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天子最後被秦朝殺了,而日本的天皇雖經動亂卻始終無人敢動。最深層的原因是什麼呢?

是必然嗎?周天子要如何做才能像日本天皇那樣一直延續下來???


回答下別人已經提了,秦並沒有殺周天子,周王朝在周赧王死後,早沒了。

所以為什麼《現代漢語詞典》《新華詞典》之類的附錄中國歷史年表裡,周朝周赧王之後,不馬上就接上秦始皇,而是要從秦昭襄王時期開始接。

因為周赧王死後,作為天下共主的周朝,沒了,留下的只有周朝公卿東周國和西周國,這倆是以天子公卿的名義活動合縱的,而不是天子。所以在周赧王死後一直到秦始皇稱帝前,中國可以說沒有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所以就默認了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和秦王政(稱帝前的秦始皇)來續上這個時間段。

而至於為什麼秦始皇要自己稱帝,不拎出個周朝姬姓王室出來玩傀儡,那是因為壓根不需要,秦始皇已經征服天下,幾乎每一座城池都是秦軍打下來的,而不是和稀泥互相妥協的結果,不需要用一個傀儡來維繫,壓根不需要。

日本為什麼天皇能長期存在,原因也很簡單。幕府時代,無論平氏幕府、足利幕府還是德川幕府。他們對日本的統一,都是大範圍採取和稀泥互相妥協的結果換來的,有部分地方軍閥雖然畏懼幕府,但幕府需要拿出天皇的幌子來給他們一個台階下。所以天皇就這麼能渾渾噩噩地傳下去。

至於這裡這位多年冒充草原民族的傢伙,你怎麼會以為草原民族的首領不拿神來宣傳自己?

無論匈奴還是突厥,都有中原的「天子」概念影響。匈奴單于的全稱「撐犁孤塗單于」,「撐犁」即「騰格里」就是天,「孤塗」就是兒子。

突厥毗伽可汗碑的,第一句,就自稱「我,象天一般的,以及由天所生的突厥毗伽可汗」。

蒙古人自述其先祖阿蘭豁阿,夢中遇到神人,才生下孛端察兒繁衍出黃金家族。至今,蒙古族人民把成吉思汗當天神一樣供奉。

要真是一個信仰騰格里和摩尼教的回鶻後裔、尊奉騰格里和烏古斯汗的畏兀兒後裔,會這麼瞎扯嘛?

你,哪有代表草原民族的一丁點權利。


周天子並沒有被殺。最後一位周天子是周赧王,王五十九年病逝。(*存疑。但至少沒有「他殺」的記載,一般認為是壽終正寢)

題主可能沒有看懂:被秦國所滅的「東周」不是歷史上的那個「西周之後的朝代」,而是周威王時從周王室分出的東周公國

周公國是周王室最後一次分封,此次分封后連王畿也寄於公國領地中。此後周公國在韓、趙的干預下再次分裂成西周、東周兩個公國。

周赧王時,王畿移徙至西周公國,而公國在王薨後把持王室權柄,還未立新君;在西周文公病逝後,西周民眾東逃,兵臨城下的秦軍自然輕易收下了王畿,正式宣告了周王室的滅亡。

從某種意義上說,周王室是宗室作死的。雖然根本上說,秦軍確實就是奔著滅周室去的,但秦並未弒君也是不爭的事實。題主以為的「秦滅東周」,也是七年後的事情。所以,題主的前提並不成立。

當然,題主的問題,不糾結這個歷史錯誤,也還是有意義的。周王室雖然幾乎沒有號召力和實力,但仍不是純粹的橡皮圖章,僅剩的勢力範圍也相當「有利可圖」。

而且,自秦孝公起就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的秦國,自然也是很難容下哪怕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的。更何況,這個天下共主還在著手實施著「聯合伐秦」——儘管不痛不癢,但既已如此,便沒有留著周王室的意義了。

