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和普通人有什麼區別?
修行人,包括修習神通的人和修心正行的人。通常可以劃分成四大類:
1.單純以修行神通為主,不敬鬼神,處事多以暴易暴。這類的修行人,多數修習巫術、降頭術,甚至包括部分迷信宗教的信徒。這樣的修行人,經常遊走在世俗社會,常收人錢財,替人消災;可惜大都晚景凄涼,難以善終,子孫後代也難以為繼。他們處理靈異事件,大都以僱主的意願為準則;至於將來僱主是不是受到更大的災禍則根本不予考慮;也有極少數根本就是在坑害僱主。這類我們可以稱其為「暴力派」。
2.以修正身心,輔以神通的人。這樣的人,大都是對宗教,尤其是佛、道兩教有很深了解的人。他們尊重鬼神眾生,認為「眾生平等」,「凡有九竅者皆可成仙」。待人接物謙沖平和,或隱居偏遠之地,或混跡於市井,絕不輕易以神通示人。遇事但憑因緣,幫人也不收取財務,普遍認為助人就是助己;處理起靈異的事件,大都提倡以和為貴,盡量做到讓大家都滿意。他們通常會讓需要幫助的人先自己修行並與靈體溝通商談。如果遇到實在需要使用神通的時候,往往使用的是普通人難以想像的能力。這類我們可以稱其為「智慧派」。
3.以自己的宗教信仰為主的人。這類人通常認為除了自己的信仰外,其他的任何鬼神都是邪魔外道。他們說話做事大都比較極端,自己很少有神通或者根本沒有神通。但幫助他人十分熱心,也不收取人財務,只是通常會要求接受幫助的人多了解自己的宗教,或者乾脆要求對方加入自己的宗教。他們處理靈異事件的方法是把需要幫助的人帶去宗教場所,進行宗教儀式;或者請其宗教中有身份的人到需要幫助的地點進行儀式。當然,效果如何可以說是因人而異。這類我們可以稱其為「宗教派」。
4.以欺騙他人財物為主的人。這類人大都打著宗教的幌子,言必稱大師,行必顯高深,處處示人以高深莫測,而且還有很多人為其宣揚佈道。他們大都沒有神通,或者有些許神通。處理起靈異事件往往向當事人索要大量財物。事情能不能解決好很難說,但事後當事人一定會覺得很受傷。這類我們可以稱其為「騙徒派」。(請注意,不是神棍派,因為神棍這個職業並不是用來欺騙別人的,神棍當中有很多人是有真本事的。)
當然即使在這四大類中,修行人還有境界、能力的高下之別,對接受幫助的人來說,是否滿意還在當事人自己。所謂世事無絕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高僧問我:一棵棗樹和1千斤棗,你選哪個?」我說:「我要一千斤棗。」高僧搖頭笑道:「施主膚淺了,授人以棗,不如授人以棗樹,這個道理你懂嗎?棗你賣了就沒了,棗樹可以用一輩子!」我說:「我要一千斤棗之後把它賣了,可以買很多棗樹苗。」高僧:「阿彌陀佛……爆血而亡。。。
我在廟裡吃肉,方丈說:「施主,寺里不許吃肉的。」
我:「為什麼不準?」方丈:「佛門戒律。」我:「為什麼要戒?」方丈:「施主每次吃肉都會有一條生命就此消失。」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方丈每次吃飯都吃去多少世界,吃去多少菩提。」
方丈:「世界是世界,亦非世界,菩提乃菩提,亦非菩提。」我:「肉是肉,亦非肉。食在吾口,亦非食在吾口。方丈也來試試?」方丈:「戒律就是戒欲,不食肉即是戒欲。」我:「食肉為欲,食飯菜亦是欲,若無欲即無飲無食,敢問方丈之欲戒於何處?」
方丈:「老衲這就還俗。」就是修心的心,並不是一般認為的心態和樓上的那種冷笑話,而是佛性,我們出生時的心,和成長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心有區別。這個其實不能叫做心,嚴格意義上應該稱為:區分的心,判斷的心。這個會隨著我們的成長變化。但是這個佛性也就是真心,是不會變的,它就是所謂的慈悲,愛心。
三伏天,禪院的草枯死一片。小和尚:「快撒點草種吧!」師父:「天涼再說。隨時。」
仲秋,買來種子一開包,秋風捲走不少。小和尚急得跳腳,師父笑笑:「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殼。隨性。」
撒完種子,有鳥來啄食,小和尚忙打鳥。師父開導:「鑽得深的鳥吃不到。隨遇。」
夜半秋雨,小和尚惦著種子睡不著。師父從容地說:「衝到哪裡就在哪裡發芽。隨緣。」
一周後,滿園青嫩,小和尚高興得拍手。師父點頭說:「該有的跑不掉。隨喜。」
隨時而變,隨性而為,隨遇而安,隨緣而友,隨喜而樂,無論是修行人還是普通人都追求的。
修行人修心,普通人亦修心。
一些形式禮儀及生活習慣的不同吧!修行就是修自身的言與行,其實道行高深關鍵在於修心深淺,看看過濟公傳奇就知道其實: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只要我們信善,同時也孝敬自己的父母的話,其實就不會比修行人差到哪裡去,因為百善孝為先,至少我就這麼認為…………
推薦閱讀:
※如果珠峰修上台階,普通人能登頂嗎?
※什麼情況下才能讓一個普通上班族放下一切去環遊世界?
※你是何時明白自己是個普通人的?
※有哪些不為普通人所知,但是極富中國古典特色的事物?
※為什麼普通人提的問題沒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