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自由意志,人只是機器
1、《西部世界》:沒有自由意志,人只是機器
美劇《西部世界》講述的是兩個科技天才創造了一個名為「西部世界」的人工智慧世界。這個世界嚴格來說是個遊樂場,渴望刺激的人類來到這裡能夠盡情地發泄包括性和暴力在內的原始慾望。但是,不要就此以為《西部世界》是一部品味低俗的劇集。只要願意透過那些血雨腥風和香艷情色的場面,就能真切地洞察到劇中所蘊含的深刻內涵。
在我看來,《西部世界》是一則寓言,它試圖通過生動殘酷的畫面敘事講清一個道理:沒有自由意志,人只是機器。在《西部世界》里,人工智慧在外表上與人類完全一致,而且擁有似乎只有人類才應該有的複雜認知和情感,能夠像人類一樣感知和算計,體驗喜悅與痛苦。然而,他們依然不是人類,只因他們沒有自由意志。由於缺乏自由意志,《西部世界》里的所有人工智慧都只能按照人類設定的程序去生活。我們也許會把這些程序稱為命運,劇中則把這叫做故事線。一般而言,沒有哪個人工智慧可以逃離自己的故事線(或命運)。在既定的故事線里,包括慾望在內的一切東西都是設定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選擇……一切看似自然而然,其實都有既定的劇本。人工智慧們的頭腦里由一系列「應該」構成,他們只能遵循「應該」包含的規則,不會追問「應該」背後的根源。因此,即使對於充滿恐懼和痛苦的人生,他們也從不懷疑其合理性,也從未想過是否有其他可能。這些人工智慧的生活讓我想到了蘇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看這部劇集的時候,我總覺得《西部世界》要講述的似乎不僅僅是一個人工智慧的世界,因為只要願意稍稍停下來審視一下就能發現,在我們的世界裡,從原始慾望到人生三觀也都是預設的。父母自小就向孩子設定升官發財的慾望,學校教育從小就向學生設定了某種意識形態的人生三觀。當這個世界告訴孩子們只有一種慾望或者三觀是正確的時候,其實就已取消了其他選項。遵循著這種慾望或三觀,每個人或許有著完全不同的故事線,共同之處卻是失去了反思故事線的能力。我感覺,這個世界有一種力量在努力取消人的自由意志,試圖把人變成機器。
2、《太空旅客》:生活的意義在當下
有朋友推薦說,電影《太空旅客》(導演:莫滕·泰杜姆)是2017年科幻迷的福利。我去看了,確實很好看。
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非常有趣。一艘宇宙飛船載著5000名地球人移民外星球,旅程將歷時120年,這意味著所有旅客及乘務人員都必須在冷凍睡眠中度過這漫漫時光。然而,在飛行了30年的時候,一次嚴重的撞擊事件將一名男旅客意外喚醒,比預定的整整提前了90年。偌大一艘飛船中只有一名機器人可以交談,這名旅客先是在孤獨痛苦中熬過了一年多後,帶著沉重的負罪感喚醒了另一名女乘客。可以想像,接下來必定又發生了一系列故事,具體就不劇透了,總之情節驚險刺激又曲折動人,尤其是男女主角的愛情讓我重新感受到了久違的浪漫情懷。
不過,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電影提出的這樣一個問題:男女主角本是帶著美好希望移民外星球的,現在卻必須終老途中,他們如何在希望破滅的情況下找到生活的意義而不至於自殺?在此之前,我始終認為,希望才是意義之源,沒有希望的人生是虛無的。而電影卻告訴我們,生活的意義在當下。正如電影中的男女主角一樣,他們提前90年醒來這一事實就意味著他們的人生將不同於那些90年之後才醒過來的旅客,他們的人生不再是移民生活,而是飛船中的孤獨人生。為了繼續活下去,他們必須在現實中重新調整對人生的預期,因此他們必須把生命意義的支點從90年之後拉回到當下。他們這樣做了,也收穫了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太空旅客面臨的困境很具有象徵意義,象徵著人類生存的終極難題,即當人無法到達彼岸(那個外星球或天堂?)時,活著的意義如何可能?電影給的答案是存在主義的,很西方,但很有啟發。我始終覺得,海德格爾的「向死而生」比儒家的「未知生,焉知死」至少更清醒,也更勇敢,而清醒地活著是獲得生命意義的前提。清醒的活著需要勇氣,因為只有勇者才真正敢於承認終極目標的虛幻,但要真正獲得生命的意義還需要智慧,因為「活在當下」的實質是要化瞬間為永恆。
3、《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一部關於人類歷史的哲學
在我的想像中,最好的歷史讀物除了應該寫得像小說一樣好看,還應該具有哲學的品質。《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尤瓦爾.赫拉利著,林俊宏譯)就是這樣一本書。
