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消費英雄

消費用作動詞,是對一種產品的使用和消耗,而被消費的產品,既可是物質,也可是精神。當今之世,什麼都可以消費,英雄這一形象,自然包括在內。李安執導的美國影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我以為,主題就是對英雄的消費,以及反消費。

影片說的是從伊拉克戰場歸來的英雄B班,回美參加為期兩周的巡迴宣傳活動,行程的最後一天,應邀觀看橄欖球賽,並參加該賽事的中場休息活動。這種情形國人很熟悉,對越戰爭後也有類似的英雄宣講團,當年徐良還上春晚,與人合唱一曲《血染的風采》。B班中,最耀眼的英雄是比利·林恩,這個年僅19歲的戰士,其成名的方式很獨特:冒死搶救上士「蘑菇」的過程,碰巧被丟棄的攝像機拍下,又碰巧被發現,錄像在電視台播出後,比利成為全美知名的英雄。

中場有兩個含義:一指橄欖球上、下半場的間隙,這是本義;一指B班從伊戰歸來、到活動完畢重歸伊戰的這兩周,這是比喻義。我傾向後一種含義。本是中場休息,卻變成中場戰事,因期間發生了一些事情,可歸納為對英雄的消費和反消費——這只是一場衝突,說成戰事,仍是比喻。

安葬「蘑菇」後,比利獲准回到德州的家,父母兄嫂及小鎮的鄉親,都為比利驕傲。小鎮上出了全美大英雄,人們為之激動,引以為驕傲,甚至當作誇耀的資本,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得不說,為英雄驕傲本身,已是在消費英雄了。唯一的例外是姐姐凱瑟琳。她是反戰的,認為伊戰非法,所以在她的眼裡,比利並非英雄,是隨時會送命的大兵。她關心比利兩件事:一、是否仍是處男?二、能否不再返伊?在我們看來,凱瑟琳的關注點似乎很低俗、很卑下,其實,這才是真正關心比利。處男的話題後面還要說到。

除了反戰的因素,凱瑟琳希望比利留下,還因一慘痛的經歷:凱瑟琳車禍重傷,還在醫院搶救時,男朋友就跑了,比利憤而砸了「渣男」的車,為此被懲罰而送去當兵。凱瑟琳擔心比利戰死沙場,如一旦成真,她將因自責而自殺。凱瑟琳的反戰,招致父母的強烈不滿,母親一巴掌打在桌子上,怒吼:飯桌上不要談政治!我一度錯認這是部反戰片,以為國際大導演拍一個陳舊的主題,將讓人深感失望。幸好不是。

參加橄欖球賽事活動,B班受到盛情款待:加長版的悍馬接送、與啦啦隊美女合影、記者會接受採訪提問、在橄欖球上簽名留念、與碧昂斯等大牌同台演出;等等。期間,也遭遇一些不快:被罵為傻大兵、被譏諷為基佬,甚至在演出後被人追打……最值得一提的是三件事:將戰爭的經歷拍成電影,總被追問救「蘑菇」時的情景,與啦啦隊長菲珊的纏綿。

踏上悍馬車不久,經紀人就告訴B班,正籌劃將他們的故事拍成電影,為此,每個戰士將獲得10萬美元報酬。戰士們很興奮,都在憧憬拿到錢後,給自己、給家人買什麼。比利想到的是,給姐姐支付手術費。結果證實,這班大兵被耍了。經紀人先是試圖聯繫電影公司,未獲成功;後來告訴班長,邀請他們來的球隊老闆,答應投資拍攝,但報酬只有5500美元。班長說,這是我奶奶都能掏出的價錢。

在球場的觀戰室,經紀人帶班長和比利見到老闆。老闆強調,5500美元是唯一報價。班長很憤怒。之前他就說過,人們總說支持軍隊,但一說到錢,就捂緊自己的錢包。所以,他用手機打給看台上的戰士,並開了免提,讓老闆聽聽他們的反應,全都是不滿和憤怒。老闆又單獨留下比利,想從比利這裡突破。老闆說,你的故事很感人,但這已不是你的故事,因它代表了美國精神,是一個美國故事。比利大聲說:你錯了!對我來說,這不是什麼精神,而是一種真實生活。關於報酬,老闆的看法是,有一點比沒有好(something is better than nothing)。比利則說,沒有比只有一點好(nothing is better than something)。生意談崩了。這一段台詞很精彩,可惜我只能說個大概。後來,目睹者經紀人說,將來真拍電影,這一段是高潮。

