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逆襲男老師:從窘境到突破,只隔著用心與信心!

我們希望孩子們成為multilingual(多語)的同時,也可以早日培養多文化的視角和認知,成為multiculture(多文化)。

現在太忙了,我也沒什麼時間寫公眾號,不過有一件事讓我很感動,覺得有必要寫寫。

這件事和這篇文章,最初只是以信息的形式分享給我的同事們;

後面轉念一想,覺得有意義的事情,應該和更多人分享,而且相信大家看完會有自己見解與收穫。

原文如下:

01

窘境中的男老師

我們的第二個男老師在過去三天,他每天都問我他表現怎樣。

我總是說:「不錯,但你可能有一點緊張」。

實際上,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也沒這麼樂觀。

他第一次上課是很用心,而且還和第一個寶寶說:希望你明天還能來我的課。

然而,第一天的寶寶當天要求換老師。

第二天的寶寶就是 Francis, 第二天這位男老師的表現,還是不盡如人意。

這位男老師還是對Francis 說:希望你明天還能來我的課。

其實我也有點想放棄這個老師了。

02

突破與真相

但他對工作的態度,我還是很認同的。於是,第三天我給他安排的還是Francis。

第三天,這位男老師的教學大有改觀,無論是技巧上,還是教學質量上。

為此,我剛剛也抽出時間給他發了長長的感謝,感謝他在短短三天之內對教學方式的多次調整,也戰勝了自己的緊張情緒。

對他說的這些話,是我的由衷之言。

而且我還和他說了實情:

第一個寶寶是真實客戶,上了一天就說要換老師,為了不失去客戶,第二天是我兒子(Francis),第三天也是。

在我很猶豫要不要留他的時候,他在第三天的表現便遠遠超出我的預期。

再後來,他開始形成自己的特點與優勢,開始有家長說孩子喜歡上他的課了。

看一段他的上課視頻,你就會明白,為何說他超出我的預期。

視頻片段

03

預期與付出

其實我的預期並不高,一是我明白好老師是需要的時間來成長的;

二是在線上班的兼職也讓我也不期待這些老師馬上就能表現出「驚人之處」。

可我知道,願意每天準時坐到電腦前,還要早起的老師,都是需要這份工作,這份薪水的人。

我們說的「短時高頻「對孩子是最高效的,但對老師來說,這要求老師付出很多的。

不說別的,就說很受孩子們喜歡的、專業演員出身的Josh老師,

在美國東部的他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給中國小朋友上課每次都至少連上2小時。

他後面的窗在第一個寶寶時,是一片漆黑;

而到了最後一個寶寶時,卻會發現窗外原來有樹。

04

需要自信的人,不只是學生

這位男老師Jan,是Tam 老師介紹的。

而Tam 老師,她是家長最鍾愛的老師之一,她對Jan 評價非常高,積極推薦給嘟喏。我們平台的大部分老師都是在職的老師因為喜歡嘟喏這個平台而主動介紹給我的。

從Tam 那裡我了解到,Jan他這那幾天積極找Tam 請教經驗,還特地去買了布偶來配合上課。

記得那時,也就是Jan第三天課程結束後,我和他說:過去三天的三堂課我還是會付錢的,其他老師我也是從第一天開始付錢。

但他主動告訴我,還連續告訴我兩次,請我千萬不要給他過去三天的錢,因為他知道自己出了很多問題。

他告訴我,今天不是他的技術問題幫助了他上課的成功,而是他的自信。

我們也一直和孩子們說:

在我們的平台上和外國老師交流,不僅僅是培養英語表達,更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其實對於我們的老師,又何嘗不是如此?

在線授課本來就有它極具挑戰的地方,何況面對的大部分學員都是6歲以下的孩子?

老師也會緊張,也會不知所措,也會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

因為和大人授課,大人還能和你說兩句,而一兩歲的小寶寶幾乎全程不說話;

面對這種情況,老師真的是不停息地講滿15分鐘,一個晚上還連講好幾堂

我聽過不少周圍的中國小朋友,在第一次見到外國人給嚇哭的事。

我想除了語言的障礙,更多的是文化的鴻溝。

我們的平台可以說是」一箭雙鵰「,既提高了孩子的英語能力,也把多元文化的理念自然地傳遞給了孩子們,

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不會輕易有偏見,歧視,不會輕易的和與自己不同的人有衝突。

我們希望孩子們成為multilingual(多語)的同時,也可以早日培養多文化的視角和認知,成為multiculture(多文化)

05

我和兒子的「新橋樑」

上文的那位男老師告訴我,他本來要給Francis 寫今天的課後評語,已經寫了。

他之前不知道Francis 是我的兒子,知道後,他說:

除了想說Francis 上課專心,配合老師做動作,可以和老師對話外,

他還想告訴我,我一定是個好媽媽,因為我把兒子培養的很好。

其實說來慚愧,現在很忙,陪Francis 的時間越來越少。

雖說我讓Francis 也在這個平台學習,但他的功能更多的是」插空補缺「:

有時由於某個寶寶臨時缺席,為了不讓老師很尷尬的等著,Francis常常一天要上兩堂;

加上剛開始我們寶寶少的時候,為了讓老師保證有固定的工作量(不然老師也會流失),最多的時候Francis 一個晚上上三堂。

我聽到他和老師說:我已經聽過獅子的歌了。

老師也認識他,說:我唱個你還沒聽過的。

這種親子陪伴也很有意思,有時我晚上在辦公室,上完課後Francis 就主動叫媽媽,因為他知道媽媽也在頻幕那邊看他在線上課。

有時我在家,觀察輔助其他小朋友上課,Francis 總問是否輪到他了,當天晚上我要觀察上課的小朋友,Francis 認為都是和他一起排隊上課的同學。

我想讓自己的孩子在這個平台上課,是對自己設計的課程的自信,當然也是分身無術的結果。

可我很開心的是,我們這個上課平台不僅僅是各個小朋友鏈接美國老師的橋樑;

確實也是我和Francis 鏈接的橋樑,他一直知道媽媽在看著他上課,哪怕我不在家。

而這個意外收穫,也讓我對嘟喏這個平台給每一個小朋友,每一個老師帶來的蛻變,還有平台之上的母子連心更加堅定,更加有信心!

推薦閱讀:

TAG:英語 | 英語老師 | 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