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用經濟學原理來解釋一下出版行業的同質化現象以及出版業為什麼要創新特別是選題創新?


選題同質化,可以用智豬博弈來解釋。

豬圈裡有一大一小兩頭豬,它們進食時都需要觸動東邊的開關,每次觸動都會讓西邊食槽里出現10個單位的豬食。而前去觸動開關的豬因為體力損失,每次需要消耗2個單位的豬食營養。大豬嘴巴大,若小豬去觸動開關、大豬在槽邊等,大、小豬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時去觸動按鈕,一起回到槽邊,收益比是7∶3;大豬去觸動開關、小豬守在槽邊,收益比是6∶4。如果都守在槽邊,兩隻豬一起挨餓。那麼,在兩頭豬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終結果是:大豬忙著觸動開關,小豬一隻悠閑地守在槽邊白吃。

以上是「智豬博弈」的模型,是由約翰·納什在1950年提出來的著名的納什均衡的例子。其邏輯很好理解:當大豬選擇行動的時候,小豬如果也行動,其收益是1(3-2),而小豬等待的話,收益是4,所以小豬選擇等待;當大豬選擇等待的時候,小豬如果選擇行動的話,其收益是-1(1-2),而小豬等待的話,收益是0,所以小豬也選擇等待。總之,你(大豬)去或不去,我都守在槽邊,不急不躁。等待,永遠是小豬的佔優策略。

回到選題同質化的話題,「小豬」是指實力不強的出版社或書商,跟風是他們的最優選擇。但是智豬博弈在出版業還有一個問題:

小豬太多了。

小豬原本收益4,現在下嘴早的能搶到1口,下嘴晚的收益可能是負數——擠到槽邊也要費不少力。

所以,小豬即使是跟風也要拼速度。

而大豬並不會因為槽邊小豬太多而減少收益,他們龐大的身軀直接碾壓過小豬的身體。

想賺大錢、有發展,那就選題創新。想搶點殘羹,就選題同質化。


謝邀,

不知道,經濟學原理是啥?經濟學流派很多具體細節對於世界的解釋相差很大,這麼籠統的東西我也不知道怎麼說。

你要是說創新呢,八成要去看看熊彼特,奧地利學派的代表,在一般經濟學話語體系中屬於非主流流派。你要是說同質化和競爭呢,那麼標準西方經濟學的微觀經濟學中很多內容也搭邊,要是講相互之間的interact,那麼可能涉及博弈論的相關內容。每一塊展開是一大堆的內容。。。我沒能力講清楚


身為出版大坑裡的一員,稍微說點吧。

中國圖書同質化這個現象里其實沒有什麼深奧的經濟學道理,真的。現階段中國圖書市場真沒那麼複雜。簡單說就三個字,輸不起。

出新東西是有風險的。畢竟沒有先例,沒有市場參照,這種東西出出去,要不然就火,要不然就死。如果出版方能夠承擔這個風險,那大可以各種求新求變,問題是在中國絕大多數出版方都利比紙薄,很容易落入要死不死的境地,對他們來說創新等於玩命。

圖書定價之低,是國外的十分之一到一半。就這,讀者還動不動就嫌書貴。紙張價格還在漲,如果是外版書,那麼外版引進版權費也在漲。京東天貓這些平台還特別喜歡狂給書打折,因為這一塊本來就沒多少利,人家做大生意的不在乎。但是這個折扣一打,這一行不高的利潤又縮了,靠書吃飯的人可怎麼辦?出版一條線,策劃、作者、譯者、版權經理、編輯、審稿人、校對、印製這麼多人喝風么?本來電子書這個東西,如此節約成本,應該能讓出版業日子好過些的。誰知道大家都認為電子書只能賣幾塊幾毛甚至不該要錢。日子簡直一天比一天難過。

唯一的安慰就是盜版沒以前猖獗了,但這也是相對而言,前陣子讀小庫精心出的蝶夢熊還不是被盜版切了一大塊蛋糕?而且是學校老師牽頭給學生買盜版。

所以說,現在在中國做圖書,就是一個如履薄冰的狀態。成本高的書不敢出,萬一銷量沒保障就慘了;太新穎的書不敢出,萬一銷量沒保障就慘了;做不到渾身都是賣點的書不敢出,萬一銷量沒保障就慘了……

這種情況下,圖書同質化還不是必然的嗎?你出這個,賣得還行,那我也出。就算我今天創新了,大賣了,也極有可能因為盜版而獲利不多,與其這樣,還不如大家一起苟且度日,至少死不了。

當然,我也承認,國內有少數大社和大品牌在圖書創新上玩出了花樣。比如中信就以選題牛叉著稱,但你拿中信和別人比,其實是很欺負人的。人家中信背靠的可是個大財團喲~人家玩得起喲~你玩得起么你?

