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被掩蓋的經濟真相》
這本書的作者高中肄業,最後靠自身努力拿到了經濟學的博士學位,他把經濟學原理和社會現象結合起來看,旁徵博引,嚴謹求證,逐一駁斥了一些看似合理實則完全是主觀臆造(或者別有用心)的謬論。本書很多結論很精彩,但是推導過程更是精妙。作者採用逐個因素排除法,排除干擾因素,顯示最終真相。在證明自己觀點的時候引用了大量調研數據,以及案例的對比。同時,在求證的過程中,不急於武斷下結論,而是不斷探討,窮極所有可能性,最後得出結論。要學習如何與人理性撕逼(社會現象),這本書覺得能讓你功力大增。全書精彩摘要如下:
1、經濟謬誤可以分為:零和型謬誤,合成型謬誤,下棋型謬誤和開放型謬誤
2、零和型謬誤:在租戶和房東,僱主與僱員,國際貿易各方之間,他們自願進行交易的前提是:各方進行交易比交易之前能活得更多利益。法律法規偏袒任何一方,使交易的另一方受損。實質上雙方的利益都會受到影響。租房管制,導致商家不願意新建房產,房東也不願意修繕房屋,實際上導致房屋(破舊不堪)供不應求。這裡說一句額外話,所以德國要求住客修繕住房。最低工資保障,導致企業僱傭員工的成本變高,企業轉而將業務外包,減少僱傭本國員工,最終導致本國工人失業率增加。閉關鎖國的落後國家,害怕受到發達國家剝削,拒絕國際貿易和外國投資,最終國力更加孱弱。
3、合成型謬誤:人們認為財政支出有利於拉動消費、創造工作、增加收入。但如果這筆錢留在消費者手中,他們仍然可以拉動消費、創造工作、增加收入。錢不過從納稅人手中轉移到政府手中,這樣的行為就叫零和。如果為了滿足政府支出而實施過高的稅率,使經濟主體缺乏從事經濟活動以及推動經濟繁榮的動力,這就是負和過程。
4、下棋型謬誤:政府的實驗性政策的不確定性,很可能打擊投資者的積極性。葉利欽:「我的祖國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卻被無盡的社會實驗折磨得精疲力竭
5、開放型謬誤:人們在追求美好事物時(健康、環境、開闊空間),忘記了資源是稀缺的而且有其他用途——(可引申為,不是政府不想治理環境,而是經濟發展對政府更重要和迫切)
6、運輸成本在城市的建立中至關重要,因為食品要運進來,產品要運出去。世界上大多數大城市都在河邊和港口(水運成本低過陸運),道路越發達,城市規模越大。對付堵車最有效的辦法不是限號或者鼓勵公共交通而是高峰期提高過路過橋費。
7、住房與飆升的房價:平價房、租房管制和嚴控開發商都不能使低收入的人買上房子(就是零和謬誤)。在美國越是嚴格控制房價、給地產商諸多限制(層高、開闊面積等)的地區,房價越貴。
8、城市並不是完美的,很多問題並不新穎,政府的干預往往事與願違,越添越亂。
9、以往男女因為受教育程度不同、從事體力勞動的能力不同,薪酬會有區別;現在的女性因為要生育撫養小孩,履行家庭責任,收入通常低於父親。
10、女性由於要生育小孩在職業類型上會選擇文職類、工作時間固定、工作壓力小的工作,這樣的工作報酬往往更低。有時候,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不得不就近選擇一份不那麼好的工作,以便更好照顧家庭。同時因為生育小孩的緣故,從事高精尖科研行業的難度很大(每4年知識淘汰一半),從事教育行業更穩妥(每25年,文學類知識才淘汰一半)。
11、妻子選擇報酬更少但更能照顧家庭的工作,其實是對丈夫事業的投資。《經濟學人》雜誌的調研顯示:「80%的消費是由女性決定的,從健康保險,傢具住房到食物。」傳統家庭中夫妻對家庭責任的不均衡分工,意味著妻子犧牲了自己潛在的收入機會,用於支持丈夫掙更多工資,於是掙到的工資將被作為家庭收入被共同花掉。基於以上原因:婚後,有了妻子打點家務,丈夫將把更多精力花費在工作上,事業也將有更大的發展(成家立業是對的),而妻子則反之。所以,若是離婚,收益最大的是丈夫,受損的是妻子(我猜這也是妻子一般不願離婚的原因)。
