進一步惡化。
更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若癌症進展快,大人小孩都可能保不住。
擺在李璐自己和家人面前的,是一次生命的艱難抉擇。經過協商,她和老公決定放棄孩子。
可是她的公婆堅決不同意,理由是:李璐已經30多歲了,現在不生,以後生就更困難了。
「別人的媽媽都是冒著生命危險把小孩生下來的,她這倒好,還沒怎麼樣呢,自己就貪生怕死不要小孩了。」
聽到這個說法,小燕姐很憤怒:為了一個未出生的胚胎,你們連兒媳婦的命都不要了嗎?
孩子的爸爸拗不過孩子的爺爺奶奶,自己偷偷去把手術知情同意書籤了字。
可是,李璐的灰暗人生,並沒有因為這一次的懸崖勒馬,而得到改善。
在家裡,李璐經常遭到公婆的冷嘲熱諷,「克子命」、「克夫命」這樣的惡毒辭彙,李璐每天都要傾聽好幾遍。
乳腺癌的手術與化療,本身就是對身體的一場摧殘。身心疲憊的李璐,又患上了「流產後抑鬱症」,失眠與痛哭,成了她的家常便飯。
乳腺癌畢竟是個恐怖的疾病,流產後的抑鬱症更是雪上加霜。作為醫生的小燕姐也無法預料,李璐未來的人生路如何走下去。
4
正能量的故事也是有的。
萱萱(化名)和她的男朋友都是澳大利亞留學生。暑假回國後,萱萱偶然發現自己懷孕了。
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手術。出乎小燕姐的意料,萱萱一直在嘻嘻哈哈,而她男朋友卻一直噓寒問暖,不停地在跟醫生反覆確認,他在GOOGLE上搜到的各種人流安全注意事項。
聽慣了哭喊聲的小燕姐,面對萱萱的笑臉,反而有點不適應了。
術後,萱萱男友拿出手機,說要跟她一起拍一張照片。
「我現在這麼丑,拍什麼照片呀?」萱萱不解。
「我要永遠記住這一天,再也不能犯同樣的錯誤。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男孩握著萱萱的手,一臉鄭重。
小燕姐心裡默默點贊:到底是留學生啊,思想境界就是不一樣!
5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月子」對於女生而言,是必須被好好善待、萬千寵愛的一段歲月。它幾乎成為了,一個女性為一個家族添丁續脈後的獎賞。
而在許多農村家庭里,月子期間對產婦的大滋大補,與其說是「更好地補充營養,促進產後康復」,倒不如說是沾了孩子的光,是為了讓新生兒有更充足的奶水供應而已。
在這個產婦被工具化,封建意識和小農意識殘存的國度,順利生產的婦女,月子期間倒還能「母憑兒貴」,若是一個「流產」婦女呢,未能留下寶寶的她們能否獲得同等的待遇?
按照目前醫學界流行的觀點,人流手術後,女性需要15天左右的休息時間,坐一個「小月子」,廣東省實施〈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辦法》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終止妊娠的,根據醫療機構的意見,可享受15天至30天產假。
然而,現實情況是,「人流」後的「小月子」,根本沒有幾個女性能夠獲得優待。
首先,出於隱私考量,很多女性都不敢對外公開「流產」的恥辱經歷,大多都是術後默默忍受2-3天就回去上班;
為了避免成為同事親友嘴裡的談資,她們又哪裡敢輕易申請「流產假」這樣燙手的「福利」?
況且,「流產」對於整個家族而言,不僅沒有功勞,反而是造孽的罪過,「小月子」這種喪氣的事情,又怎麼可能得到全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
輿論和精神的雙重壓力,輕重不等的術後疼痛,以及未來再次生育的風險,都是壓在人流婦女身上的大山,人們只知道對「坐月子」產婦體貼入微,又何嘗能把同樣的呵護分攤給那些「坐小月子」的可憐媽媽?
6
近年來,人們終於開始將目光聚焦到流產婦女這個邊緣群體之中。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重複流產率高達50%,88.2%的不孕不育女性做過人流手術。
學者們普遍認為,導致重複流產的原因主要是:年輕育齡人群避孕意識淡漠或對避孕方法的認識存有誤解,且我國尚未全面開展流產後計劃生育服務。
流產婦女,已經成為一支人數頗為龐大的弱勢群體。
在這種背景下,醫務工作者紛紛提倡「流產後關愛」(即POST-ABORTION CARE),簡稱PAC。
根據WHO的指南,PAC的核心成分包括流產併發症的醫療服務、流產後計劃生育服務(PAFPS)、流產後諮詢服務、流產後社區服務以及流產後生殖健康綜合服務等等。
2011年9月,歷史性的時刻終於來臨,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啟動了「關愛至伊 ? 流產後關愛(PAC)」公益項目,同期設立「伊愛基金」作為項目支持,在全國範圍內開展PAC優質服務醫院建設工作。
「我們不僅要從醫學上解決流產婦女的問題,還要從心理上、精神上和文化上改善她們的處境」——這,已經成為了眾多醫生和學者的共識。
惟願每一個「人流」後的母親,生命能夠開綻另一道曙光。
了解更多:liumiao0845
推薦閱讀:
※〔法律〕以色列女性合法墮胎後為何可能會成為離婚過錯方?
※尊重生命就是救贖自己 | 學道隨談:觀《京城81號Ⅱ》談「靈嬰」由來及影響
※那些十幾歲未成年的女孩懷孕墮胎後,現在怎麼樣了?
TAG:墮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