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個日子匯聚了這麼多古老節日的習俗!

二月二,龍抬頭。

農曆二月初二,是一個多少有些被人淡忘的節日,它甚至沒有一個太正式的節名。有人稱它做青龍節,而民間一般稱呼這個日子為,龍抬頭。

二月二被稱為龍抬頭,是來自這個季節天象的變化。古人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分為二十八宿,而二十八宿又歸為四象,東方蒼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其中角宿為龍角,亢宿為龍頸,農曆二月初二之後,黃昏時整個東方蒼龍諸星宿尚隱藏於地平線下,而角、亢二宿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如蒼龍昂首,故稱為龍抬頭。

隨著帶有狂歡色彩的元宵節結束,春回大地,繁忙的農業生產逐漸進入一個高潮,此時帶來短暫的休息,二月二就像宣告熱身結束將要進入一場長達一年的勞動長跑一樣。

和許多身世模糊至今仍使學者們爭論不休的節日不同,二月二的來源堪稱文獻明確。

唐貞元五年,唐德宗以名相李泌建議,將傳統的正月晦日改為中和節,並移至二月初一,祭祀春神句芒,以使二月多一個國家正式節日。

這樣的建議顯然是在呼應安史之亂結束後,大病初癒的唐朝社會渴望享受安定與和平生活的強烈願望。幾乎就在中和節誕生的同時,唐朝人就自行把節日延長了一天,這就是二月二之始。日後中和節逐漸衰退,部分節俗歸併於二月二,這大約和它是更便於記憶的疊日有關。

遊戲中「句芒」的形象

中和節一直持續到清末,清人尚有在農曆二月初一以米糕祭祀太陽生日一說。傳說中句芒為春神,掌管神木扶桑,太陽升落期間,因此有祭日之說,這便是中和節祭祀句芒的古意。

時代在進步,今天誰也不會再供個桌案燒紙錢祭祀太陽了,一些地方還有太陽糕販售,也已經僅是尋常小吃而已了。千年歲月沖刷,二月二與古老的送窮神、迎福神、祛晦迎春的正月晦日已然演變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有趣的是,初二日似乎也是從唐朝開始,有了比較特殊的意義。今人改善生活多說是打牙祭,牙祭一說也是出自唐人。中唐以後藩鎮做大,《文獻通考》記唐朝每設節度使,賜碧油紅旌以壯聲勢,平時收藏,每月於朔望次日,也就是每月初二與十六,進行公祭,祭畢以祭肉分賜眾人。無疑這裡是以聚餐的形式聯絡上下感情,稱為衙祭,民間相沿即為日後的牙祭。

舊時代,每月兩次的牙祭作為一種工商業者約定俗成的制度,極為流行。農耕時代勞作艱辛,生活物資遠不如今天充裕,特別是城市裡的工商匠人,多採用行會與學徒制度,團結以求生存。行會的種種鬥爭之激烈與規則之束縛遠非後人能夠想見,這些行當的普通勞動者往往收入菲薄,其中如學徒等,幾無收入可言,為了調劑艱苦的生活,行會一般就以聚餐的形式來犒勞他們。由於農曆初二恰逢正月方過,百業復甦,這場聚會也來的熱鬧隆重,不亞於今天還在東南一代流行的尾牙宴。

當然,這場屬於城市勞動者的大聚會還帶著更古老的氣息,它有個來自鄉間的祖先,那就是春社日。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這首《社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春社日是一個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古老習俗,我們的民族是如此歷史悠久,以至於往往不經意的驚鴻一瞥就能看到遠古祖先的影子。最古老的春社日顯然帶有遠古春祭的意味,隨著冬去春來,萬物勃發,慶祝生命力的回歸,狂歡與青年男女的幽會才是它的主題。而伴隨著文明的進步,男女間桑林之會慢慢變為農耕民族聚落在長老引導下的春祭。農耕文明的根本是大地的饋贈,是辛勤的農事活動,因此春社逐漸固定在春分之後的第五個戊日,因為在五行為以天干戊己為土,這個日期一般在農曆二月。

唐宋以後,隨著對基層控制的嚴密,禮教的傳播,春社日走向衰退,就像大部分曾經存在過的節日一樣,節俗歸併於二月二,以另一種形式沉澱在歷史之中。直到今天,南方很多地區依舊使用土地公生日來稱呼二月二,這就是春社日祭地神的遺留。

至今江南不少地方還有在春社日祭土地神的習俗

土地神在中國歷史的長河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明清之後中國的民間想像和文學作品裡,我們看待土地神大約和看待居委會大媽的感受差不多,西遊記里的土地神就有點像村裡德高望重的長者或者村長相仿。

但按照這種視角,我們看著一些歷史人物在民間傳說里地位就會覺得很尷尬,比如,按宋人說岳飛為宋太學土地,韓愈為翰林院土地,黟縣縣治大門內祀唐薛稷、宋鮮於侁,常熟縣學宮側祀唐張旭,土地神的地位無疑隨著時代的變化在下降。

中國冥界體系從冥界到東嶽到城隍最後到土地,家神系統的完善,實際上就是中國基層統治結構在明清不斷完善的一個過程。這些最傑出的英雄人物對應的土地神,一方面說明在古典中國,土地神差不多是普通民眾能想到的最直接的神靈,它們是神靈人格化的第一波產物,另一方面,正因為他們產生的太早,以至於當整個系統趨於複雜與等級鮮明後後,在後人看來以如此人傑居於區區土地,幾近於褻瀆。

正因為二月二是多個古老節日累積歸併而成,它的節俗也是比較多彩的。

比如填倉,這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祈願風俗,用稻草灰繪製的倉庫,希望今年收成滿滿填滿庫房。

龍與春在這時結合在一起,春回大地,龍騰九霄帶著對全年事業興旺的祈願,因此二月二的節日食物在北方地區往往帶有龍的印記,比如吃龍鬚面,煮餃子或面片稱為龍耳朵,煮餛飩麵則是游龍戲珠。

隨著土地神地位的變化,祭祀一般用三牲里的少牢,所以南方一些地方這天會吃豬頭肉或者吃豬腳,這是傳統祭肉的一種變化。廟會與聚餐是古老社日的影子,而熱鬧的舞龍則是更加新鮮的元素。

最奇者,山西人這天把乾隆通寶丟進桶里,挑滿水回家,引錢龍入門。

二月二這一天,舊時因為被視作蒼龍升霄之日而形成的頗多舊俗,今日早已不見蹤影。

如婦女不動針線,不做家務,恐怕針線傷了龍眼,灰塵迷了龍目;

成年男子在這天剃頭,兒童於此日開蒙,求得獨佔鰲頭的好兆頭;

家門外與井欄邊用生石灰播撒,畫做一線如龍,家裡葯熏一番,取義卻是驅逐百蟲,時過驚蟄,龍為百蟲之長,這時百蟲也要復甦了,因此要驅逐一番。

今天,我們的生活自然遠比古人精彩富裕,但於節日時回望一番,看看舊時的風情,不失為了解我們這個古老民族漫長曆程的一扇窗戶。

華夏文明的延續與自信正是建立在這樣傳承有序,鮮活的歷史上,古老而不失去活力。

——————————

本文作者:北朝論壇 @劉夢龍


推薦閱讀:

畫成應遣一生愁
傳世名畫《洛神賦圖》中的女神到底是誰?
中國古代的占卜,不是迷信

TAG:傳統文化 | 民俗 | 中國 |