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有各自的事務不好脫身,陳獨秀派了包惠僧為代表 .李大釗資料:
出生於一個生活比較富裕的家庭。幼年受私塾教育。1905年入永平府中學。1907年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913年冬,懷著重建中國的志向,東渡日本,考入東京早稻田大學。這期間,他認真研讀由日本馬克思主義者介紹的馬克思的經濟學說和歐洲社會主義思潮的著作,密切注意國內政治形勢的發展,積极參加反對袁世凱復辟、賣國的鬥爭。1916年回國,任北京《晨鐘報》主編。1917年底,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同時兼任經濟、歷史等系教授,參與編輯《新青年》。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在中國首先宣傳馬克思主義,連續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著名文章,熱情謳歌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指出,十月革命開闢了世界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1918年6月,與他人一起發起建立「中國少年學會」,並被推為《少年中國》月刊的編輯主任。同年12月,與陳獨秀等共同創辦《每周評論》,大造革命輿論。1919年2月,又參加了重新改組的《晨報》編輯工作,並在副刊開闢了「馬克思研究」專欄,發表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文章。同年,積極領導了「五四」運動,旗幟鮮明地批判了改良主義思潮,進一步擴大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920年春,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和陳獨秀等醞釀成立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在北京建立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負責中共北京地方執行委員會的領導工作。1922年8月,參加中國共產黨西湖特別會議,贊成國共合作。在中國共產黨「二大」「三大」「四大」上均當選為中央委員。1922年至1924年初,頻繁地奔走於大江南北,多次代表共產黨與孫中山會談,為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做了大量的工作。1924年1月,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被孫中山指定為大會五人主席團成員之一,當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1924年6月,赴蘇聯參加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為中共代表團首席代表,在會上介紹了中國民族民主革命運動情況。同年11月,領導中共北方區委工作,開展支持孫中山北上、召開國民會議、反對北洋軍閥政府的鬥爭,有力地傳播了黨的反封建思想。「五卅」運動爆發後,與趙世炎等在北京組織5萬餘人參加反帝示威,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帝鬥爭浪潮。1925年10月至11月,親自領導了北京學生、市民舉行要求關稅自主、反對關稅會議遊行,並組織了「關稅自主促進會」。1926年,積极參加和領導了「三一八」運動,號召人們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熱血,不分界限地聯合起來,反抗帝國主義的聯合進攻,反對軍閥的賣國行為。因此,遭到北洋軍閥政府的仇視,被下令通緝。但他不顧個人安危,繼續在危險環境下領導革命鬥爭。
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在帝國主義支持下逮捕了李大釗等80人。在獄中,他受盡了敵人的種種酷刑,但始終嚴守黨的機密,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在《獄中自述》中,回顧了自己革命的一生,宣傳了國民革命的思想。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和要求,未經公開審判,便判處李大釗等20人以絞刑。4月28日,他正氣凜然地走上絞台。刑前,發表了最後一次演說,充滿信心地宣布: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我們已經培養了很多同志,好象紅花的種子,撒遍各地。我們堅信,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最後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在他的家鄉建立了故居紀念館,出版了《李大釗選集》和《李大釗詩文選集》。198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將他及其夫人趙紉蘭的靈柩移葬於為他新建的陵園。
推薦閱讀:
※戰國七雄怎樣形成的?
※中國古史-生如夏花-姓制之始
※中國古史-生如夏花-商尊銘文
※天乾物燥
※<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書摘-12
TAG:歷史 | 中國歷史 | 歷史人物 | 中國近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