12、(美國)大學的聲譽主要依賴於大學教授的研究和著作,所以在那些知名度和教授工資更高的大學讀書的學生,並不一定會得到更好的教育。
13、許多經濟和教育決策,既不利於大學生也不利於大學校園,而最大的受益者是大學的各種決策者(教授、管理者、校董、體育教練等)。對於大學這樣一種非盈利組織,他與盈利組織的差別不在於二者是否追求或者接收金錢,而是做決策時的選擇範圍。對盈利性企業而言,它的選擇範圍相對狹窄,企業想要生存下去,既要滿足客戶的需求又要滿足投資者的期望。但是大學這樣的非盈利組織,捐贈者(含納稅人)的願望並不重要。
14、馬克·吐溫曾說,世界上存在三種謊言,「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據」,很多時候,一些謬誤(多出於政治需求)經過不精確統計數據的粉飾,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經濟不是一場向值得獎勵的人頒發獎章的道德研討會,而是一種生產人民群眾生活所需的物質財富的機智。報酬並不是對過去所作出價值的獎賞,而是對未來生產所作出貢獻的激勵。衡量價值的標準不是投入,而是結果。
15、人類在還未學會書寫之前就學會了奴役他人,受害者之所以被奴役是因為他們(弱小到)能夠被奴役,而不是膚色和種族。在沒有陸軍和海軍來保護大量人口的地方,居民成了奴隸主的獵物。這些地方可能是亞洲、非洲、歐洲和地中海沿海地區。在近代美國,人們普遍接受奴隸制的同時,卻宣稱自己的國家建立在自由原則之上,這二者顯然自相矛盾,南方奴隸主希望保留奴隸制度,他們需要反擊來自自由觀念的攻擊和對奴隸制的職責,顯然「種族歧視」是一個不錯的防禦武器。「種族主義」成為了一個社會證明奴隸制合理的工具,即便奴隸制廢除,種族主義的影響也並未消除。
16、為了決策方便,人們通常將種族作為一種分類工具,即使那些沒有種族偏見的人也會這麼做。
17、法國歷史學家,費爾南多·布羅代爾「山區總會落後於平原」。在人類歷史發展的前期,地理環境決定了國家的財富;但發展到近代,能積極與先進的文明進行交流,並且保持穩定的秩序和法律才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繁榮的因素。
18、人口過剩導致國家貧窮是一個謬論,沒有人能舉例說明一個國家人口是如今一半時,生活水平要高於現在。
19、知識和文化同樣是使經濟騰飛的重要原因。二戰後,儘管戰爭摧毀了西歐城市,但起決定性作用的知識和文化早已紮根在那裡,藉助外國援助(馬歇爾計劃),西歐短時間內就獲得了復興。而在許多第三世界,家園雖然完好,但知識和文化根基尚未建立,再多的外國援助也是徒勞。而很多時候,外國援助落入了獨裁政府或少數人的手中,這也加劇了這些國家的貧窮,且滋長了他們好逸惡勞的惡習。
20、對於謬誤的處理辦法:1、弄清暗含的假設。2、找出檢驗這些假設的事實證據。3、指出那些採納了建立在這些假設之上的計劃和政策的國家產生了多少災難。
21、同義反覆是產生謬誤的來源之一,對他人一手調研材料有選擇性的截取,甚至全然不顧也是謬誤的起因(謬誤就是人們的主觀臆測)。
推薦閱讀:
※理財小白必須要知道的三件事
※當靈魂開始覺醒-《月亮與六便士》
※《大思想》(公方彬)
※【讀書筆記】01-植入臨界知識的「晶元」|成甲《好好學習》
※近期觀影&閱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