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急診室故事》到「大醫小護」:今天我們需要怎樣的科普?

民眾在無病時就能接受正確的健康科普知識,有助於健康管理的關口前移,有效降低疾病經濟負擔。醫療紀實類真人秀電視節目的出現,其初衷顯然並不在於醫學知識的普及,但無疑為我們的醫學科普事業帶來了一股新風。

從《急診室故事》到「大醫小護」:今天我們需要怎樣的科普今天上午,閔行區平陽三村居委里,一場有關「糖尿病與飲食」的科普講座吸引了數十名居民駐足。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醫師鄧子玄正在耐心地向一位阿婆解答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吃水果、該吃多少。「他們從2015年就過來做科普了。」孫阿婆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我和老伴都有糖尿病和高血壓,所以有空就來聽聽醫生的建議,感覺放心很多。」

從《急診室故事》到「大醫小護」:今天我們需要怎樣的科普今天上午,閔行區平陽三村居委里,一場有關「糖尿病與飲食」的科普講座吸引了數十位居民駐足。

信息爆炸的時代承載起大眾對於醫療與健康的諸多渴求,五花八門的養生科普充斥著網路與朋友圈,然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大眾對於醫療與健康的認知還有哪些誤區?今天,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科普?「醫學科普最終的目的是讓老百姓治未病。」 六院黨委書記方秉華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全國首檔大型急救紀實類紀錄片《急診室故事》,到之後脫胎而生的微信公眾號『大醫小護』,我們的醫療工作者正在學習如何把科普做得更貼近生活、易於傳播。」

醫學科普從鏡頭下走進百姓心中

2016年初,中國科協科普專委會針對《急診室故事》對近500名社區居民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88.28%的居民認為「學習急救技術非常有必要」、90%認為「紀錄片中急救知識非常有用」、70%對醫護人員「看法改觀」,同時,院內的患者投訴率下降20%。

「我們一開始也想不到,一部紀錄片可以有這樣的科普作用。」方秉華坦言,是經歷了長達一周的糾結與兩次班子討論後,六院急診室才終於向《急診室故事》拍攝組敞開了大門。

從《急診室故事》到「大醫小護」:今天我們需要怎樣的科普

2014年12月,東方衛視每周五晚間的黃金檔正式開播。攝製方透露,拍攝期間在六院急診樓安裝了78個固定攝像頭,到第二季時增加到了98個,保證對拍攝對象「零打擾」,又能實時採集到海量且真實的故事素材。

第一季第10集中,120急救車送來心梗患者郭建榮。從平板車搬運到DSA機房手術台上的短短几分鐘內,患者突然臉色蒼白、呼之不應。紀錄片中,心血管內科醫生黃冬解釋,患者可能發生了惡性的心律失常與室顫。「如果不及時搶救,5分鐘內可能就會引起腦缺血、缺氧導致死亡。這時,最有效的救治措施就是電擊除顫。」然而,電擊刺激讓郭建榮發出了陣陣慘叫,門外的家屬開始砸門,真實的醫患關係被還原在鏡頭下。

老齡化日漸加劇的今天,心血管疾病成為危害大眾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然而,大部分市民對於急救的相關知識了解幾乎為零。六院急診部主任、「大醫小護」運行者王韜介紹,美國公眾基本急救技術普及率為89.95%,而這一數據在我國不到1%。「現在的醫患關係中,有大多是因為不了解而產生質疑與不信任。」

在《急診室故事》中,急診醫生一改往日隔絕在手術室門內的形象,作為節目參與者,在每一次救治同時,也將醫療知識傳授給了電視機前的觀眾。每集「急診醫生說」欄目環節,正是針對當集故事中的醫療或疾病知識,由專門醫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解讀。

「哭哭笑笑看故事之外,這些通俗、直白的場景與語言或許更容易為觀眾接受、青睞。」方秉華說,「從一開始希望呈現醫患關係的真實面到最後無心插柳的科普,醫學正在通過新的傳播形式揭開神秘面紗。」

從無心插柳到打造「立體化」科普品牌

在這個偶像盛行的時代,《急診室故事》自然也捧紅了一大批「網紅」醫生:人送外號「190元醫生」,以蛙跳正骨法出名的丁志祥、骨科「吳秀波」施慧鵬、「小鮮肉」王馭愷等,在網路掀起了一股醫生熱。女粉絲為男神醫生們「自願崴腳骨折」雖是一句玩笑,卻讓醫生們上了心:如何借這股東風,把醫療健康的科普知識傳得更廣、更遠一些?

在市科委、科協的共同指導下,六院醫護工作者們的醫學科普類公眾號「大醫小護」誕生。王韜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目前公號粉絲量突破2萬,平均閱讀數在3000以上,其內容包括實用就醫貼士、康復護理宣教、健康熱點追蹤等,漫畫圖文與視頻讓略顯枯燥的醫學知識靈動了起來。

「《急診室故事》在我們社區反響可大了,每一集我們都看了好多遍,記不住還能看他們微信。」田林街道的林阿姨一一舉例:肌肉拉傷要先冷敷、後熱敷;心臟病發作時有「急救3分鐘」,「現在我們對這些突發疾病和創傷的急救常識也都牢牢記在心裡了。」

「目前,種種原因造成一些媒體的醫學科普專業有餘、通俗不足,老生常談沒有新意,受眾沒有興趣去加以了解;亦或是內容高深莫測、標新立異,導致受眾無法全面的認知健康知識,更甚者會引發歧義。」方秉華說,這是現在醫學科普存在的問題,也是醫護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在他看來,科普原是醫學工作者的本職工作,不能說「患者怎麼連這都不懂就來找我看病了」,醫生有責任為患者做好醫學科普,讓它不只是醫學的一個附屬品。在此基礎上,六院打造市民健康中心這一平台,開展宣教、義診等年均百場的活動與病友會活動,將健康理念最直接地送至社區,「大醫小護」除了線上推送,也在徐匯區田林社區試點開展了「立體化」品牌活動,讓醫學科普真實地在百姓生活中延續下去。

「顯而易見,紀實片里醫生的話更容易讓老百姓相信。時代在變化,傳統的醫療科普手段難以觸及的人群如今正在被新的傳播網羅。」正如上海市醫學會科普分會主任、市中醫醫院黨委副書記朱凌雲所說,它將會影響更多患者甚至健康人群,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民眾在無病時就能接受正確的健康科普知識,有助於健康管理的關口前移,有效降低疾病經濟負擔。醫療紀實類真人秀電視節目的出現,其初衷顯然並不在於醫學知識的普及,但無疑為我們的醫學科普事業帶來了一股新風。」



推薦閱讀:

血糖最怕這10件事,明白了血糖穩?
醫生覺得最難過心酸的一刻是什麼?
手把手教你找德國網上醫生
醫生跳海救女娃是怎麼回事?
美國天價醫療賬單的真相

TAG: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