這個問題不解決,中國的圖書市場永遠就這樣半死不活,沒有任何希望可言。現在出版行業人才素質是一年不如一年。我上學那會兒,出版社的編輯感覺僅次於大學老師,都是文化人。我干這行的時候,同輩人就很雜了,厲害的有琴棋書畫樣樣通的名校博士,不厲害的有下了班根本不讀書的雙非本科生。現在我也幹了幾年了,眼看著後輩招上來,連一個愛讀書,有閱讀量的人都難得一見。坐在一個辦公室里編書,有的孩子一寫圖書簡介全特么是病句。就這人,你能指望他出出什麼東西來呢?

最後說點不是題外話的題外話吧。

圖書定價低,表面上看是買書的人佔了便宜,長期看,吃虧的恰恰是讀者。這世上沒有不花錢的高端服務,知識服務也是這樣的。這和下館子一樣,你去路邊攤,你就吃路邊攤,你想吃好的,你就掏錢。如果你無論去哪都只願意出一點點錢,那等著你的也只有那幾樣玩意兒。如果大家都拿對待出版方的方式對待餐館,那我們現在出了門就只能吃垃圾。


其實出版業的同質化現象,是有政策背景的,據說除了個別特殊門類的品種外(例如工具書等),幾乎所有的出版社都可以出版大部分門類的圖書,加之出版不同的品種,對出版社來說,邊際成本幾乎沒有,更何況很多是與民營單位合作出版。如此一來,可想而知,全國500多家出版社,如果每家都出版某類圖書,這樣下來此類圖書就會有500多種,再說,一家出版社也會因為作者不同或合作單位的不同,有時一種圖書,會出很多品種,自己跟自己競爭。

以致於讀者在實際購買圖書時選擇難度加大,經常發現同一類圖書會有很多品種,不知選哪個,具體到出版社,每年因同質化滯銷的圖書規模相當大,說到底,市場不買賬,最終還得自己買單。

至於出版社的選題創新,更多的也是無奈之舉,從實際情況看,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真正算的上創新的也是寥寥。


經濟學原理我是沒法寫了,畢竟外行不能強裝內行。至於同質化問題,在各個行業里都很普遍。同質化一定不好嗎?也未必。

做選題策劃的時候,有個法則叫做「捷足先登法」,它是有創新之處的。一旦一個選題獲得了成功,會炒熱一類圖書,與它相似的選題也可以趁著熱度暢銷,這叫做「趁熱打鐵法」。此時,大家看到的暢銷書看上去就是同質化。在影視行業同樣適用。

圖書選題當然強調創新,然而創新很難。創新的區間有限,一般採用的是「新瓶舊酒法」和「舊瓶新酒法」。在我的實踐經驗里,一般來說,一個選題其實都是有亮點的,但是沒有顛覆性的創新範例。每個選題都在試圖做出點創新,只是創新點可能很小,可能在裝幀也可能在營銷上。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創新的風險很大,在策劃時難以論證,在呈報選題時很難經受可行性的拷問。如何保證書印出來、發行出去了就能有經濟效益呢?其實倉庫里別提囤了多少貨了。創新了不代表消費者就願意掏錢。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而跟風、蹭熱度就保險很多。你看盤踞暢銷榜的那些書,同質化那麼嚴重,其實也是消費者的選擇。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必取其一。而出版單位都是需要賺錢糊口的。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選題偏向經濟效益再正常不過了。

你還是應該相信策劃編輯還是有情懷的。她們一定是努力探求過受眾需求的。市場的選擇有其合理之處。其實書店裡什麼種類的書都有,只不過它們大多數是失敗的「創新品」而已。


推薦閱讀:

初學書法,誰的字體比較好?
如何註冊成立一個出版社?
古籍讀哪個出版社的最好?
出版社的工作是怎樣的?
關於實習編輯與應聘編輯的一些問題

TAG:經濟學 | 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