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糖人玩到最高境界是種怎樣的體驗?

你還記得小學門口那位玩糖的叔叔嗎?

你還記得舌尖上的那份甜膩的糖味嗎?

你還記得自己曾經羨慕別人轉出的龍鳳造型嗎?

來和我們一起推動轉盤,回到那個甜蜜的時候,探尋那些現在幾乎遍尋不到的「糖人」吧!

前段時間友人思思旅行歸來,帶了一盒曾經大火的「星空棒棒糖」給我做伴手禮。都是嗜甜如命的女孩子,只看了一分鐘漂亮的星空圖案,就迫不及待拆了包裝塞進了嘴裡。畢竟在吃貨的眼裡,顏值可不是最重要的。

星空棒棒糖

一種來自於美國的創意糖果,在互聯網上也名太陽系棒棒糖,是一種純手工製作的棒棒糖。製作方法是採用可食用的星空圖案的糯米紙,周圍裹上分別由美國異麥芽酮糖醇、美國玉米糖漿、澳大利亞原生態食用色素、韓國精幼白砂糖四種原料所製成的糖漿。

「這糖啊,還是小時候好吃。」思思同學抓著棒棒糖下面的小白棍,含糊不清地說:「筱離你小時候吃過糖人嗎?就是吹出來的那種糖人!造型很多,特別甜也超級好吃,我小時候可喜歡吃了。」看她一臉憧憬的樣子,我想起小A是湖北天門人,那裡的糖塑藝術遠近聞名。

天門市

古稱竟陵,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北端,南濱漢水,西越京山縣與大洪山相連,境內湖泊池沼眾多,生產魚、蝦、蓮藕、菱角,品質優良。

「天門糖塑」,是湖北省地方傳統的手工藝品,歷史十分悠久,這個工藝的形成和當地的氣候條件有著很大的聯繫。「六年五水淹,一望無有邊,低處的水齊樹顛,高處的水上牆尖。」這首明清兩朝和民國期間在天門境內廣為流傳的民謠,是當時濱湖地區水患嚴重的直觀表達。可就像老話說得「好死不如賴活」,這日子總歸是要往下過的,於是無數天門人只能背井離鄉,出門謀生,而做糖塑就是當時大部分天門人逃荒的謀生手段。「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天災刺激了這種技藝的發展,天門糖塑在製作和工藝上始終高人一籌,激烈的競爭態勢也造就了許多精品。

?. 糖塑

天門糖塑精品迭出,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糖塑做不出的。

這些栩栩如生的糖塑作品,看都看不夠,哪還捨得吃哦~

《三怕》

《西遊記》

《西湖遊船》

《姜太公釣魚》

《獅子護崽》

《麒麟送子》

提起兒時的記憶,思思的話匣子是關也關不上:「我小時候吃的糖人可比棒棒糖複雜多了,這要是擱以前,別說一盒子星空,都能給你做個王母娘娘蟠桃會出來,四海八荒各路神仙要誰做誰。」

寶寶,你說的是這個四海八荒么?

她說完我倆就捂著嘴笑到停不下來,不過細究的話這話倒是也不假。近代民間藝人都認同天門糖塑是由祭祀用的「糖供」演變而來的,在舊時,由於人們對於神靈的崇拜,使得祭祀成為極為隆重的大事,要用上好的供品,「糖供」就是其中之一,後來逐漸演化成寓意吉祥的一種象徵,所以題材也大多與神靈有關,而且從造型特徵、人物服飾的裝飾手法等都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典型印記,所以也被稱為古代糖塑的「活化石」。

天門糖塑題材大多與神靈有關,也被稱為古代糖塑的「活化石」,你看下面威風凜凜的大聖、造型逼真的八仙系列、生動威武的哪吒、還有那雷神,就是小編想像中的神仙樣子呢~

《齊天大聖》

《哪吒鬧海》

《雷神》

《斬白蛇》

《八仙系列》

《仙家雲集》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天門當地的審美大俗中不求精美與高雅, 民間美術作品線條粗曠清晰,色彩單純明快、搭配對比強烈,飽和的色彩明度和純度保證了畫面的艷麗,產生色彩對比和諧之美。由於不受制於傳統原色的限制,天門糖塑在題材方面就更加廣泛。神話傳說、歷史典故、人物故事、民間戲劇、吉祥喜慶、風景花卉、飛禽走獸、花鳥魚蟲、器物用具等都可以作為糖塑的題材,堪稱民俗生活的大觀園。

英雄人物篇

《薛仁貴徵東》

《穆桂英挂帥》

ㄨ. 故事篇

武松打虎、殺潘金蓮,文王訪賢請姜子牙出山,劉備麾下五虎將威名遠播,這些故事做成糖塑,畫面感油然而生。

《武松打虎、殺嫂》

《文王訪賢》

《五虎將》

《螞蚱》

《龍鳳燭》

《濟公》

?. 民俗篇

飛禽走獸、花鳥魚蟲、器物用具等都可以作為糖塑的題材,堪稱民俗生活的大觀園。

《水牛》

《牧童騎牛》

《豬八戒背媳婦》

有的題材還特別幽默,名為《童子戲雞》,表現了一個男嬰要捉公雞,而公雞要啄男嬰的「小雞雞」。由於公雞裝在彈簧上,晃動竹籤時公雞就會不停地啄。這是類似歐洲「撒尿的小孩」的題材。「雞」諧音「吉」;「雞啄雞」諧音「吉上吉」。真是個吉祥的題材呢!

小時候街頭巷尾總能見到的「吹糖人」,背後竟然還有著這麼多的知識和講究,想想小時候圍在攤位前眼巴巴看著別人轉出龍鳳造型的日子,竟然這麼懷念那時候不諳世事的自己。

說得我已經忍不住要去找找自己小時候的照片了,所以今天故事就講到這吧!下期再一起探討小時候總也抽不中鳳凰的心酸以及那神奇的製作過程吧~我們不見不散哦~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oamxJVUgtRUJpSjVyVHN6OTJ5VQ==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本帖為「楚地拾遺」原創,更多精彩請關注「楚地拾遺」官方微信喲~

文 | 筱離

圖&編輯 | 璇子

推薦閱讀:

二十四節氣的養生之道
嘉峪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 嘉峪關民間小調?
死守非遺,還是讓中國傳統文化好好兒活下去?(上)

TAG:傳統手工藝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路邊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