這是一個典型的消費英雄的事件。老闆要消費比利等的故事,將它拍成電影,然後讓無數觀眾觀看,再來一次消費。而且,還以他高調的「政治正確」,用「美國精神」和「美國故事」,來剝奪比利等對故事的所有權。說得冠冕堂皇,想的只是低價支付,甚至搶劫,簡直太卑鄙了!商人講政治是絕對要提防的,比如中國的陳游標,經常大秀慈善面孔,還穿雷鋒裝拍照,後來證明,其捐贈大多數是假的:他做的一切,不過是商業廣告而已。

記者會上,比利被追問冒死救「蘑菇」的情景。當時,為躲避敵人的子彈,比利將「蘑菇」推下旱溝,自己也跟著跳下去,遭遇從水泥管鑽出來的伊拉克士兵。急切之下,比利只能與之貼身肉搏,用軍刀將其殺死。這是他第一次近距離殺人,看到鮮血溢滿水泥管,那種感覺實在難以言說。所以,當記者問到這場肉搏時,比利回答說:那是我最糟糕的一天。

比利是在為自己祛魅。如前所述,凱瑟琳認為伊戰非法;既是非法戰爭,又何來英雄?她也在為英雄祛魅,而祛魅,正是反英雄消費的前提——英雄不存,消費焉附?凱瑟琳祛魅的辦法,是將比利變成凡人,甚至病人——比利確實有頭痛症——這樣來將比利留下。她認識一個心理醫生,讓這人打電話告訴比利,以患戰爭誘發的心理疾病,要求留在後方,至少不服現役。凱瑟琳的理由是:你已獲勳章,盡了義務。比利接了醫生的電話,一直處於猶豫、搖擺之中。也許,啦啦隊長菲珊是讓他留下的理由。比利和菲珊認識時間很短,迅速升溫至親吻。雙方都說過:我不想失去你。

兩場告別戲很值得玩味。先是比利與菲珊,後者是來送別的。比利對她說,想帶著你逃跑。菲珊說:你不想回前線去了嗎?你可是英雄啊。彷彿比利說了這話,英雄的形象立即崩塌。如此看來,菲珊只滿足一個英雄男友,而不是凡人比利。這說明,菲珊也是在消費英雄。比利見菲珊如此反應,只好說,開玩笑的啦。

從這段對話看出,消費英雄帶有很大的強制性。是的,人們都為英雄驕傲,為了這份驕傲,英雄就得永遠當下去,想回歸凡人,已是不可能:英雄原來是條不歸路啊。這就是說,人們往往以崇高的名義剝奪一切,包括剝奪英雄不想當英雄的權利!

菲珊之後是凱瑟琳。凱瑟琳是約比利去找心理醫生,以便從那獲得幫助,留在後方的。與菲珊的英雄情結大不相同,凱瑟琳只希望弟弟健康地活著。但比利決心已下。他告訴姐姐將很快返回伊戰前線,並說,我可能一輩子都是處男了(意即可能戰死)。凱瑟琳只好灑淚與弟弟擁別。

對於19歲的比利,處男的話題很真實。之前,凱瑟琳就問過比利:你一面英勇殺敵,一面還是處男?性是人生的重要經驗,因戰死沙場,失去體驗機會,無論如何,也是遺憾、甚至痛苦的。中國對越戰爭時,有一個真實故事:出征前的動員會上,不少十八九歲的戰士坦言,從未看過女人的乳房,一隨軍女記者當即解開上衣和胸罩,站到這些赴死的戰士面前……這才是真正的人性啊!

比利最終回去了。為何?原因肯定很多,比如,為了B班兄弟一句「I love you」,為了死去的「蘑菇」……我以為,最重要一點是為了不被消費。消費英雄的場所,只能在後方;那裡,才有狂熱的消費者,才有這噁心的市場——

為了不被消費,只有回到戰場。

這結局很奇葩、很無奈,也很真實、很殘酷。


推薦閱讀:

《蕩寇風雲》中的主角趙文卓為什麼沒有紅?
那些叫好不叫座的電影,你看過幾部?
如何看王家衛作品《一代宗師》?
盲井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什麼樣的故事?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講的是什麼故事?

TAG: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