也就是說,不是橡皮圖章、不甘於做橡皮圖章也很可能不會成為橡皮圖章的周王室,自然不會像天皇那樣「萬世一系」。

至於要怎麼做才能像天皇那樣,我想是沒有辦法的吧。天皇再怎麼說也有宗教上的意義,在維繫日本各個政治勢力的統治上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而周的禮樂並未上升到宗教層面,而且「禮崩樂壞」,影響力在戰國是非常有限的。

簡單來說,就是:

天皇無害,有用

對於大名幾乎沒有危害,完全可以作為吉祥物,而且有利於維護自身統治;

周天子微害,無用

政治上雖然很弱但仍然有一點勢力,喜歡搞小動作,並不能作為吉祥物,而且對秦國沒有用——戰國時期周天子那一套本身就沒什麼人吃,更何況商鞅變法後秦國建立起了高效的政治制度,根本不需要周天子。

一顆沒有用的棋子(Prayer)的命運,恐怕就只是取決於棋手(Player)的心情了。

雖然只是玩梗(私貨:NGNL,逃),但周王室後期「斡旋」於大國之間,畏畏縮縮祈求自保的樣子,還真的很「Prayer」。


日本那個天照大神是有宗教色彩的,中國從商周就有點意識到巫術讖語的不科學性,開化得比較早,也不覺得王是神,有點類似管理者。周也是靠禮樂來束縛民眾的思想,這個束縛力要比宗教的神弱的多,再說了,周武王就是給(把)商趕下來的,你還不讓別人給你趕下來嗎,商周開始中國就已經習慣這種改朝換代的模式了,強如大漢,民不聊生該起義起義,該篡權篡權,不慣你們毛病。


很簡單啊。

中央直轄的郡縣制。

秦朝已經不需要保留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吉祥物了。

而日本呢。到了明治初期,還是一個春秋的局面。所謂的戰國都沒有出現壓倒性的掌控一面的勢力。也沒有哪一任將軍真正徹底的掌控了整個日本可以實行從上而下管理。還是大大小小的封建。

注意一下征夷大將軍的名號。再想想尊王攘夷的五霸之一的齊恆公。

等到了戰國的時候,就沒人理周天子。

在想一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面臨的局面。大大小小的軍閥有多少?

等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時候,漢朝的結局是什麼,。

何況已經一統天下的我大秦。。。

日本一直到近代開國。戰國七雄的局面都沒有達到。。所以才一直需要一個天皇。哪怕他窮的連飯都吃不上。

僅此而已。。

若是題主是因為中二。覺得這種萬世一系的貴族很牛逼。

建議還是要把目光放回我國朝。

衍聖公是這個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貴族家庭。沒有之一。從孔子的祖宗開始到現在。。至今台灣還在做世襲奉祀官。

歷史最悠久,沒有之一。。連拉長歷史神話都不怎麼需要。吊不弔?不比靠吹牛逼拉長時間的天皇家牛逼多了。。


先說中國這邊,中國歷史上國家滅亡大致分為兩類:一曰土崩,一曰瓦解。秦隋猝然而亡可以稱為土崩,而周朝的滅亡則是典型的瓦解。

周的滅亡在其建立的時候就埋下了伏筆,武王滅商後大封同姓功臣,並確立了分封制,正是分封制導致了周的浸衰。那麼為什麼還要採用這一制度?周人滅商實際上是兩步完成的,先是武王擊敗紂王,再是周公平定管蔡之亂,甚至後者的意義可能大於前者。

以周的實力統御當時的天下實際上很勉強,即便是後來的秦漢唐宋,影響力也是從中央到地方不斷削弱的,這一點只有技術長遠發展的現代才能完全實現。

那麼周分封出去的諸侯其實也就是起到了拓殖土地的作用,我國能有後來秦漢時期的規模,離不開前秦時期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努力。