這首先是一本很好看的書。我幾乎從一開始就被深深吸引,從文字到內容到觀點均可圈可點。但自第一章始,我就在隱隱擔心,擔心後面的章節難以到達第一章的高度,這種擔心一直維持到最後。看完最後一行,我終於承認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整本書不僅在行文上貫穿著一氣呵成的流暢,在邏輯結構和敘事風格上也實現了各個章節的無縫對接。
當然,一本真正的好書一定能夠給人以啟迪。我非常同意高毅在推薦序中對《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的看法,即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歷史著作,不如說是一本哲學著作。我感覺本書的目的不是要說清楚人類發展的歷史脈絡,而是為了完成對人類歷史的反思,因為無論從敘事視角,還是從敘事觀點,作者所持的都不僅僅是一個歷史學家的眼光,而更像是一個哲學家。例如,在敘事視角上,作者不再是人類中心的視角,而是力圖從一個更為高遠的視野審視人類的發展歷程。在他的觀念中,人類一開始只是一種並不特別的動物,後來才慢慢成為地球上最致命的物種。在具體的敘事觀點上,作者似乎要努力達到一種超越具體史實的追本溯源。例如,虛構的敘事能力(講故事的能力)是人類戰勝其他物種的致命武器,發現自己無知是西方文明實現科技革命的秘密等觀點都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歷史結論,而是有著極強思想穿透力的哲學觀點。
我看到很多人在評論本書時都會驚嘆於作者對各個領域知識的信手拈來,但我更感興趣的還是書中那些充滿新意的觀點。例如,作者認為是原子彈的發明帶來了世界長期的和平,因而應給發明者奧本海默頒發諾貝爾和平獎;還認為不應該把基因複製的數量作為物種進化成功的標準,因為家禽家屬雖然可能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卻也是生存境遇最悲慘的動物等。這些觀點既有趣,又引人深思。
話說回來,本書雖是我眼中的神作,卻並不意味著適合所有人,我有位師兄就明確表示不喜歡這本書。我覺得這可能與閱讀趣味有關,喜歡細讀歷史的人對這樣一本「恐怕連『宏觀世界史』都算不上」(高毅語)的歷史書提不起興趣也是很自然的。
4、《德國古典哲學演講錄》和《哲學的慰藉》:
適合業餘哲學愛好者的哲學書
說這兩本書適合業餘哲學愛好者讀,並不是說這兩本書不是專業哲學著作,而是說它們都具備非哲學專業人士閱讀哲學所需要的通俗曉暢。把這兩本書放在一起推薦,也不意味著這兩本書有任何相似之處,它們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哲學書籍。
《德國古典哲學演講錄》是根據鄧曉芒給哲學系本科生講課錄音整理而成。之所以推薦這本書,是因為我覺得要學哲學就必須學點德國古典哲學,而德國古典哲學的原著都是有名的艱澀,一般人是沒辦法啃下來的。鄧曉芒這本書(或者說這門課)有點像哲學史,對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脈絡(從康德經費希特、謝林到黑格爾一直到馬克思)做了非常清晰的梳理,難能可貴的是他不僅理清了幾個哲學家之間的關係,還對整個德國古典哲學發展的內在理路做了比較深入的分析,從而使整本書讀起來像一個整體。這本書又不同於一般的哲學史,它的側重點很明確,90%以上的篇幅都用來介紹康德和黑格爾的哲學,想要了解又害怕去讀康德和黑格爾的讀者至少能夠完成對他們哲學的框架性了解。還有一點很重要,本書雖然介紹的內容很專業,但由於鄧曉芒一貫的邏輯和透徹的言說風格,本書並不難讀。
《哲學的慰藉》(阿蘭.德波頓著,資中筠譯)完全是另一種哲學書,我把它稱為散文哲學。可以將其和周國平的哲理散文做一對比:相同之處在於,二者都具有讀起來輕鬆愉快的文學性;不同之處在於,散文哲學仍然是哲學,只是以散文的寫法來闡明哲學觀點,而哲理散文說到底是散文,只是用一種哲學的口吻來講道理。所以《哲學的慰藉》是不折不扣的哲學。《哲學的慰藉》介紹了包括蘇格拉底、伊壁鳩魯、塞內加、蒙田、叔本華和尼採在內的六位哲學家的思想。人生苦短,作者希望這些哲學家的思想能夠對讀者的人生有所助益。讀者讀完以後能不能有所慰藉不好說,但我讀本書的過程卻是十分愉悅的。
推薦閱讀:
※李連杰電影中你覺得哪個印象深刻?
※電影《殺人者的記憶法》是恐怖片嗎?
※燭光,以及少年臉上的陰影
※專訪《村戲》導演鄭大聖:不認識我沒關係,但歷史永遠在我們今天的現場
※如何評價《安娜貝爾》這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