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假貨年年有!——中國心理網:幫你擦亮眼!

看完315晚會那慘不忍睹的假貨,親們有沒有一種生無可戀的小情緒在慢慢滋生呢?反正小編是痛心疾首無語凝噎呀!哎,生活還要繼續,既然商家的真假與否我們難以改變,那麼我們就擦亮雙眼,做一個精明伶俐的「小市民」吧!今天呢,中國心理網專員就給大家解讀一下在購物過程中6種最常見的心理學陷阱,可不要掉進去了哦。

陷阱1 心理賬戶誤區

比起工資,你更可能把獎金揮霍一空

聽說很多公司都貼心地在雙11之前發績效獎金,實際上,這對賣家們倒是更體貼,因為人們花獎金時更容易大手大腳。人們對不同的收入會設置不同的心理賬戶:對待工資小心謹慎,對待獎金或其他意外之財則會痛快消費;不僅如此,收入數量的不同,也會影響人們的消費傾向:在拿了一大筆收入的時候不願意花錢,而在有一筆比較小的收入時反而容易把這筆錢花光。

排雷指南:不要人為地給收入貼標籤,對不同來源、數量的財富一視同仁,花工資時不必太緊張,工資外的收入也不要大手大腳。

陷阱2 聯合評估誤區

貨比三家,最後買了個最不實用的

現在購物平台功能完善,想買的東西有成百上千的替代品,自以為精明地挑到最好的,卻可能因為執著於細節的對比,買了最不實用的那個。在對物品做單獨評估時,可能無法進行比較,但聯合評估時,卻會受到容易對比但其實並不重要的特徵所影響,做出失誤之舉。因為大多數東西,買的時候是做聯合評估的,但回家真用的時候,那些細微的差別你根本感覺不到。

排雷指南:除非必要,別被各種你根本看不懂的配置參數牽著鼻子走,而忽略了真正影響使用的特徵和屬性。

陷阱3 交易偏見

看到折扣就剋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

為什麼一提到雙11、女王節你就熱血沸騰?因為折扣大呀!無論何時何地,促銷兩個字會刺激顧客的購買慾,讓人忘記是否真的需要,而只是一心想著自己佔了大便宜。人們通常在交易中會受到無關參考值的影響,儘管原價已經和現在不相關,但我們還是不可避免地拿現在的價格和原來的價格做比較,差額越大就越覺得滿足。

排雷指南:不要被原價或其他不相關出價所困擾,尤其是當你急用某件東西時,你應當只考慮商品能給你帶來的真正效用和你要付出的成本。不要因為貪便宜去買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同樣,如果價格回調,也不必因為價格髙而不買自己確實需要的東西。

陷阱4 沉沒成本誤區

沒中意的?寧肯買錯也不放過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商場里轉了幾個小時仍舊一無所獲,但卻不甘心就這樣回去,無論如何也要買點什麼,其實本身並不需要、可能也不喜歡這件東西。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情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面有過投入。這些已經發生不可以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就是沉沒成本。

排雷指南:下次做決策時你應該只考慮某件事情本身的收益和成本,不需要也不應該考慮已經付出的成本。比如花800塊錢買來的羊毛衫,穿上身很不舒服,這個時候不要因為花了錢就勉強自己穿,既花錢還要受罪。當然,如果可以,最好的辦法是把它退掉。

陷阱5 過於自信、損失規避

7日無條件退換,大部分人從沒用過

很多商家打出7日無條件退換的承諾,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呢?這是為了減少顧客的疑慮,幫你更快地決定消費。當你看見無條件退貨時會想,買吧不合適大不了退掉,可事實是,不合適的衣物大部分都被閑置在家而不是被退掉。中國心理網研究發現,人們常常對自己的能力或行動過於自信,比如大多數的人都覺得酒後開車可能會出車禍,但是自己喝了酒以後卻是可以控制住的。而損失規避是指,相同的一樣東西,人們失去它所經歷的痛苦要大於得到它所帶來的快樂。

排雷指南:你需要明白,這件東西買回去你很可能就不會再退換了,所以下決定前要三思;而如果已經買到手,不妨想一想損失規避的心理陷阱,不要把它當做你已經擁有的東西,不合適就趁早退掉。

陷阱6 適應性偏見

確認收貨後快樂感極速下降

從下單到等待收貨這個過程常常讓人覺得漫長,但卻恰恰是最快樂的時候。而一旦收到東西,從確認收貨的那一刻起,你的幸福指數就會開始下降,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後就會完全消失。典型表現是人們對外界環境刺激的反應會逐漸減淡。人們常常以為,改善了物質條件會帶來長久的快樂,事實上,人們很容易對物質性的東西產生適應性。

排雷指南:如果你本身的房子已經比較寬敞,換個更大的房子並不能給你帶來想像中的幸福感。在金錢一定的前提下,意識到自己對物質性的東西有強大的適應性,不妨多花點錢在和精神相關的東西上,吃飯、旅遊、聽音樂會,或者見你的朋友,都會給你帶來更加長久、更加愉悅的心情。

經過小編提前排雷填坑,讀者朋友們有沒有更難被賣家忽悠了呢?哎呀,萬惡的賣家來打我啦!親們快舉手點贊,評論護體吧!


推薦閱讀:

如何幫消費者消除心理負擔,讓購買行為更加心安理得?
從新奇特商品連鎖店到全球最大玩具城:三胞集團如何應對消費升級
【小Q分享】2017知乎總結以及感悟

TAG:3·15晚會 | 消費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