隨著時間流逝,天子對諸侯的控制力越來越弱,在平王東遷後周的勢力更是一落千丈。

按照時間先後列舉幾個例子。

鄭莊公與王師作戰獲勝,成就小霸局面,而周桓王肩膀中了一箭,庄公遣人慰勞。

晉文公平定王室內亂後,志得意滿的向周王提出死後用超出自身規格的葬儀,周王委婉謝絕。

楚莊王問鼎之輕重,王孫滿答曰:在德不在鼎。

三晉、田氏本為大夫,列為諸侯。

可以看出周室王綱解紐久矣。而在春秋時期,諸國間戰爭多為爭霸,一部春秋史,就是晉楚兩國爭鄭宋。那時候還有很多小國林立,作為大國之間的緩衝。

而在戰國時期,不僅戰爭強度、烈度非春秋可比,戰爭的目的也由爭霸變成了兼并。

而周室的存在意味著什麼?大國惡有天子,而小國利之。雖然周王早已名存實亡,但是他對於一些小國還有保護作用,使他們不至於為強國任意吞併。也因此多少妨礙了大國的發展,那麼大國否定他的存在也是很自然的事。

公元前334年,魏齊會徐州相王,可以說是一件驚人的大事。在此之前,雖然有吳越楚稱王,但是那些王都是自封的,不為中原諸侯承認。而魏齊為中原主要的侯國,他們的稱王給周室以致命的打擊,否定了周室獨尊的共主地位。在之後的十幾年其他幾國相繼稱王。

周室的共主地位既然已經喪失,比起戰國七雄實力相差又太大,因此結局已經註定。有一句話叫天下必爭之地,也正因為諸方勢力的角力而得以保全,何況誰也不會在均勢破壞前冒天下之大不韙。因此周室得以繼續延續下去。

到了前256年,秦兼并天下之勢已成,自然無所顧忌了。諷刺的是周室覆滅的那一年劉邦出生了,真的黑色幽默。

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就是一個政權下移的過程,從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五霸到卿大夫執政再到陪臣執國命。連晉、齊都換了主人,屍位於其上的周天子自然不免無可奈何花落去。

再談日本。

有句話叫「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我國歷史上之所以有很多王朝的興起和滅亡都源於這個權力。而日本天皇是沒有太大權力的,而且公卿的生活極為清苦。

按照高贊答案所說幕府給天皇的供奉是一萬石。一萬石是什麼概念,可以給不熟悉石高制的稍微說一下。日本戰國時期,甲斐的武田信玄和越後的上杉謙信都是百萬石的大名,幕府時期,將軍家六百萬石,前田家一百萬石,島津家七十萬石。一百萬石可以拉起一支三四萬人的隊伍。我們常常調侃日本那些戰爭是村與村之間的械鬥,那麼天皇能動用的幾百人可能還不如我國古代豪族看家護院的多。

而且在幕府的將軍和太閣豐臣秀吉儼然就是日本王自居的。在明初期,將軍足利義滿就是日本王,後來秀吉也說過自己想當日本王就當日本王的話。而日本天皇相當于吉祥物而已。

可以說在日本是有兩個核心的,天皇和將軍,一個是公家領袖,一個是武家領袖。而中國中世也有過這種狀況,就是霸府與政府的分離,而最終霸府取代政府。例子大概是漢獻帝與曹操、晉恭帝與劉裕、東魏皇帝與高歡、西魏皇帝與宇文泰。但是中國這個進程通常很快完成,使名實相符。


推薦閱讀:

從《六國論》的本末倒置看北宋的內政外交的選擇
禹音:秦皇簡介
古代紀年和紀時的專業術語是什麼?
為什麼東北歷史像一個謎?穿成線的東北歷史應該是什麼樣的?
為什麼有人秦始皇陵地宮不能挖?

TAG:歷史 | 周朝秦國 | 中國古代歷史 | 日本天皇 | 東周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