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任性!美國為什麼這次成為西方世界的公敵?

美國總統特朗普6月2日對外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立即引爆了國際輿論。之後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對這一消息予以證實說,特朗普總統「想獲得一份對美國人民公平的協定」,因此決定退出奧巴馬政府之前簽署的《巴黎協定》。

太任性!美國為什麼這次成為西方世界的公敵

此次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立即給國際社會造成嚴重的不安。世界輿論一致認為,美國是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以及它特殊的號召力,如果美國最終退出《巴黎協定》,不僅會導致減排行動困難重重,今後將會有一些國家學美國的做法尋找自己不兌現承諾的借口,對該協定的執行造成嚴重破壞。

目前,除敘利亞和尼加拉瓜外,世界所有國家都簽署了《巴黎協定》。美國的退出,進一步表明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我行我素、以自己的標準、享受權利但不願意承擔義務的強盜作風和任性。

美國此次在氣候問題上倒退與不作為的立場,遭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發言人發表聲明說,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令人極其失望。德國、法國、義大利也迅速發表共同聲明,重申巴黎氣候協議的重要性,強調這份協議不可能重新談判,因為它對地球、環境和經濟意義重大。

太任性!美國為什麼這次成為西方世界的公敵

目前這個世界上,在政治上仍然四分五裂,而聯合國的權力也還很脆弱並且無能為力,各個國家千辛萬苦坐下來談判出一個有約束力的全球氣候協定,本就難能可貴的積極趨勢。可是被美國總統一句很輕鬆的話,就面臨巨大不穩定性。

特朗普此次宣布退出《巴黎協定》,讓我們想起《聯合國海洋法公約》。1982年4月30日,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以130票贊成、4票反對、17票棄權,通過了被譽為當今世界「海洋憲章」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然而,美國是四個反對國之一。《公約》於1994年11月16日生效,迄今已有包括中國在內的167個締約方(含歐盟),而美國仍未加入。

實際上,美國在第三次海洋法會議期間,積极參与了《公約》整個起草過程,並主導了議題設置、規則確定,它是會議的主要發起國、主要談判國。

太任性!美國為什麼這次成為西方世界的公敵

然而,該《公約》確立的國際海底區域制度,美國多次提出事關本國的安全利益,要求公約進行修改,為確保《公約》的普遍性和能夠達成一致,77國集團主動宣布願意無條件對話解決分歧,1994年最終達成的《關於執行1982年12月10日<聯合國海洋公約>第十一部分的協定》(以下簡稱《執行協定》),對《公約》美國關注和有異議的部分做了實質修改,這一結果也基本上滿足了以美國為首的工業大國提出的反對意見,符合美國經濟利益和海洋政策。此後,法、英、德、加等國陸續加入了《公約》,柯林頓政府也簽署了修改後的《公約》。但是美國國會仍拒絕批准加入《公約》。

從根本上說,美國不加入《公約》,是基於維護其海洋霸權利益的考慮,因為這位世界大佬習慣去享受國際公約所確立的權利,而從不想承擔公約所確立的義務,美國國會就穩穩地主導了這一強盜邏輯。

美國是當代最發達的國家,美國民眾從現有國際秩序中享受了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福利,本應該更加積極地去維護世界秩序,維護公平正義,可是其行為卻總是如此自私。這種只享受利益卻不願意承擔義務,讓世界人民看到一個流氓的本性。

太任性!美國為什麼這次成為西方世界的公敵

基於美國的法律程序,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外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尚需要美國國會批准通過,如果美國政府最終決定蠻幹,提交國會並得到批准,將對世界法律和公約帶來嚴重後果。

美國要在世界上發揮領導作用,就必須向世界清晰無誤地證明美國的榜樣和負責任,但是美國自上個世紀末以來,從海灣戰爭、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等戰略中,處處以自己的邏輯思維去任性,結果卻為世界製造一大堆麻煩,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以莫須有的罪名,讓被打擊國家的人民處於水深火熱的戰亂。

在傳出美國或將退出《巴黎協定》的消息後,正在德國訪問的李克強總理表示中國將繼續落實協定所作的承諾,堅定不移地推進2030年的目標,這對世界輿論是一個重要的安慰,也是作為世界上負責任的大國,所承擔的一份莊嚴的承諾。

低碳經濟不光是發展方式上的自我約束,同時包含開拓和創新,它與社會圍繞生態環保的現實呼聲高度契合,人類公益與國家利益不是對立的,繼續履行減排承諾的現實基礎,然而美國以一些自私的出發點,對世界有重大意義的公約給予否定,註定會成為人類公敵。

太任性!美國為什麼這次成為西方世界的公敵

沒有美國加入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當前全球各處的領海主權爭端、海上天然資源管理、污染處理等依然起著重要的指導和裁決作用,同樣,即使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只要我國和世界各國繼續堅持落實《巴黎協定》,聯合國的氣候行動就一定不會垮掉!

本世紀以來,美國由於其自私、任性和政治上不斷的失敗,在世界上的主導地位一直被削弱,這次,美國有可能再一次會為它的任性買單。


推薦閱讀:

難以駕馭的黑色游龍-冷鋼Latin 24砍刀測評報告
站在《戰爭與和平》的岔路口的美國
1999年保密協議美國轟炸中國大使館最後怎麼處理的?
土耳其「橄欖枝」軍事行動損失慘重或掉入美國「陷阱」?
在美國出生的寶寶回國上戶口,美國國籍咋辦?

TAG: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